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上的「鈴鐺花」,花色多樣顏值不俗,挖一棵回家也能養
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即使是一樣的風景,落在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地方。對待植物也是一樣,儘管很多朋友養殖花卉的主要原因是欣賞,但要讓他們準確說出這個世界上觀賞價值最高的植物,那基本是不能夠蓋棺定論的。
一直以來,大家都看輕了農村,覺得不過是窮鄉僻壤,「物種」遠沒有城市豐富。其實不然,農村中天然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甚至很多都是人們叫不出名字、無緣得見的稀有品種。
即使是人們經常能夠在山間小路上看到的植物,它們內在的價值也遠比大家想像的高出很多,而往往這些「野花野草」如果能夠帶回家裡養殖的話,所創造的價值絕對不比市面上售賣的花卉差!
風鈴花,顧名思義,因為盛開時花朵的外形酷似風中搖曳的「鈴鐺」而得名。這種野花其實在鄉間小道上非常多見,常常聚集性的生長,每每到了風鈴花的花期,白、紫兩種顏色的小花就會相繼開放,完全沒有人們固有印象中野花那樣的不起眼。
當然,風鈴花只是花朵的外觀和鈴鐺「有關」,其並不能在微風拂過時發出清脆的響聲,這點估計要讓不少人失望了。
風鈴花的話,其在我國有著相當廣闊的分布,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南方一帶更加多見,首當其衝的就是福建、雲南等地區。而風鈴花除了外觀精緻好看外,它最主要的價值體現在入藥以及工業方面。前者,風鈴花的利用率極高,整棵植株都可以入藥,花和葉子都具有相當的價值,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發揮「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反之,後者——別看風鈴花小小一株,它細嫩的莖皮中含有大量可以用於編織方面的纖維,工業價值不言而喻。
既然風鈴花好看又實用,那是否意味著大家可以將其養殖在家中呢?結論是當然可以,畢竟風鈴花外表再纖弱好看,其實質都屬於野外生長的植物,本身就比那些長在「溫室」中的植物「粗糙」,具有相當強勁的生命力,可以生長在任意的環境當中。
不過,要想讓風鈴花可以花團錦簇的生長,大家需要在光照方面下「功夫」。原來風鈴花喜歡遮光性好的環境,平時養護的時候只需要提供散光就好,太過強烈的光照會「蠶食」風鈴花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