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事業如日中天的周星馳為了在拍片上有更多的自由,便與好友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香港彩星電影公司。
當導演劉鎮偉拿來自己頗為「滿意」的作品找到他時,決定大顯身手的周星馳不僅答應主演,還投資了5000多萬港幣,讓彩星電影成為攝製公司之一。
在經過數月的辛苦拍攝加後期製作後,電影終於趕在1995年春節檔分上下兩集上映。
上映兩天,就在全香港60多家電影院收回500多萬港元票房,星爺的市場號召力果然強大!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影片上映一周後,卻驟然式微、反響低迷起來,最後兩部影片雖勉強收回成本,卻還是讓彩星電影「血賠」到直接倒閉。
它們就是如今被諸多影迷奉為「愛情教科書」的《大話西遊》兩部曲:《月光寶盒》與《仙履奇緣》。
01從「年度十大爛片」到「不可撼動的經典」
《月光寶盒》的海報上寫的完整片名是《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這是因為吳承恩的《西遊記》只有100回,片名加一回,表明了其「無釐頭」的定位。
大陸上映時又因電審制度不允許經典名著被惡搞得「體無完膚」,因此才被冠以「大話」之說。
一開始決定拍攝《大話西遊》時,周星馳和劉鎮偉都是信心滿滿。多年後,周星馳在楊瀾的採訪中也坦言:
「我拍《大話西遊》的出發點就是:我覺得這個電影一定會賣錢,一定很成功!」
結果沒想到當年買票進影院觀看的觀眾卻覺得他們「被騙了」,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該片對經典名著的怪異解讀,加上影片中那些略顯神經質的表演和「吵吵鬧鬧」的氛圍都不太討喜,再說了「孫悟空怎麼能有愛情呢?」
可是孫悟空為什麼不能擁有愛情呢?
導演兼編劇的劉鎮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說:「我寫了《大話西遊》,自以為寫了一個很好的本子,結果被人家罵得很慘。」
後來,不僅是觀眾不買帳,影評界也一片嘲弄之聲,他們稱其為「文化垃圾」,並將它打入「年度十大爛片」之列。
其實早在影片上映之前,聯合攝製的西安製片廠就對這部「思想前衛」的影片不太看好,還有著名配樂家趙季平老師看過成片後,「勉強」完成配樂工作卻拒絕在作品上署名。
那麼,《大話西遊》是如何從最初的笑柄,變成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1996年,《大話西遊》被拷貝轉到北京電影學院,竟然引發了年輕人對於「無釐頭」、「後現代文化」以及平行時空的討論,這股熱潮蔓延開來後一發不可收拾。
再加VCD熱賣以及電影頻道的重播,以及後來網際網路的興起都為《大話西遊》能成為「現象級神作」推波助瀾了一把。
02《大話西遊》中至尊寶在盤絲洞裡挖出來的那個寶盒是誰埋的?
《大話西遊》分上下兩部,靠著能「穿越時空」的月光寶盒貫穿了兩條愛情線。
在影片《月光寶盒》中,至尊寶是個「逍遙自在」的山賊,對「妖媚」的白晶晶一見鍾情,後來陰差陽錯,白晶晶自刎,至尊寶用無意中得來的月光寶盒反覆穿越回她自殺的前一刻,希望能夠阻止其自殺。
結果在一次穿越中,月光寶盒發生故障,至尊寶回到500年前,遇到紫霞仙子,於是有了第二部《仙履奇緣》。
在這一部裡,月光寶盒被紫霞搶去後,至尊寶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想怎麼騙回寶盒。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騙著騙著自己竟然真的「移情別戀」愛上了紫霞仙子。
影片中對「時空穿越」這一情節編排得堪稱絕妙,500年後的至尊寶在盤絲洞中挖出月光寶盒,他不停地讓時光倒流,只為能救活娘子白晶晶。
但牛魔王的武力遠比白晶晶與春十三娘高得多,至尊寶就算再穿越個八百遍,結局還是一樣的。白晶晶的死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更是一種宿命。
因為只有白晶晶不停地「自殺」,至尊寶才會不停的「穿越時空」,直到某一次「失誤」遇上紫霞仙子。她不僅搶走寶盒,給了至尊寶三顆黑痣,還為自己改名為盤絲大仙。
後來牛魔王機緣巧合在沙漠中救了奄奄一息的紫霞,月光寶盒自然也歸牛魔王所有。在孫悟空戰勝牛魔王之後,師徒四人藉助月光寶盒回到又一個新500年後。
那麼問題來了,在影片《月光寶盒》的裡,至尊寶在盤絲洞裡挖出來的那個寶盒是誰埋的?
其實在《仙履奇緣》片頭至尊寶對紫霞說過一段很繞口的話:
「其實是我給你,然後你再在那個時候(500年後)交給我,那麼才會有我回到這裡來然後又交還給你。」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月光寶盒」的傳遞其實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500年前盤絲大仙把月光寶盒埋在了盤絲洞,500年後被至尊寶挖出,讓他來到500年前,然後月光寶盒又被盤絲大仙搶走,之後又被她埋下,等500年後的至尊寶再次來到這裡挖出……然後進入下一個循環,直到至尊寶自願戴上金剛圈,成為齊天大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為止。
這大概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正如觀音大士說過的:
玉皇大帝特意安排你五百年後重投人間,希望你能學你師父一樣,捨己為人……只要你肯「自願」戴上緊箍,肯改過自新,你就可以變回法力無邊的齊天大聖。
只是讓至尊寶沒有想到的是,就算自己成了法力無邊的孫悟空,也依然救不了心愛的紫霞仙子。
03《大話西遊》是否被過度解讀?
《大話西遊》爆紅的那幾年,觀眾對影片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做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比如關於平行時空,關於至尊寶、孫悟空以及夕陽武士的關係,還有紫霞的生死問題等等,其中被解讀最多的當屬那句「他好像條狗啊」。
一些影迷在看過那些解讀後,紛紛慨嘆自己當年看了部「假」片子,也有人站出來表示:劉鎮偉、周星馳根本就沒想那麼多。
後來,劉鎮偉也確實反覆強調過,《大話西遊》是被過度解讀了。他說:
「我拍《大話西遊》是為了圓小時候喜歡《西遊記》的夢,只有《西遊記》能滿足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但我拍的時候真沒想那麼多。就像片尾說孫悟空他好像一條狗,我當時只是覺得孫悟空很可憐,像狗一樣,而且狗也很忠誠,可以陪伴唐三藏西天取經。但是觀眾卻給出了很多種說法,那真的都不是我想的。」
說起來,影片本身也的確留下了很多情節讓觀影者自己去想像,比如紫霞與白晶晶分別和至尊寶的「椰子」心進行過一次對話,對話內容具體是什麼並沒有直白的告訴我們。
還有當昏迷的至尊寶叫了九十八次「晶晶」,七百八十四次「紫霞」的時候,菩提老祖與至尊寶的這段段話也很有意思: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
這個問題顯然不會有一個固定答案,每個人都會因自身的經歷給出各種獨到的見解。
在我看來,電影《大話西遊》更像是周星馳與劉鎮偉利用天馬行空的想像打造出的一份骨架,而眾多「大話迷」則用自己的解讀為其填充血肉,最終才有了這樣一部被無數影追捧的神作。
04寫在結尾的話
影片中讓我感慨的是至尊寶為了救活娘子白晶晶一次又一次地開啟月光寶盒,在500年的時間跨度中來回奔波。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曾那般迷戀過某段時光,瘋狂的想要挽回那個年輕的自己愛過的人。或許是太想要抹去曾經的遺憾,於是我們竟痴心妄想去留住過往,甚至不斷地在夢中追憶,但每次都只差那麼一點點。
就像至尊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仍然留不住白晶晶一樣。
可至尊寶不知道的是,人生往往如此,拼命想要修復一個遺憾的時候,便會產生一個新的遺憾,而且只會更加刻骨銘心。
—— 完 ——
作者簡介:希小小,90後自由職業者。願用溫暖的文字,與你分享來自電影的感動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