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地圖排查人口、AI匹配復工人員,杭州人社用上「黑科技」助力...

2021-01-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佳晨 通訊員 章建 駱樂「從1月23日到2月26日,杭州人社大數據分析達1.3億次,運用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為城市迅速建立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提供技術保障。科技防疫和精準復工同步進行,企業復工復產提上來,更離不開大數據的共享和應用。」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主任、防疫工作信息化專班組長馮士心說。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人社PB級的數據資源,數百億條信息,在疫情防控築牢壩,不見面辦事不打烊,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走在先等方面,體現了「科技硬核」和巨大力量。

人社數位化地圖提供排查信息1500萬餘條杭州是典型的人口輸入型城市,疫情來臨,即將面對數以百萬人的返程返崗,如何切斷輸入型疫情,這個題杭州如何破?對此,杭州人社運用了大數據資源,網格化劃分,應對流動防疫,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杭州外來參保人各省分布圖

杭州是疫情防控人社數位化地圖(截至2020年1月27日)

正月初三,1月27日上午,杭州人社信息中心大屏上出現了一張全市防控的人社數位化地圖,這張地圖詳細記載了每個城區的企業數、參保人員及其他勞動力數量,精準布控,網格化劃分。

地圖背後的模型是1100萬參保人、勞動力和近40萬家企業數據信息的重新編組,加入了各省份、地區疫情發展動態。杭州人社將地圖信息下發到各城區,為城區全面滾動排摸所有相關人員提供了精準信息。

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杭州人社為各城區提供各類排查信息1500萬餘條,定製各類數位化地圖20餘批次。

招聘會搬到線上

10小時點擊量超50萬

1月29日,正月初五上午9點,杭州公共招聘平臺上線了新春網上招聘會預告,短短10小時,預告點擊量超50萬。

訪客IP顯示,點擊來自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顯示了杭州作為「數字城市第一城」無與倫比的魅力。

疫情防控期間,不見面辦事能有效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杭州人社暢通群眾辦事服務渠道,用好數據信息資源和網上辦事平臺,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和電話辦等不見面辦事服務。

利用大數據分析,選取與企業百姓關聯性高的事項,改進網上辦事服務體驗,主動提高網上辦事並發量和算力,實現7*24小時可觸達、可響應、無等待的服務體驗。

據統計,截至2月24日,杭州人社改善網上辦事(包括掌上辦等)服務體驗8項,通過不見面辦事為企業和個人提供20萬餘件服務。

浙江政務服務網辦理人社業務

付寶辦理人社業務

「杭州人力社保」微信公眾號和「浙裡辦」app辦理人社業務

用大數據和AI「搶人」

每一名復工乘客都是信息匹配的結果

2月16日晚上10點07分,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專列由始發站貴陽北抵達杭州東,近300名貴州籍復工乘客順利返杭。

企業復工復產爭分奪秒!怎麼辦?大數據助力,支撐列車運行的是精準數據和AI分析。「杭州要從全國搶工人,每一名復工乘客都是信息匹配的結果,我們要做到彈無虛發。」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建立AI模型的基礎是大數據分析,杭州人社引入多個變量因子,包括來杭就業人員的地域分布、各省疫情情況、「參保人數——疫情情況」 中位線、企業擬復工數及勞動力缺口數、杭州重點對口幫扶省份、地區等因子。

基於精準數據,杭州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在研判工作

通過人社、公安等大數據碰撞後,給出分析結果

「各省參保人數——疫情情況」因子,反映的是各省現實輸出勞動力能力(截至2020年2月21日)

「要用好數據,用活數據,讓大數據讓復工復產更有底氣。」杭州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葉茂東強調。

精準的數據,精心的組織,杭州開展了系列「暖企」行動,助力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25 日 18 時,杭州市復工企業 31.6萬 家,復工人數 468萬,復工率 94.9%。

保障醫保系統正常運轉

健康通行一「碼」當先

1月23日,浙江省成為全國首個決定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份。

當日,杭州醫保12小時結算量73.6萬人次,居歷年前列。杭州人社成立了醫保信息系統保障專班,明確疫情期間做好系統監控,將重點放在醫保實時結算性能和確保使用電子社保卡掃碼結算功能上,落實專人專崗現場值班,以分鐘為基礎進行性能比對、動態趨勢分析。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工程師朱家驊在緊急處理數據

在疫情防治的特殊時期,系統平穩就是防控病毒的一張盾牌,是一條重要的生命線。據悉,2020年元月以來,杭州醫保系統運行正常,結算平穩。

醫保結算系統實時「心電圖」,把脈系統運行健康狀況

既要嚴格防控疫情,又要科學有序復工復產,杭州市將健康碼應用到市民出行、市民健康、復工復產、城市運行等領域。

「我們通過企業調研,僅憑查看健康碼和現場測溫進企業上班,一旦發生疫情,不利於復工復產,而進行手工登記,又使得物品交叉觸碰,有感染風險。我們推出了企業健康碼。」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負責人說。

企業健康碼詳細記錄了人員進出場所的時間、地點,用碼守好村社、單位、企業的每扇「小門」,做到精密智控,精準服務。

2月20日,杭州拱墅區金通汽配城工作人員在卡點查看返杭商家的升級版健康碼—企業健康碼

能入城、能進家,疫情期間,杭州顯得很平靜。」杭州拱墅區祥符街道的社區工作人員深有感觸。一個月來,杭州市內交通正常,實施封閉式管理的社區、小區人們生活沒受大的影響,最近企業復工復產都在科學有序推進。杭州有如此良好局面,得益於大數據的充分運用,顯示了科技防疫的強大威力。

相關焦點

  • 2019-2020中國市場黑科技TOP100(51-100)
    66、浪潮健康:疫情監測指揮系統浪潮助力雲南省搭建省級「疫情監測指揮系統」,涵蓋確診人數、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數的實時數據;確診病例的年齡構成、性別比以及每個病例的時間軸和軌跡圖;全市每日排查人員情況;留觀安置酒店人員情況;發熱門診人員就診情況,可實時動態獲取全市疫情監測數據,實現對全市疫情發生情況、變化態勢的可視化實時監控,全方位匯集梳理疫情發展趨勢、各地市疫情感染狀況
  • 被人口普查漏掉的人,AI在衛星地圖上能看見
    甚至對於已經完成的普查結果來說,數據的準確性也需要打上一個問號。2006年奈及利亞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拉各斯州擁有900萬人口,而同一時期,拉各斯州當地政府進行的調查則顯示拉各斯州人口為1750萬,相差達近兩倍之多。在數據老舊過時、可靠性差的情況下,分區密度地圖方法也難以得到準確的人口分布結果,更不用說利用它進行有效地疫苗規劃了。
  • 湖北復工指數飆升10%,大數據顯示全國復工態勢持續向好
    通過觀察百度地圖中人口遷徙、復工指數等各項大數據可以看出,湖北省各地交通正逐漸解封,恢復正常秩序。「解封」首日湖北進入全國熱門遷出省前十,各市州城內出行活力逐漸恢復據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3月25日「解封」首日,湖北省進入全國熱門遷出省前十,遷出人口數量佔全國遷出人口總量的4.31%。
  • 社區裡的「測繪行家」:一張網格數據地圖 助力疫情防控排查
    【社區裡的「測繪行家」:一張網格數據地圖 助力疫情防控排查】在秀山縣中和街道朝陽社區,有一位「測繪行家」,他巧妙地將衛星雲圖轉換成1:1000的地形圖,再依據派出所提供的社區門牌號信息,逐戶走訪核實,製作了一張網格數據地圖,
  • 夜光復工地圖來了!巧借衛星、物聯網、大數據等黑科技,金融機構...
    近期,金融機構積極創新,借力科技追蹤復工進展。分析人士認為,利用金融科技監測復工率雖存在一定偏差,但為當前數據真空階段的宏觀經濟分析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科技的革新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的整體價值鏈,金融機構應多方面加大投入,科技賦能轉型。
  • 助力體驗數位化落地 策雲科技受邀成為UXPA理事會員單位
    原標題:助力體驗數位化落地 策雲科技受邀成為UXPA理事會員單位 2020年11月,北京策雲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加入UXPA中國用戶體驗專業協會,並成為理事會員單位,為推動用戶體驗在中國的發展、體驗數位化的落地貢獻力量。
  • 山東嚴控服務對象聚集行業復工 拉網排查重點人群聚集地
    原標題:山東嚴控服務對象聚集的行業復工 對重點人群聚集場所開展拉網式排查  山東出臺意見:統籌抓好服務業疫情防控和有序開業復工  山東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出臺《關於統籌抓好服務業疫情防控和有序開業復工的指導意見》。
  • 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全國實時路況平臺化身抗疫...
    針對百度地圖的相關戰「疫」舉措,報告從時空大數據、POI數據及出行服務三個方面,解析其如何基於數據智能技術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報告指出:「從疫情爆發開始,百度地圖從公眾需求的角度出發,快速實時更新疫情防控信息,並不斷推出新功能新服務以滿足特殊時期的需求。」wyr中文科技資訊
  • 百度地圖聯合上海、深圳上線城市熱力圖 人員密度一圖解析
    2月10日,許多上班族迎來了春節後第一個「開工日」,因返崗工作而增加的外出人口為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市民如何在這一時期避開人員密集區域、做好自我防護是不容忽視的頭等大事。近日,百度地圖慧眼聯合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分別上線了上海、深圳城市熱力圖產品。
  • 全民抗疫,中國科技企業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在企業開始復工的時間節點上,人員流動無疑會加大疫情防控風險,而「一人一碼」的健康評估證明數位化,有效實現流動人員的健康管理,員工去過哪些地方、有無感染風險等情況得以實現數位化追溯,使得企業復工期間的疫情風險更加可控。
  • 提取病毒核酸、無人機測體溫 深圳工程師用科技推動復工
    這座有著濃厚科技工程師文化的城市,正在用自己靈活的政策和智慧,加固著全國的戰疫防線。火眼實驗室正在使用自動化病毒核酸提取設備對抗疫情李景的儀器研發團隊在2月2日就陸續復工,為了把一線醫務人員們與病毒的戰鬥的「武器」打造得更加稱手,很多成員過年都沒有休假。
  • 復工來臨,百度地圖地鐵、公交客流量查詢助力用戶安全通勤
    隨著新的一周到來,北京市眾多企業或實行輪崗輪休、或縮短工時,有序復工正在逐步進行中,近期早晚高峰的車流量、人流量也隨著復工開始回升。為營造更加安全的通勤環境,百度地圖合作北京市交通委,繼2月上線地鐵客流量查詢服務後,又於近日推出了公交客流量查詢服務。
  • 地圖界的黑科技:區塊鏈地圖、VR地圖與3D地圖
    現在,我們好像正站這個時代的國際日期變更線上,一腳今天,一腳明天,科技每天都在更新換代,未來既近在眼前,又撲朔迷離。在這傳統與未來交糅混雜的時代,看似傳統的地圖也在加入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其實在未來,地圖將變成像油鹽醬醋一樣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必需品,須臾不可離。
  • 一個小小二維碼 免除進出再登記雲陽以科技助力優化疫情綜合防控...
    「過去,我們出小區登記時都是用筆填寫,很容易二次感染,現在有了這張電子通行證,方便多了,還避免了感染的風險。」杏家灣社區居民劉鋒霞說。原來,劉鋒霞所說的這張電子通行證就是一個「二維碼」,記錄有他的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在他進出入小區時只要出示二維碼讓工作人員掃描後測體溫即可,既安全又方便。
  • 用大數據創建大平安 科大訊飛「智慧大腦」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用數據織牢安全網 「黑科技」讓居民群眾安心舒心在小區出入口,通過門禁道閘系統實現業主、車輛自動識別認證;在各單元樓出入口,識別門禁保障住戶安全;在公共區域,防高空拋物探頭讓居民更放心······在位於合肥市高新區的復興家園小區內,「黑科技」隨處可見。2014年建成的復興家園小區是回遷安置小區。
  • 四色「復工地圖」引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四色「復工地圖」引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0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2月20日消息:蒼南城市建設中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兼顧園區在建項目的復工復產,繪製出四色「復工地圖」,以此為依據進行分類指導、精準服務,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 百度地圖大數據平臺累計提供服務超22.4億次
    快速有序的復產復工離不開客觀、科學的數據支持,百度地圖宣布,截至3月15日,其遷徙大數據平臺和全國實時路況平臺自上線以來已累計提供超22.4億次服務,從遷徙規模、出行強度、遷出遷入來源地、實時路況、復工情況等多個維度持續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數據參考。據悉,此次百度地圖旨在從城內出行強度與遷徙規模指數兩個維度展現城市活力恢復程度與短期人口吸引力。
  • 中企「黑科技」助力拉美抗疫
    本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吳 傑從搭建「空中雲軌」到支持人工智慧輔助新冠肺炎診斷,從連接「雲會議」網絡平臺到鋪就「特高壓電力高速公路」,來自中國企業的「黑科技」正在多個拉美國家開花結果,為當地帶來令生活便利的先進技術,也彰顯出中國科技企業在拉美日益顯著的存在
  • 從人口遷移數據來看,哪個省復工最快?
    包車、包列、包專機更是常規操作——杭州掏錢包下高鐵專列,從貴州、四川、安徽等地拉回返工人員;嘉興嘉善縣為了助企業復工招工,包下專機;南京對包車組織返崗的企業,補貼50%包車費用……在一系列努力過後,大家的復工情況到底如何了?受疫情影響,湖北、河南,對各地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亟待開工的製造業大省們,從何處填補勞動力缺口?
  • 俯視熱成像巡邏 鹿城七都疫情防控用上「黑科技」
    自2月12日起,鹿城區七都街道與溫州設計集團勘測院合作推出「科技抗疫」手段,開闢無人機空中抗「疫」新戰線。運用無人機在七都轄區內100米高空對各村(社)區域開展摸排工作。此次所用於巡航的無人機裝備了可見光攝像頭、廣播以及熱紅外攝像頭,能夠在半徑1-2公裡的範圍內,通過熱成像原理,輕鬆鎖定人流,相比人工巡檢防疫,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