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教育部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全國將設考點7000餘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2020年高考是今年首場國家教育考試,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一次高考,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細化高考防疫舉措。
試卷運轉全程視頻監控 高考難度保持相對穩定
「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增補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成員單位。教育部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做好高考防疫和組考準備工作方面研究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
據介紹,為確保考試安全,在梳理以往做法的基礎上,根據今年考試的新情況,全面修訂了考務工作規定、制定高考安全工作方案。在試卷命制、印刷、運送、保管等考試工作環節,實施一崗多控、人技聯防,試卷運轉環節全程無死角視頻監控、無縫連結。
對於高考命題工作,孫海波介紹,今年的高考命題重點從鑄魂育人、落實改革、確保穩定三個方面開展,落實立德樹人,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評價,同時繼續深入推進高考的內容改革。高考的命題將保持試卷結構、題型題量以及考試難度的相對穩定。
低風險地區考生就座後 可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對參與組考、監考環節的工作人員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做到每天體溫測量並記錄。對所有進入考點人員,要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室,供待檢和復檢人員等候時使用。要設置備用隔離考場,原則上每10個普通考場設1個備用隔離考場。
「如果在考試過程中出現了有學生發熱、咳嗽等症狀,由當地的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專業人員按照事先的預案進行個案研判。可以繼續考試、完成考試的學生,按照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考試。」賀青華說,轉移考場的時間和專家研判的時間,「要請省級教育部門按照事先商定把時間補回來」。
賀青華介紹,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