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鄧文迪是誰?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歐美她卻幾乎可以稱作「中國女性」的代名詞。她的一些「頭銜」也許能讓你了解她:先後和前英國首相布萊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傳出過緋聞;曾是全球最大傳媒公司「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2010全球10大闊太榜首……
她的一生註定是傳奇的一生,然而她自己卻說:我不是傳奇。
男人中能和賭王何鴻燊匹敵的人不多,傳媒大亨默多克算一個;女人中能和鄧文迪PK的卻幾乎沒有,當她45°角抬頭仰望,已看不到其她女人了。
那麼本文將從4個方面對鄧文迪的傳奇人生進行全面解讀。
1,表面上的鄧文迪:傳奇一生。
鄧文迪是一個集讚美、指責、心計、野心於一身的傳奇女人。
有人說,她是第二個貝姬夏普,因為她心狠手辣;有人說她是第二個凱薩琳·格雷厄姆,因為他們都有接管家族事業的野心。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城鎮女孩,鄧文迪是怎麼一路闖進全球上流社會,成為「世界級貴婦」的?八個字可以總結:「神擋嫁神、佛擋撩佛」。
1968年鄧文迪生於徐州這座小城市,家庭環境還算不錯,畢竟是「城裡人」。但也只是普通家庭,父親是機械廠的經理,母親是廠裡的工程師,家裡一共3個兄弟姐妹。16歲時考上廣州醫學院,體育方面是校排球隊主力隊員。目前為止,她和中國的其他女孩經歷沒有什麼不同。
19歲那年,鄧文迪迎來了人生的轉折。因為來自美國的Jake Cherry夫婦闖進了她的世界。
那時的廣州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窗口,很多人都會交個老外朋友學習英語,鄧文迪正好找到Cherry的太太學習英語。就這麼一個很小的機會,鄧文迪抓住了,鄧文迪和這對夫婦成了忘年交,並資助她去美國讀書。
對Cherry太太來說,這次真的是「引狼入室」,因為鄧文迪去美國不久,Cherry先生就拋棄了髮妻,娶了鄧文迪。屆時1990年,鄧文迪22歲,Cherry53歲。Cherry先生告訴前妻:我已深深地被這個年輕的女人吸引。
儘管他們的年齡可以父女相稱,但是很多出國女孩的夢想都是嫁給美國人,這個夢想鄧文迪實現了,成功取得綠卡。
然而她並不滿足於此。2年7個月後鄧文迪離開了Cherry,因為這個老頭已經負擔不起她的學費,並且她和一個年輕小夥子戀愛了。鄧文迪向Cherry攤牌:「我只把你當做父親,我有一個年齡相當的男友,名叫沃爾夫,他能負擔我的學費。」Cherry只能默默接受現實。
1996年,鄧文迪從耶魯商學院畢業,耶魯度過金後她的思維已經變成了商業模式,任何事情都以利益為中心。當時她對美國不再抱有希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優勢在中國香港。於是就花了將近一年的生活費買了一張去香港的頭等艙機票。
巴菲特曾說過:「世界上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亦舒在書中也說過:想要攀龍附鳳的女孩子借錢也要坐頭等艙。
這張機票成了鄧文迪第二次騰飛的跳板。
還沒下飛機,她就認識了新聞集團的一位董事,輕鬆獲得了去Star TV實習的機會,不得不承認,她把握機會的能力非常人能比。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與機遇擦肩而過,也許是因為膽怯,也許更因為我們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所以上帝還是公平的。
隨後鄧文迪一路青雲直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又嫁給了比他年長38歲的「默多克爺爺」,將近70歲的新聞集團的掌門人。
屆時,鄧文迪31歲,默多克69歲。
這段看似不太協調老夫少妻的婚姻雖然引來不少人的批判,但是並不是一邊倒的,很多人都保持中立態度,還有很多人對這個「第一夫人」讚不絕口,不少天真少女還因此相信了愛情,認為醜小鴨是可以變成白天鵝的,柴雞也可以變成金鳳凰。
自此,人們相信,「小三」也可以成神,鄧文迪成了小三的祖師爺。
成為傳媒大亨默多克的極品夫人後,鄧文迪成了名利場上著名的社交家,她總能把社交藝術玩得輕車熟路。
2008年的白絲帶聯盟慈善晚宴上,鄧文迪做了一個主題為「關注孕婦健康,避免女人因分娩而死亡」的演講,到場的有約旦王后、法國第一夫人布呂尼、英國首相夫人薩拉布朗、印度總理夫人,英國安德魯王子前夫人、約克公爵夫人、澳大利亞超級名模艾利麥克富森等數百名國際精英和全球名媛。這些人都肯定了鄧文迪的演講。
作為成功融入西方主流社會的華裔女人,鄧文迪說了她的成功經驗:要自信,努力去做自己熱愛的事。
鄧文迪多年的爬摸滾打,已經學會了如何去招人喜歡。他不滿足於只當一個極品太太,他努力擴展自己的朋友圈。她的社交圈幾乎鎖定於美國好萊塢當紅明星、科技界新貴、商界名流、政界精英,以及全球知名太太們。而且,他還成了世界名流太太俱樂部的CEO,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她接觸過的每個人的底細都摸得一清二楚。
也許是默多克越來越收服不了越來越強勢的鄧文迪,2013年11月20日,默多克不得不與鄧文迪協議離婚。
默多克在被《浮華》雜誌訪問時說:鄧文迪與布萊爾之間的緋聞是造成離婚的主因。
2016年,84歲的默多克可能是為了向鄧文迪證明自己還行,迎娶了60歲的模特傑麗.霍爾。
作為回應,鄧文迪很快被外媒拍到乘坐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私人遊艇出海度假。
雖然離開了默多克,恢復單身的鄧文迪有了更多可能性,她成了世界上金字塔頂的女人,未來可期。
有人拿《名利場》裡的貝·姬夏普說的話調侃:如果我有5000英鎊,我也會是一個好女人。
他們並不知道鄧文迪背後付出的努力,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
2,真實奮鬥的鄧文迪:獨立女性。
人的一生,幾乎沒有人能一步登天,想成功就需要耐心,論耐心,女人應該勝過男人。
鄧文迪在Star TV工作的時候,是個非常有耐心的實習生,努力爭取每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據他的同事介紹,她經常會毫不猶豫地走進高級領導的辦公室,和他們一起討論問題並大膽提出建議。通過耐心和努力,她走到哪裡都能帶來活力,最終使默多克喜歡上了她。
鄧文迪上學期間,比一般女孩子都要高,175釐米,在她那個年代,人們並不太重視女子的美貌,看重的是成績,因為出路就一個,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我們也許也是一樣的,接受過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考大學了。
鄧文迪當時考上廣州醫學院的目的很單純,父母讓她去學的,學醫以後方便照顧父母。
而到了美國以後,她接受了全新的美式教育。美式教育會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教會人自主自立。
初到美國的第一年,鄧文迪的目標就是養活自己。她打工、替人看小孩,還兼職一些會計的工作,所以語言能力越來越好。
在學分制的美國,鄧文迪正好擅長考試,總是取得不錯的成績,最後被學校推薦到耶魯商學院。
多年後,鄧文迪回憶,在耶魯的幾年是一生最難忘的回憶:我仿佛跟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做朋友,我們坐在花園裡一起談理想、談時事,人人都關心世界和未來。耶魯的教育讓我更自信、開放和勇敢。
某種程度上說,是耶魯好的教育提升了鄧文迪的價值。女人的身價通常取決於她的外在美貌和內在價值,鄧文迪不算美女,所以內在價值的提升達到了極致。
正應了那句話: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和沒文化、沒學問的女人。
耶魯畢業後的鄧文迪已經實現了質的蛻變,從此她懂得了投資自己。
女人如果懂得投資自己,就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氣質、修養和內在價值,根據吸引力法則,鄧文迪後來的成功都是自己先變強的結果。
顯然,前面說到的那張頭等艙機票是做的最正確的投資。
才女徐靜蕾曾說:既然漂亮拼不過別的女人,那我就來當導演,辦雜誌,雖然作品不怎麼出彩,但至少和文化沾邊。徐靜蕾的成功也說明提升自我價值才是登上巔峰的最佳途徑。
鄧文迪在嫁給默多克後,並沒有像很多中國傳統女人一樣安心做家庭主婦,而是積極地為自己的事業開闢道路,因為她明白,靠自己最安全。
她不僅幫默多克打理新聞集團在中國的事業,同時她不希望自己總是在老公的背後,她希望開創自己的道路。
於是她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並迅速當上了製片人,還拍了 電影史上宣傳最厲害的影片《雪花秘扇》。
鄧文迪說:我很幸運,我喜歡電影,正好又能有錢去做這個。但她強調:我沒有用老公的錢做這個,而是自己找的投資方。
之後她還因「My Space」成了中國董事,自此從幕後走到前臺,她的角色不再是「默多克的妻子」,而成了不依附於任何人的獨立女性。
如果說別人的人生能夠跳躍式發展已經非常滿足了,鄧文迪的每一次出發可以說都是「撐杆跳」的過程,總是自信滿滿,跳出令世界驚嘆的那一桿。
3,強者小三,才能嫁給愛情
鄧文迪雖然很成功,但是她飽受詬病的就是自己的感情史,每一次婚姻中的角色都是「小三上位」,閃婚的速度也是遠勝於國內娛樂圈女星,最短7天結婚,最長也不超過19天。
世人大多罵她「不要臉」,尤其是原配髮妻被拋棄的一類人,更是對鄧文迪之流恨之入骨。
其實在鄧文迪的眼裡,根本沒有小三的概念,她只是在為自己而活,從而不停地使自己變成強者。
動物世界,弱肉強食,人的世界亦是強者生存。狼吃肉狗吃屎,罵鄧文迪的人大多其實是出於羨慕嫉妒恨的心理。面對爭議鄧文迪只是淡淡地說:你要整天在意別人說什麼,那就什麼也不要說了。她並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如果說鄧文迪的第一次婚姻是出於太多的功利心,那麼嫁給默多克應該是出於愛情。
鄧文迪曾說,自己喜歡老男人,她在默多克之前就這麼說過。
而默多克這樣一個歷經世紀滄桑的頂級富豪,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他喜歡誰完全可以金屋藏嬌,沒必要對並不漂亮的鄧文迪賭上婚姻的代價,所以他們的結合,應該是出於愛情。而要俘獲頂級富豪的愛情,鄧文迪如果不是時刻準備著的「強者」,根本不可能。
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恐怕是人世間最難的一件事,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所有人能做的也只有時刻準備著。——奧地利詩人裡爾克
兩人的感情被大眾所接受是源於2011年的「飛掌護夫」事件。
那天,在英國議會就《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舉行聽證會,原本進行得十分順利的聽證會卻在默多克父子正接受問訊時突然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默多克遭到聽眾席一男子襲擊, 身穿方格上衣的男子,手拿餐盤,跨過默多克旁邊的人對其欲進行襲擊。鄧文迪反應靈敏,迅速起身反擊,第一時間抬手一巴掌直接甩向襲擊男子,如此火爆的場面令全場看傻了眼。
鄧文迪用自己的武力保護了自己的丈夫,令世界刮目相看。
後來,鄧文迪和默多克離婚後,很多人猜測,離婚的真正目的可能也是出於真愛。因為默多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年輕的妻子鋪好道路,通過離婚的方式給鄧文迪留下一筆可觀的贍養費:10億美元的現金,美國價值4400萬的三層公寓和北京價值1.5億的一套四合院。這些其實都是聊勝於無的,鄧文迪的兩個女兒持有873萬股「新聞集團」的A類股份才是重點。
新聞集團旗下資產包括《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以及著名的「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等,孩子們持有的股份升值空間巨大。
即便離婚,在這場情感當中,鄧文迪以小三的身份進場,最終收穫滿滿,完美收場。
鄧文迪也許並不願意當小三,但是她的成功卻與小三的角色分不開,也許只是巧合罷了,但是即便是小三的成功也要先把自己變成強者再說。
而反觀有些女人是甘願當小三的,但她自己並不覺得是,也不會覺得不道德。所以在這裡我想吐槽一下小三。
還有有種小三什麼都不圖的,不圖錢,不圖名,只圖兩個人在一起的歡愉,因為她自己覺得找到了真愛,此時她可謂是空前的超越世俗了。明明人家有孩子有老婆,她也知道兩個人不可能,可她就是喜歡和那個人在一起,她覺得快樂。
當別人質疑她,她會說,我追求快樂有錯麼,況且我知道那個男人是愛我的。這樣的女人很可悲,且不說自尊自愛的問題,我覺得是一種幼稚,她不明白自己已經受到了傷害,受到了欺騙。
最可恨的是那個男人,那個比女人大很多的男人!他一開始就用計謀俘虜了不諳世事的女人,他閱女無數,欺騙這樣的女人簡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費什麼勁兒,一切都在計劃掌握中,讓女人愛上他還不求名分,不愧是情場的高手社會的敗類!他們是最懂花言巧語的,而且讓女人覺得不是花言巧語,讓女人覺得他很愛她,如果沒有結婚,他一定和她廝守一輩子。呵!無恥啊!
所以甘願當小三的女人們醒醒吧,至少你應該圖點什麼,向「祖師爺」鄧文迪學習學習!
如果你想成功上位,至少自己也要先變成強者!變強以後,或許你就不屑於當小三了。
4,註定為商業而生,遊走在權利巔峰
成功學認為,性格可以改變命運。
按照性格學的說法,鄧文迪是典型的「佔有型」性格,這種性格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受感情的牽制,他們很理智,無論是心理上還是頭腦上,總是能夠快速地把外在的一切事物簡化為對她有益或者無益的條件,做事乾淨利落。
這種性格,註定為商業而生。
我們從鄧文迪的博客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世界——其中的人物覆蓋了美國好萊塢、矽谷和華盛頓的權利三級:扎克伯格、芭芭拉·沃爾特斯、約旦王后。妮可基德曼、米歇爾·歐巴馬……她是自1999年以來遊走在這條權利通道上唯一的中國女人。
鄧文迪個子高,語速快,言談直爽,處事果斷。也許正是這種第一印象才能夠吸引默多克的注意吧,由此引發了許多故事,創造出了一位商業天才。
2012年電影《雪花秘扇》開拍,這是鄧文迪第一次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第一次自己做製片人,作為傳媒大亨的妻子,她並沒有做做樣子而已,而是全力以赴把精力投在了電影事業上。
路遙說過:只有戀愛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夠成就某種事業。
鄧文迪就是拿出了戀愛 的勁頭去工作的。鄧文迪曾說:我好像就是為商業而生的。
其實在鄧文迪嫁給世界上最有錢 的男人後,她沒必要努力工作也可以活得很好,鄧文迪卻用事實證明了一點:女人千萬別在最能吃苦和付出的年紀,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在戀愛和婚姻上,女人並不是為了愛情而生。
當《雪花秘扇》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而開機的時候,鄧文迪的好友——主演章子怡卻遇到了負面的「門事件」影響而不得不選擇退出主演和聯合製片人的位置。
章子怡的臨時退出對第一次擔任製片人的鄧文迪來說是莫大的打擊,因為在另一位主演全智賢的合約裡有這樣一條規定:如果當初的演員沒能夠參與最終的電影拍攝,演員可以辭演該片並不需退還片酬。所以,如果章子怡退出的問題處理不當,劇組立馬會分崩離析。
於是鄧文迪迅速給李冰冰打了電話,之前他們連面都沒見過。
2010年的一天,李冰冰正在臺灣趕拍一個廣告,她的電話突然響起,一個陌生、急促又有點霸道的聲音說道:我是鄧文迪,我有部電影,你能拍嗎?
李冰冰非常驚訝,因為在圈內從沒有人提出這樣的邀請,通常都會端著架子先派自己的秘書打電話探討,然後再見面聊。李冰冰對劇本等情況一無所知,只有禮貌地回答:先看看劇本。
鄧文迪:那我15分鐘後打給你。鄧文迪認為做這樣的決定半個小時以內足夠了。
李冰冰後來說:她太直接了,一點彎都不拐。
不過,她們在通了3次電話後,李冰冰毫不猶豫地接拍了《雪花秘扇》。從此李冰冰打入好萊塢,走上了國際舞臺。
後來鄧文迪斥巨資宣傳《雪花秘扇》,其中有一次派對就花了500萬人民幣,派對上她當著無數大咖的面介紹:李冰冰是中國最紅的演員,希望她能從這個舞臺走出去,成為好萊塢的大明星。
隨後在美國拍攝時,鄧文迪為了能讓李冰冰在美國放鬆下來,帶她去看了Lady Gaga的演唱會,還帶她去見很多好萊塢的製片人。
李冰冰後來說:鄧文迪有能力把演員推到國際舞臺上去。
在過去進入全球市場的中國電影中,沒有哪一部像《雪花密扇》一樣在發行和宣傳規模上做到真正的國際化:全球30多個國家上映,僅僅北美地區就將近1000塊銀幕上出現;紐約時代廣場的電子大屏幕上,也出現了李冰冰拿著扇子的電影海報;首映禮在紐約舉行時,紐約市長親自出席支持中國電影的公映。
華誼兄弟公司的紀翔曾評價鄧文迪:在中國只有王中軍、張衛平、江志強三人才能真正把中國電影國際化,而鄧文迪是第四個,也是唯一的女性。
後來鄧文迪和好友章子怡一起組建了電影公司,準備成立女性版的「夢工廠」。
在老外眼中,鄧文迪仿佛是代表亞洲的眼睛,老外只有透過她才能看清中國。
不知不覺中鄧文迪已經完成再次蛻變,成了商業上的操盤手,遊走在權利的巔峰,即便她不再是默多克夫人,也毫不影響自己前進的道路了。
結語:
鄧文迪的英文名叫Wendi,這個直接用漢語拼音拼寫的英文名,時刻提醒著她還是一個中國人。事實上,她和善、親切、平易近人、樂觀進取,這些都保留了東方女人的普遍氣質。
鄧文迪這個出身中國的普通女孩,短時間內就譜寫了現代版的「灰姑娘」傳奇,在這部傳奇中,婚姻只是一種墊腳石一般的存在,她的野心在不斷擴大,也許真的有一天能氣吞山河。
汽車大王福特的曾說:沒有野心的人不會成就大事。鄧文迪的野心讓她忽視了一切負面的評價,勇往直前。
她已經成了站在名利場金字塔頂的女人,也許你不喜歡她,可是她卻正在用人們的愛恨為自己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