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自我調養過程中,容易動搖,容易失去信心,進而放棄。堅持特別難,放棄特容易,只需要一秒鐘。為什麼會放棄呢,因為看不到前方,是什麼樣子。曾經有一位34歲的婦女,擅長海遊,她要挑戰自己,打算橫渡卡塔林納海峽。
那天早晨,天氣很冷,霧也很大。15個鐘頭之後,她被冰冷的海水凍得渾身發麻,她感到自己再也無法繼續向前遊了。教練告訴她,已經離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是她朝前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於是她選擇了放棄。結果遺憾地發現,她上船的地點,離海岸只有半英裡。
後來她對記者說:「如果當時我能看見陸地,也許就能堅持下來。」真正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濃霧讓她看不到海岸,這最終動搖了她的信念。
大部分自養的人,相信自愈力,但是在調理的過程中,身體會出現一些反應,這些反應,有些很舒服,一看就知道是好轉反應。有些反應,讓人很痛苦,讓你很難分清楚,是生病了,還是在好轉。比如發燒、發冷、嘔吐、感冒、疼痛等。
遇到這種情況,有些人害怕,會停下來。其實,若體察準確,沒有身體變差的明顯信號,不用過於擔心。民間有句俗話,讓病再發作一次,是慢性病康復的必然過程。原理在於,慢性病的形成,是身體為了化解急性傷害,作出自我調整後,帶來的連鎖反應。
簡單說就是,症狀只是被控制住了,信號沒有了,但問題還在,身體並沒有得到完全的修復。跟打麻醉是一樣的道理,不是不痛,只是感覺不到痛。不是沒有問題,而是身體暫時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好將問題暫時隱藏起來。
你現在要去調養身體,就是要把這個問題,扒拉出來。病情,會再次發作。若是因為害怕而放棄,實在是非常可惜。說到底,這類情況,都是對自愈力的作用機制,並不清楚。對疾病的自愈,缺少信心。他們沒有見過,自愈力真正加強後,身體可以達到一種什麼狀態。
自愈力加強後,是一種什麼體驗呢?首先是沒有大病,根本沒有生大病的機會。小病來不及變成大病,就已經自愈了。其次,哪怕是不用任何外部手段,小病也會自愈得非常快。總是在強調:生病是我們使用身體的方式,出現了錯誤。這個話過於理想化。
只要沒有出家,只要還在紅塵俗世打滾,我們在使用身體時,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小錯誤。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這世界上,沒有100%純度的正確。犯一些小錯,就可能帶來一些小毛病。
有幾個人,給我多次留言,問痔瘡怎麼回事,怎麼才能好,口腔潰瘍是怎麼回事,該如何調理。你看看這就是醫學的局限性,連口腔潰瘍這麼小的病,都能成為疑難雜症,反覆發作,折磨著無數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醫療手段,沒有提高人的自愈力,人們自己也沒有想辦法提高自愈力,所以一個小毛病,也可變成不治之症。
我的自愈力提高以後,偶爾生活失當,出現口腔不適,不用任何處理,只要恢復正常生活方式,一到兩天,可以完全好轉。在調理期間,有一段時間,一天多便,以致出現輕微痔瘡,但是沒做任何調整,自己很快就好了。這樣的小例子,還有很多。
我這根本不算什麼,因為身體尚未到非常理想的狀態。丹道大家李謹伯先生,90多歲出現胃潰瘍,臉部長出對應斑點,沒過幾天完全好了,斑消失不見。據他自己說,經體檢發現,他的冠狀動脈打結了,只有一條動脈是暢通的,但他身體卻遠遠強於一般年輕人。
更為神奇的是,一位修行多年的道長,在座談時,手臂不小心撞到了桌角,迅速出現了淤青。只見他靜坐導引之後,15分鐘不到的時間,淤青全部消失。這個事情,讓我想到,武俠小說中,運用內功療傷,未必都是假的。
自愈力,是可以很強很強的。小孩子,比成年人強,健康人,比病人強,有意訓練的人,比沒有訓練的人強。提高自愈力,是身體恢復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自愈力是什麼呢,它顯然是一種能量。自愈力、免疫力、抵抗力,都有一個力字,力是什麼,就是能量。能量水平提高了,自愈力自然就加強了。本文由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