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之前對於佳能60D的詳細測試文章中,很多網友在看了以後都積極在留言區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部分人對佳能60D存在質疑。不可否認,佳能50D是一款經典的中端單眼相機,而2年過去了,後來者60D能否真正繼承50D的衣缽?任何主觀臆斷的觀點都是靠不住、不負責任的!因此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做一次客觀公正的對比來為很多關注60D、50D的朋友解惑,同時為這兩臺佳能單眼相機正身。
·EOS新老兩代硬碰硬
對於購買這類中端單反的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無疑是相機的畫質,因此本次60D和50D之間的同門PK就先從相機畫質方面來說。對於單眼相機成像左右最大的是什麼?我們認為就機身而言主要是相機CMOS傳感器以及影像處理器。在處理器上,50D和60D並沒有本質差別——佳能DIGIC 4處理器;而在傳感器上,60D則採用了和7D相似的1800萬像素CMOS,而50D則是佳能更早研發的1500萬像素級別CMOS感光元件。
兩代EOS中端單反,值得比一比
除了機身,鏡頭對於照片效果影響程度更甚前者。公平起見,本次測試中,兩臺相機均採用完全一樣的鏡頭。在正式PK開始前,筆者先帶大家來看看我們精心為兩臺相機設計的三大對比環節!
·三大測試考驗新老兩代
首先是客觀部分,在中關村在線評測中心,我們將佳能50D/60D分別搭載高素質的佳能EF 50mm/F1.4鏡頭上進行拍攝。在這裡,筆者分別測試了兩臺相機在從ISO100-ISO12800範圍內的感光度,同時截取最容易出現噪點的藍紫色區域以及最能體現相機細節表現力的紋理區域進行逐一對比。
感光度測試不能少
客觀測試搭配50mm標準鏡頭
考慮到中端單反用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較為嚴謹的攝影者,所以在相機解析能力測試中,筆者採用佳能50D/60D的JPEG+RAW格式拍攝解析度標版,同時做出大面積截圖,來真實反映在實驗室相對理想條件下這兩臺機器的解析能力。
常規樣張對比直接採用套機,和您買到手的效果一樣
最後,我們將對兩臺相機的實拍樣張進行PK。考慮到購買兩臺相機的用戶50%以上都會搭配套機鏡頭——EF-S 18-135mm/F3.5-5.6 IS。所以本次測試中筆者特意找來兩顆全新的EF-S 18-135mm/F3.5-5.6 IS鏡頭搭配相機使用,以求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在我們可控範圍內最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零售佳能50D、60D套機的真實水平。
*在各項拍攝對比前,筆者反覆測試、確認,本次對比採用的所有鏡頭在佳能50D、60D相機上均未出現脫焦、跑焦現象;
*本次對比評測,我們只對參評樣本負責。
·客觀測試:低感光度ISO100-800
測試前介紹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於兩臺相機實際表現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了,首先是低感光度ISO100-800下佳能50D、60D成像客觀對比。
低感光度對比截圖
對於現階段單眼相機而言,其控控噪效果已經令人非常滿意,尤其是在ISO800以內這樣「溫和」的的感光度下。佳能50D/60D的成像效果非常接近,筆者也相信即便是換上550D、500D甚至更早期的450D、40D,在低感光度純色區域也會有相似的表現,在此筆者也不贅述了。
低感光度對比截圖
在細節區域,佳能60D得益於本身像素比50D高大約300萬,也就是20%左右,所以在細節表現力上佔了先機,大家仔細觀察編織物紋理,其中60D可以記錄下更多的細節。而當感光度在ISO 800的時候,60D在控噪上也能看出些許相對於50D的優勢。
對於大多數人,通常80%以上的照片都只用ISO 800以內的感光度,即便是在一些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毫無疑問,佳能50D和60D都能在這個範圍內提供優秀的照片效果,其中如果您對於高像素更感興趣,那麼如果配合高素質鏡頭,60D的細節優勢也是可以充分體現出來的。
在這裡如果大家覺得低感光度下對比起來「不過癮」,即便是有差別都要瞪大眼睛仔細找;那麼接下來ISO1600以上的對比就可稱得上高下立現了。
·客觀測試:高感光度ISO1600-12800
兩臺相機都支持最高ISO6400感光度,並且可以通過擴展獲得相當於ISO12800的「HI檔」。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帶來高感光度下的截圖對比。
高感光度對比截圖
相比更高的感光度,其實ISO1600在日常應用中也是比較容易用到的,這裡已經能夠看出來60D相對於50D在控噪上的優勢了,後者紫色區域已經出現了可見的「板結」。而60D此時也展現出均勻但比較明顯的噪點。隨著感光度進一步提升,佳能60D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直到ISO6400,其畫質下降依舊以「噪點」形式表現,而此時50D已經出現了名下非常明顯的色塊。
高感光度對比截圖
在高ISO細節方面,佳能60D的優勢更加明顯,主要是因為50D在感光度提升之後,物體邊緣會出現霧化效果,這一點已經在ISO800時開始有微小體現。因此從ISO1600開始,佳能60D的優勢就比較明顯了。本身在像素上就有優勢,同時配合更好的控噪能力,佳能60D在高感光度時比50D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客觀測試:JEPG/RAW細節
客觀測試的最後,我們來考察兩臺相機在終極解析度上的表現。
JPEG格式下解析度對比
絕大多數用戶在拍照片的時候基本只用到JPEG格式,不但體積小,並且拍攝好了之後直接就能在電腦上看,不用轉換格式。通過解析度標版的截圖,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出來,60D多出來的300萬像素賦予了其更加出色的圖像解析力,大概能比50D高150-200LW/PH。
RAW轉JPEG格式下解析度對比
相比常規的JPEG格式,RAW格式在細節表現力上的確有不可替代的優良特性,同時我們還能隨意無損改變RAW格式照片的色溫,雖然如果使用60D拍攝RAW+JPEG格式圖片,會佔用極大的存儲空間(即便是一張昂貴的32GB的海量存儲卡,也僅能裝下不到1000張照片)。
在使用RAW格式拍攝照片,並且通過佳能原廠DPP軟體轉換為可以在電腦上直接看的JPEG文件後,佳能50D和60D在解析度上都上了一個大臺階,大家明顯可以看出來比之前機身JPEG直出的照片銳利不少。此時50D在解析度上迎頭趕上60D,後者的像素優勢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筆者認為這是由於我們使用的50mm鏡頭在解析度上遇到了瓶頸,大概配合APS-C畫幅相機,只能達到約2800LW/PH的水平。
·實拍對比:常規JPEG樣張
看了上面的對比,相信大家對於佳能50D和60D在畫質上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通過實拍樣張來看看大家直接在市場上能夠買到的50D/60D標準套機有什麼不同。(左為60D,右為50D)
焦距:1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2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3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通過上面截圖,我們發現在配合相同的EF-S 18-135mm/F3.5-5.6 IS鏡頭時,佳能50D和60D有著非常相似實際效果。一般來說除非採用上萬元的紅圈變焦鏡頭或者定焦鏡頭,這兩臺相機之間在日常應用上的差別微乎其微。
·實拍對比:RAW+JPEG樣張
接下來的樣張和上面不同,筆者採用RAW+JPEG方式拍攝,小圖點擊放大為機身直出JPEG原片,小圖下面是RAW格式CR2文件下載連結。(左為60D,右為50D)
下載RAW原始文件 下載RAW原始文件
焦距:8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下載RAW原始文件 下載RAW原始文件
焦距:1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下載RAW原始文件 下載RAW原始文件
焦距:1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從圖片上看,佳能50D和60D在成像風格上略有一點不同,而這僅僅體現在JPEG輸出上,如果大家下載RAW格式照片看,就會發現二者照片風格完全一致。而RAW格式照片的色彩更加紮實,也更加細膩。
·對比結論:拒絕忽悠,用事實說話
通過上面對比,大家基本上對於佳能50D和60D畫質有了比較客觀的了解。下面我們就對幾個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做綜合性的解答。
550D 60D 7D
·問題一:50D和60D比控噪
ISO400以內:二者基本一樣;
ISO800-1600:60D強50D大約1/3檔(50D的ISO800相當於60D的ISO1000);
ISO3200以上:60D強50D大約2/3檔(50D的ISO6400相當於60D的ISO10000)。
·問題二:50D和60D比照片細節(視相機所搭配鏡頭而定)
一般變焦鏡頭:解析度基本無差別;
高端變焦鏡頭/一般定焦鏡頭:JPEG下60D解析度成績領先5%-10%,RAW基本一樣;
高端以上定焦鏡頭/頂級變焦鏡頭:JPEG/RAW下60D解析度成績均領先5%-10%。
·問題三:50D和60D套機素質
白天日常拍攝:基本上一樣,60D像素優勢在套頭下難以發揮。
夜晚高ISO拍攝:ISO1600以上60D控噪優勢開始體現,感光度越高,效果差別越大。
當然,對於這兩臺相機,可以那裡對比的遠非只有畫質。操控、手感、對焦、抓拍、實時取景速度等等,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逐一和您探討,也希望本文能為您選購相機帶來一些幫助,最後奉上兩臺相機的參數對比。
·附錄:佳能50D/60D參數全對比
產品名稱 | 佳能 50D | 佳能 60D |
發布日期 | 2008年08月 | 2010年08月 |
傳感器尺寸 | 22.3×14.9mm | 22.3×14.9mm |
最大像素數 | 1550萬 | 1900萬 |
有效像素數 | 1510萬 | 1800萬 |
影像處理器 | DIGIC 4 | DIGIC 4 |
最高解析度 | 4752×3168 | 5184×3456 |
對焦方式 | 類型:TTL輔助影像重合,相位檢測 自動對焦點:9(全部為十字型) 可進行自動對焦微調 | 類型:TTL輔助影像重合,相位檢測 自動對焦點:9(全部為十字型,中央為雙十字型) |
對焦點數 | 9點 | 9點 |
顯示屏尺寸 | 3.0英寸 | 3.0英寸 |
像素及類型 | 92萬像素 | 104萬像素 |
屏幕功能 | 高清屏 | 旋轉屏,高清屏 |
實時取景 | 對焦:快速模式(相位檢測) 實時模式,實時面部優先模式(反差檢測) 手動對焦(能放大5倍/10倍) | 長寬比設置:3:2, 4:3, 16:9, 1:1 對焦:實時模式,面部優先實時模式(反差檢測) 快速模式(相差檢測) 手動對焦(約能放大5倍/10倍) |
取景器描述 | 類型:眼平五稜鏡 視野率:垂直/水平方向約95% 放大倍率:約0.95倍 | 類型:眼平五稜鏡 |
快門速度 | 1/60-1/8000秒 | 1/60秒-1/8000秒 |
閃光燈類型 | 內置+外接 | 內置+外接+無線引閃 |
閃光範圍 | 17mm鏡頭視角 | 約17mm鏡頭視角 |
閃光燈回電時間 | 約3秒 | 約3秒 |
曝光補償 | ±2EV(1/3EV,1/2EV步長) | ±5EV(1/3EV,1/2EV步長) |
測光方式 | 35區TTL全開光圈測光 局部測光(取景器中央約9%面積) 點測光(取景器中央約3.8%面積)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測光範圍:EV 1-20(23℃/73℉,使用EF50mm f/1.4 USM鏡頭,ISO 100) | 63區TTL全開光圈測光 自動對焦點聯動) 局部測光(取景器中央約6.5%面積) 點測光(取景器中央約2.8%面積)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測光範圍:EV 1-20(23℃/73°F,使用EF 50mm f/1.4 USM鏡頭,ISO 100) |
感 光 度 | 基本拍攝區模式:在ISO 100-1600之間自動設置創意拍攝區模式:ISO 100-3200(以1/3級為增量),自動,ISO感光度可以擴展到ISO 6400或ISO 12800 | 基本拍攝區模式:ISO100-3200自動設置 創意拍攝區模式:ISO 100-6400手動設置(1/3級單位),自動在ISO 100-6400之間設定,或ISO擴展為「H」(相當於ISO 12800) |
連拍功能 | 最大約6.3張/秒 最大連拍數量 JPEG大/優:約60張 RAW:約16張 RAW+JPEG大/優:約10張 | 最快約5.3張/秒 最大連拍數量: JPEG(大/優):約58張 RAW:約16張 RAW+JPEG(大/優):約7張 |
降噪能力 | 可應用於長時間曝光和高ISO感光度拍攝 | 可應用於長時間曝光和高ISO感光度拍攝 |
錄音/音頻系統 | 不支持 | 內置單聲道麥克風 設有外接立體聲麥克風端子 可調節錄音電平,具備風聲抑制 |
編輯能力 | 可以保護或不保護單張圖像 | 圖像的後期處理: 相機內的RAW圖像處理:亮度調節,白平衡,照片風格,自動亮度優化,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JPEG圖像記錄畫質,色彩空間,周邊光量校正,失真校正和色差校正 創意濾鏡:顆粒黑白,柔焦,玩具相機效果和微縮景觀效果 調整尺寸 評分 |
文件格式 | JPEG,RAW(14位,佳能原創) 可以同時記錄RAW+JPEG | JPEG,RAW(14位,佳能原創) 可以同時記錄RAW+JPEG 創建/選擇文件夾 |
電池類型 | 電池BP-511A | 鋰電池LP-E6 |
續航能力 | 50%使用閃光燈的通常拍攝: 23℃/73℉時約640張。0℃/32℉時約540張。 50%使用閃光燈的實時顯示拍攝: 23℃/73℉時約170張,0℃/32℉時約130張。 | 使用取景器拍攝: 23℃/73°F時約1100張,0℃/32°F時約1000張 使用實時顯示拍攝: 23℃/73°F時約320張,0℃/32°F時約280張 短片拍攝時間 23℃/73°F時約2小時 0℃32°F時約1小時40分鐘 (使用充滿電的電池LP-E6)(根據CIPA標準) |
外形尺寸 | 145.5×107.8×73.5mm | 144.5×105.8×78.6mm |
產品重量 | 約730g(僅機身) | 約675g(僅機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