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專家宣稱,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校園下面,埋葬了大約7000具遺體。這些遺體來自於此前位於該地的密西西比州精神病院。
據地下雷達探測,在方圓20英畝(約合8萬平方米)的校園地下布滿了棺材。校方目前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發掘和重新安葬一具遺體就要花費3000美元,這就意味著整個工作的花費可能高達2100萬美元。
目前,校方正在尋求處理屍體的替代方案,爭取將費用降到320萬美元,每年支付40萬美元,分8年付清。
那麼這些屍體是哪裡來的呢?
原來這座大學原址為密西西比州的第一個精神病院。
1855年,密西西比州的第一個精神病院成立,在1855-1877年間,死亡的患者達1376名,超過總患者數的五分之一。精神病院最多時曾同時收治6000名患者。1935年,該院搬到現在密西西比大學的位置。
所以專家,估計,現在密西西比大學下至少埋藏了7000具屍體。
2013年,在密西西比大學校園內修建道路時,校方首次發現了66口棺材。2014年,在學校修建停車場時,又發現了超過3000口棺材。
校方正在考慮在此處樹立一座紀念碑和遊客中心,同時建立實驗室進行相關研究。
網友吐槽:
這是美國考古界的大事兒啊,美國考古界終於有事兒幹了。
也有網友說,美國大學埋的都是遺體,中國大學地下埋的都是古墓!
西安、鄭州、南京……各大高校地下要是沒有座古墓,都不好意思叫大學!
當然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故事是最多的啦。
陝師大新校區工地挖出古墓 墓主人為唐朝宰相賈耽
2016年年11月,陝師大新校區博士樓旁施工工地挖掘出了一座古墓,而墓的主人初步斷定是唐朝宰相賈耽。
在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昆明湖就出了四座漢代墓。全校到處都是墓。昆明湖向西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千米是李建成墓,東北大約三千米是郭子儀家族墓,向東約二千米西北政法大學校園內是漢代張湯墓。
秦始皇祖母的墓在財院
2004年,為配合西安財經學院新校區建設,陝西的考古人員在長安區神禾塬一帶發現了一座大型秦墓。雖然墓葬被盜嚴重,但一件「六馬鞍車」的出現,還是讓考古專家興奮不已。
俯瞰西安財院秦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圖)
西安財院秦墓出土的「天子駕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圖)
因為按照禮制,用六匹馬拉車是天子出行才能享受的待遇。正所謂「天子駕六」,它的出現意味著這座墓的主人身份異常的高貴。
它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一是財院秦墓的位置和史記中「(夏太后)獨葬於杜東」的記載相符,二是作為秦始皇祖母的墓,完全可能享受天子的待遇。
西漢「紀委書記」或葬於交大
根據已公布的資料顯示,西安地區目前只發現了三座漢代壁畫墓,其中兩座位於高校中,一座1987年發現於西安交通大學,另一座2004年發現於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
西安交大漢代壁畫墓的主人或為西漢「紀委書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圖)
兩座漢墓,壁畫的色彩異常的豔麗,甚至超過了唐代的壁畫。這兩座漢墓的主人,地位非常的高。
但由於漢代沒有墓志銘,所以理工大漢墓的主人,至今無法確定。至於交大漢墓的主人,根據各種史料相互佐證,極有可能是漢宣帝時期的御史大夫蕭望之,相當於今日的「紀委書記」。
政法學子找到了祖師爺
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兩千多年之後,當西北政法大學修建新校區時,居然發現了自己「祖師爺」——西漢廷尉張湯的墓。
廷尉屬於秦漢時期的九卿之一,主管刑獄,相當於如今的最高人民法院。而張湯,由於天賦異稟,且堅決果斷,曾長期擔任漢武帝時期廷尉一職。
所以當這座墓發現之後,在講授中國法制史時,只要提到西漢張湯,老師必然會自豪的補充上一句——他就埋在我們學校。
「皇家理工大學」裡的唐代公主
2001年西安理工大發現唐朝公主李倕的墓葬。墓葬發現的位置被命名為「公主墳」,同時學校也被民間「擅自」改名為「皇家理工大學」——一個瞬間高大上的名字。
中德兩國10位文保專家用了兩年多時間修完的唐代「公主」鳳冠。
總結下來:
西北政法大學(西漢廷尉張湯之墓)、西安理工大學(唐朝公主李倕之墓)、西安財經學院(秦始皇祖母之墓)、陝西師範學院(唐代天壇遺址)、西北大學(大唐實際寺)、西安郵電大學(戰國、秦、漢、唐墓密集區)、西交大、西理工(漢代壁畫墓)。
陝西各大學流傳著一句「上課如上墳」看來很有道理!
南林大共發現46座古墓 僅6座沒有被盜過
2011年,南京林業大學南大山發現46座古墓,包括六朝、宋朝、明朝、清朝的墓葬。其中一座古墓還有墓誌,古墓中出土了金器、銀器、銅器、陶瓷等各種隨葬品百餘件。並在疑似明代開國元勳徐達後人古墓內出土了眾多精美文物。
鄭大西亞斯國際學院驚現大量戰國古墓 專家稱只是冰山一角
2014年,河南新鄭市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校園內發現大型墓葬區,發掘出墓葬五六十座,大部分為土坑木槨墓,少數空心磚槨墓,出土一批碎陶器、石器等器物。考古人員從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認為,這批墓葬屬於戰國晚期平民墓葬,其中有一座宋代磚券墓。專家認為,該地區發現的大量土坑木槨墓與磚槨墓形制的墓葬,它應是戰國晚期及兩漢時期土坑木槨墓逐漸向磚室墓轉變的一種過渡形式。
封面新聞綜合自觀察者網、華商網、西部網、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