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肖肖
編輯:木子
定稿:蘇子後
現在的家長真的是非常操心,在孩子年紀還小時就操心他們的學業,畢業之後就關注工作,畢業一兩年後就開始急著為他們找對象。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而且找對象的時候,要求也比較高,一定要做到門當戶對,特別是有女兒的家庭,覺得婚姻是她們的二次投胎,一定要找個比自己孩子條件好的。
由於如今年輕的人學歷越來越高、工資越來越高,家庭條件大都可以,於是,相親市場上女方家長對男方的條件要求越來越高。
結婚要求的變化
每個年代男女相親的時候,女方都會對男方有所要求,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要求也在不斷地變化。
上個世紀70年代,對男性的要求是要有:自行車、手錶、縫紉機。
上個世紀80年代:電視、洗衣機、電冰箱。
上個世紀90年代:摩託車、VCD、彩電。
剛到20世紀的時候,結婚就需要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等了。
而到了房價飛速上漲的時候,對男方家庭的要求就變成有房、有車了。
但是如今,有房有車也不是最好的條件了,在相親市場上,「三無男」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對象。
何為「三無男」?
無複雜的家庭背景
現在的人逐漸認識到了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也覺得如果對方的家庭背景過於複雜,男方的性格也可能變得複雜,而且女兒嫁過去也可能吃虧、受欺負。
不受歡迎的家庭背景主要有這幾種:
兄弟姐妹過多:如果對方有兄弟姐妹,婆婆可能不能單獨幫忙照顧孩子,還面臨分家產的情況;姐姐過多,對方家庭可能重男輕女,女兒嫁過去受罪。
單親或重組家庭:破碎和重組的家庭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影響,也是家長們不願選擇的對象。
因此,完整、只有一個孩子、本本分分的家庭就是女方父母優先考慮的對象,女兒嫁過去能得到妥帖的照顧,不用面對複雜的情況。
無貸款買的婚房
如今有房子的家庭很多,因此,家長對對方的要求,就不僅僅是婚前買房了,還需要婚前全款買房。
主要怕女兒嫁給貸款買房的家庭的家庭後面臨兩種風險:
生活質量下降:貸款買了房子之後,肯定是需要還貸款的,小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生活質量也因此下降。
被對方騙貸款的錢:有的家庭付了房子的首付後,沒有錢還貸款了,女兒嫁過去之後可能就要幫忙還款,如果還款時走的對方的帳戶,這個房子就相當於對方買的。
而沒有貸款買的房子,即使不寫自己女兒的名字,也能讓人覺得安心,有保障。
無不良品行、有責任心
家長最希望的就是男方對自己女兒好、有擔當,女兒嫁過去之後不會因此受委屈,還有人照顧,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必自己一個人解決。
不過相親也好,對對方的要求高也好,很多時候都是女方的家長自己在忙活,可能女生自己都沒有要結婚或相親的打算,而父母在有好的人選之後,還一定要逼迫孩子見面。
其實家長忙來忙去,說是為孩子著想,不過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焦慮心
有的家長很容易受到影響,喜歡自己嚇自己。當有人詢問:「你的孩子怎麼還不結婚,都30多了,以後就沒人要了。」
家長就突然想到孩子未來的「悲慘生活」「孤獨晚年」,於是馬上想給她們找對象。
攀比心
很多家長在看到別人的孩子結婚,而且找的對象非常優秀後,也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快點找對象,而且也要非常的優秀,以免自己被比下去。
有的家長還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找對象,她都不好意思與小區裡的其他大媽聊天。
缺乏安全感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使命就是讓孩子成家立業,於是孩子光有工作不行,一個人過得再好也不行,一定要結婚生孩子,人生才比較完滿。
家長的這些心理不僅讓自己痛苦,也讓過得好好的孩子陷入焦慮中,還影響了親子關係,實在是得不償失。
為孩子好的前提應該是理解她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