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變幻不定,千姿百態。
雲有哪些」屬性「?
又有多少種類?
雲,以多姿多彩的形態,佔據著我們頭頂的天空。雲究竟有多少種,恐怕很少有人能說得出來。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的《國際雲圖集》,展示了十大基本雲屬下的百餘種雲。今天讓我們來共同分享,這些高空中的奇美雲朵。
01捲雲
捲雲在高空形成,有絲縷結構,柔絲般光澤,色白無暗影,多分離散亂。
輻輳絮狀捲雲
位置:英國 沃金厄姆
在這個相對特寫圖中,冰晶拖尾從絮狀捲雲的圓簇落至低空。雲呈白色,無陰影。在圖片下部,雲素呈平行線排列,而且為輻輳狀雲類。
捲積雲衍生性鉤捲雲
位置:美國 愛達荷州
圖中的主要雲是鉤捲雲。鉤狀雲是白色的並且是逗號形狀,頂部以鉤子或簇的形式終止,其上部不是圓形突起的形式。
圖中還存在絮狀捲積雲,從中還開展形成了鉤捲雲。絮狀捲積雲很明顯,其中明顯的是幾個非常小元素的薄白色斑塊,其中一些較低的部分是不規則的。
毛捲雲也正在發展,風使得鉤狀逗號變形成為不規則彎曲或接近直的細絲。
02捲積雲
捲積雲,拉丁文學名Cirrocumulus。似鱗片或球狀細小雲塊組成的雲層或雲片,多成群、成行出現,排列規則。色白無暗影,有柔絲般光澤。
人為轉化性捲積雲和人為轉化性毛捲雲
位置:中國 內蒙古
該圖像顯示了一片廣闊的明亮白雲區域,沒有陰影,主要是由凝結尾跡形成的。它主要屬於捲積雲雲屬,由表觀寬度小於1°的小元素組成。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圖像頂部中心和右上角的雲,其中持久的飛機凝結尾跡逐漸擴散,主要轉變為人為轉化性捲積雲。在左上方是人為轉化性毛捲雲。遠處還可以看見一些密捲雲。
懸球狀波狀成層捲積雲
位置:中國 香港 佐敦
當太陽剛剛高於和處於地平線時,光線可使雲底變紅。如果雲底是波狀,則顏色是以或明(發黃或發紅)或暗(其它顏色)的條帶交替分布。這種交替的色彩(實際上,這些條帶是發亮的槽和陰影中的脊)可顯示出往往會被忽視的波浪細節。
照片是在日落時分拍攝,位置是在平均海平面高度。衛星雲圖和國王公園的高空探測表明雲底高度約為10000米;也就是在太陽尚未落入地平線的高度。
該雲是懸球狀波狀成層捲積雲,其中的層狀是指大範圍的雲片或雲層,波狀是指通常在該高度與風垂直的波浪(波形),而懸球狀則描述的是垂掛在雲下表面的乳狀隆起。
角度幾乎平行的太陽光線顯著照亮了捲積雲下表面的波浪和懸球。
03卷層雲
卷層雲是白色、透明、均勻的雲霧,日月輪廓分明,常伴有暈。
波狀毛卷層雲
位置:德國 巴特克羅伊茨納赫
卷層云云紗籠罩天空。纖維狀表明是毛雲種。在圖片中間及右上側,雲紗顯示出波紋。
侵入的薄幕卷層雲和鉤捲雲
位置:芬蘭 赫爾辛基
圖為緩慢侵入的均勻卷層雲紗。淡雲種積雲和碎雲種積雲都在照片的前景中。一些積雲單體的圓弧頂看似正發展成中雲;然而,並沒有進一步發展。在一個碎積雲單體上可看到波濤狀附加特徵。
04高積雲
高積云云塊較高層雲小,但可清晰分辨輪廓,有時出現在兩個或以上的高度,高積雲較薄時呈白色,在較厚時呈暗灰色。雲狀可以是扁圓形、瓦片狀等,且以波浪形排列。
莢狀高積雲復雲
位置:阿根廷 聖克魯斯
經典的莢狀高積雲由莢狀或杏仁形狀的非常細長的斑塊組成。在這個例子中有多個堆疊的雲片,使其成為復雲的雲類。
雲洞透光漏隙成層高積雲
位置:中國 香港
這個大範圍的透光薄雲層是透光成層高積雲。最顯著的特徵是有一個巨大、幾乎圓形的洞,下方是雨幡。這個大洞是雲洞附加特徵,通常稱之為「雨幡洞雲」或「穿洞雲」。因此,雲的完整分類是雲洞透光漏隙成層高積雲。
05高層雲
高層雲是中雲的一類,於2000米以上高空形成,像一種帶有條紋的幕,顏色多為灰白色或灰色,有時有一點微藍色,有時較為均勻,但云底沒有明顯的起伏。高層雲的明暗程度會因雲的厚度差異而不同。
積雨雲性懸球狀蔽光高層雲
位置:波蘭 希隆斯克
這種懸球狀蔽光高層雲由在一行積雨雲單體的前緣上不斷擴散的砧狀雲底面形成。這行單體在向東東北移動。懸球在靠近地平線右側極低的位置。在左側下方可看到一些層積云云塊。
06雨層雲
雨層雲,屬於低雲族。覆蓋全天,雲體厚而呈暗灰色,常伴隨持續性的降雨,也叫「雨雲」。相比積雨雲,雨層雲不會帶來雷暴等災害。
雨層雲屬·降水性雨層雲
位置:芬蘭 埃斯波
圖像是深藍色雨層雲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顏色,雲是典型的雨層雲,沒有任何結構元素,位於800到1200米高度之間。
地平線上的淺灰色雲帶位於雪融化成雨的高度。
07層積雲
層積雲是一種體積比較大、比較暗、邊緣較為圓潤的雲,這類雲通常排成一線,以波濤狀呈現。雲塊較高積雲而言更大,整個雲團的高度亦更低,通常在2000米以下。
層積雲屬·波濤狀層積雲
位置:挪威 勞克維克
波濤狀雲呈捲曲狀或碎波狀(開爾文-亥姆霍茲波)。這是一種風切變造成的附加特徵。此實例為波濤狀層積雲。
08層雲
層雲屬低雲族,一般高度低於2000米。身處於層雲中,感覺類似於霧,因此層雲也被稱為「高霧」。在一定條件下層雲幾乎能夠達到地面。層雲完全沒有結構,它由細小的水珠組成。層雲中往往會落下細雨或者細雪,但是不會下大雨。一般在風比較靜的氣象條件下會形成層雲。
層雲-雲海
位置:西班牙 馬德裡
本圖片拍攝於西班牙馬德裡北部瓜達拉馬山脈海拔2428米的佩尼亞拉臘峰。山脈的較高山峰穿透雲層,就像海中的冰山。從遠處看,雲頂相當扁平,但近看則顯現出充分形成的波紋。
09積雲
積雲常在晴天出現,通常具有如同棉花的形狀。雲頂部常呈現菜花狀或是圓弧狀,雲底基本為水平狀,多垂直向上發展。雲內部的凝結核密度較高,當擋在陽光前能明顯看出明暗差距。積雲往往是出現積雨雲等許多其他雲形的前兆,這取決於大氣穩定程度、溼度和溫度梯度等各種氣象因素。
中積雲
位置:德國 愛爾福特
圖為中積雲,這是一系列清晰輪廓的獨立雲;雲底相對較暗,幾乎是水平的,而頂部被陽光照射的,顯示為明亮的白色。
10積雨雲
積雨雲,又名雷雨雲。積雨雲可以單獨從積雲狀態發展出來,也可能是伴隨冷鋒面產生的,通常會產生強陣性的降水,並伴有大風、雷暴等。
懸球狀砧狀降水性鬃積雨雲
位置:西班牙 昆卡
雲屬為積雨雲,呈砧狀,其上部有清晰纖維狀結構的捲雲狀部分。
在兩處可看到上衝雲頂,因此,該積雨雲被確定為超級單體,而且是產生破壞性冰雹的複合單體的一部分。
產生於積雨雲的龍捲風
位置:加拿大 曼尼託巴省
2007年6月22日,這場龍捲風影響了加拿大曼尼託巴省,風速超過420公裡/小時。這是加拿大首次正式記錄到的F5級龍捲風。龍捲風的凝結漏鬥狀雲下降到地面。最寬處估計約為300米。地面軌道約6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