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千年,周杰倫第一張同名專輯發行,他就迅速站在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最前沿,當頒獎典禮上,兩位樂壇前輩羅大佑和伍佰,高聲呼喊出杰倫的名字時,這個年輕人仿佛天選之子一般,橫空出現在眾人面前,一掃彼時,華語樂壇的陰霾,瞬間讓當時諸如後繼無人,華語樂壇負面消極的聲音之中,所有人都將希望的目光投向了這個只有二十歲的年輕人。
隨後,在2001年周杰倫發行個人第二張專輯就是那張被稱為神專的範特西,範特西總共拿下包括港臺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內的所有主流頒獎典禮,共計三十多項大獎,作為樂壇新生力量這樣的開局,對於周杰倫來說實在太夢幻,那個華語樂壇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好像已經近在咫尺,但就像小說中所有主角鐵定的規律一般,強如周杰倫,也終究逃不過試煉的宿命。
2002年7月18號,周杰倫正式發行個人第三張專輯,這張專輯周杰倫及其團隊的野心昭然若揭。他要依靠這張專輯成為扶華語樂壇之將傾的救世主,成為制定樂壇新規則的話事人,因此,這張專輯從名稱到宣傳,再到製作,每一個環節都要與眾不同。專輯名稱最終定名為《八度空間》,何為八度,從樂理上通俗點講,就是從低音1再到高音1,視為一個八度,也就是一個音程。在這八度中涵蓋了所有的音律,這個空間可以無限放大,這正是對周杰倫音樂創作生涯的最好詮釋,他的音樂作品包羅萬象,曲風多樣,任何題材都是信手拈來,他不需要別人為他添某一個標籤,古典、R&B、流行、搖滾、中國風、民謠、新金屬、爵士、嘻哈,對於周杰倫來說,一個八度可以做到的事情太多,那麼就用這八度創造一個全新的空間吧。而八度空間另一層引申的含義雖然隱晦,但卻極其符合周杰倫當時的狀態。在佛學中八度空間是指超出六道而形成的一種超精神的領域,相應的也不會有輪迴,是一種無法控制的生命狀態,那便是不收三界之內,五行之中輪迴六道了,各種約束飛升,九重玄天之外,俯瞰芸芸眾生的神。但從這張專輯的名稱就可看出,十年只有23歲的周杰倫此番可謂來勢洶洶。
而這張專輯的宣傳力度也是之前兩張專輯無法比擬的,其實很多傑迷真正意義上接觸周杰倫的音樂,應該都是從這張八度空間開始,當然也不乏很多老傑迷在範特西時期,甚至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就開始粉周杰倫,但這讓《八度空間》,是阿爾法進軍內地市場真正意義上的首張專輯。本張專輯不僅同步內地首發,更是在內地連開數場發布會,預熱新專輯,可謂做足了功夫,製作方面也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拍攝專輯中四首歌曲MV,周杰倫及團隊一行人,不惜花重金遠赴法國,義大利,捷克等國拍攝,足見用心之處。但就是這樣一張周杰倫無比重視又誠意滿滿的作品,卻讓他經歷了人生中第一個至暗時刻,本張專輯不只讓周杰倫在第14屆金曲獎上鎩羽而歸,顆粒無收,還在當年的流行音樂排行榜上沒有一首歌曲拿到過,哪怕一周的頭名。
很多人說,不要拿金曲獎說事,周杰倫不需要金曲獎認可等等,但小娛卻不這麼認為,金曲獎作為華語樂壇最為主流的頒獎典禮,是所有歌手夢寐以求登頂的殿堂,全年數十位華語樂壇頂級歌手,數百首音樂作品都在等待這場盛會的驗證,其分量之重影響之大,稱他是華語樂壇的格萊美也無不可,況且周杰倫甫一出道,就獲得金曲獎的認可,他對於這個獎項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這才使得他在第14屆金曲獎後,與之結下梁子,並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對其進行調侃。
那麼這張《八度空間》真的有那麼不堪嗎?甚至還有很多人對這張專輯提出質疑,說這張專輯一首超高傳唱度的歌曲都沒有,但在小娛心中,《八度空間》至少能排進周杰倫專輯前三的位置,小娛在賞析《外婆》這首歌時說過,《八度空間》可稱為十首歌十首主打,本張專輯曲風之多樣,題材之廣泛,是周杰倫報復性揮灑自己才華的典型代表作。不過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正是當年金曲獎的黑天鵝事件,才催逼出了周杰倫的終極形態,而八度空間這張專輯也成為了周杰倫音樂生涯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此年周杰倫的第一神專,便宣告問世,就像我在評論以父之名是說道的。凡人修仙要渡劫,鳳凰浴火方能重生,《八的空間》是像神壇的獻祭,最終得到了《以父之名》封神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