陶淵明有詩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個道理極其淺顯,卻不是人人都懂。總有人在面對遺憾時總忍不住幻想,在平行時空,存在另一個自己,他完美,他成功,他不留遺憾!畢竟人生不如意時,總希望有另外一個自己生活美滿。
但這之所以是為幻想,不過是我們從不曾相信平行時空的真實性。1954年的"陶樂德國"事件,卻動搖了很多人的心。或許,平行時空真的存在呢?
陶樂德國事件
上個世紀50年代的日本,東京海關在例行檢查的時候,發現一名男子的護照顯示他是"陶樂德"國人。這名男子西裝革履,手裡還拿著一個照相機,面對海關人員的盤問表現出不解和憤怒。
他拿出自己所有的證件證明自己的國籍,信誓旦旦地說"陶樂德"國富足且經濟發達,擁有千年的歷史,還有超級武器,還在地圖上指出了自己國家的所在地。只是眾人發現,他指出的地方並沒有所謂的"陶樂德"國,而是處於歐洲的安道爾公國。
事實勝於雄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陶樂德"國,東京海關不再聽他的胡言亂語,以偷渡客的名義將他暫時關押了起來。
但在被關押了幾個小時後,他居然離奇消失了。封閉的房間裡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他真的就憑空消失了。當然,也有人猜測是當時的美國派人將他帶走了。
無論事情真相如何,這件事在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甚至至今還是有人津津樂道。
平行時空
平行時空真的存在嗎?看過"陶樂德國"事件的人都不經會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件事彷佛一個未解之謎,橫亙在了歷史的長流中。
所謂平行時空,是指在宇宙中存在著多個平行發展的空間,每個空間獨立發展,不曾有過聯繫,而每個空間都相信自己是唯一。
如果是對《相對論》有稍微了解過的人,就一定知道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就已經提到過了平行空間的相關理論。廣義相對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平行相通的,可以通過蟲洞回到過去。
而後來經霍金研究,提出了"平行空間理論"。他指出,如果人可以回到過去改變歷史,一定會出現時間分叉線,兩條線分別會走向不同的方向,兩條線將會產生兩個平行的空間。
而歷史上曾發生過眾多詭異的事件,也讓人科學家對平行時空的研究不曾停息。世界上最早的平行時空事件,發生在1901年。兩位英國女性聲稱她們回到了過去,恰逢法國大革命時期,還與革命者進行了合照。
比較離奇的還有來自過去的肇事者,一位在1876年消失的29歲的男人,出現在1950年的紐約廣場,被撞身亡,享年30歲。中間隔著1個世紀,但他的年齡卻只長了1歲。人們無法為這些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釋,便開始推斷平行時空的存在。
科學家試圖用時間、空間理論證明平行時空的存在時,小說、影視已經堂而皇之地將平行時空搬到了人們的面前。《復仇者聯盟》中就曾發生過蟻人將自己的身體變化成粒子大小,通過一系列儀器,穿越過去,改變了歷史走向,將滅霸一個響指殺死的人類都帶回了世界。
看電影時只覺精彩萬分,細思極恐下,又不經懷疑蟻人帶回的那些生命真的是他原本空間的那些人嗎?他所處的空間真的還是他原來的空間嗎?
淡然待之
有一部人是相信"陶樂德國"事件的存在的,他們認為,那個男子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穿越了時空來到了19世紀50年代的日本,又因為這些原因從我們這個時空消失了。
也許他去了另外一個時空,也許他回到了他原本的時空。各種猜測憑空出現,甚至有人開始幻想自己也會有這麼一次奇幻之旅。
也有那麼一部分人並不相信這件事情。畢竟沒有人真的見過平行時空這件事。任電影和小說將平行時空說得天花亂墜,但沒有證據的事並不能那麼讓人信服。
那"陶樂德國"事件是真實的嗎?儘管從陶樂德人的語氣和表情似乎不是作偽,但這件事卻還是有很多可推敲的地方。有那麼一種人,他堅信自己是時空的穿越者,便也堅信地認為自己所說的話是真的,成功地說服了自己,自然不會懷疑其真實性。
20世紀的亞當也曾聲稱自己是時空旅行者,他說在未來,人們已經與外星人持續接觸了,UFO則是時空穿梭的載具。他說這些的時候測謊儀就在一側,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動靜。
那他說的是否可信?一切只能等時間來證明。但是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已經說服了,測謊儀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隨著時間的流逝,"陶樂德國"事件的時間也越來越久遠,往事已經不可追蹤,無論事件真假,他都會平行時空之事增加了不少談資。
時代是發展的,當年的人們也不曾相信人類真的會登陸月球,但人類做到了。如今的世界大多也對平行時空一笑而過,但也許真的有平行時空也說不定。但是正如"陶樂德國"事件一樣,突如其來的穿越時空,帶來的不是新奇感,更多的則是不知所措。而因為時空的扭曲,不知去向的穿越還帶著恐慌感。
而人類也不應該抱著通過平行時空改變過去的想法,畢竟那是平行時空啊!與你的環境再相似,那也不是你的世界,你改變的只能是平行空間的歷史,而不是自己的歷史。
對於"陶樂德事件"的發生確實是有理論證明的,並不能全盤否定,縱觀各種奇特事件,我個人認為平行時空是真實存在的。也許愛因斯坦、霍金等人通過對科學的研究,已經掌握了打開平行空間之門的方法?這扇門就仿佛一個潘多拉魔盒,若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面對打開它的後果,還是不要去輕易嘗試吧。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