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度(Concentricity)與對稱度已在2018版GD&T中取消,相關應用由位置度代替;但為了更好的理解GD&T的做法,另外也為了正確理解工作中遇到的舊版標註,為此拿出來和大家一塊交流回顧一下。
符號
同軸度/同心度
關聯基準:必須
調用M圈/L圈:否
標註樣式:
同軸度
描述
同心度,有時也稱為同軸度,是管控被測工件的導出中心點(非完美)相對基準軸的變動量。同心度是相對複雜的,依賴於測量導出中心點,而不是有形的表面或要素。
這裡要說一下,導出中心點的擬合算法默認為最小區域法,詳細可參見ASME Y14.5.1M
其他內容可對比閱讀對稱度。
公差帶
3D圓柱面內區域,其軸線為基準軸線;被測要素的所有導出中心點必須置於其中;
公差帶
檢測
同心度被認為是最難測量的GD&T符號之一,因為它難以構建要素的中心點;通常採用三坐標機來測量:
step1:構建基準軸;
step2:測量系列的橫截面,並獲得精確的輪廓圖;
step3:確定橫斷面的中心點;
step4:繪製這些中心點,評估是否落在圓柱形公差帶內。
三坐標測量
關係
同心度被認為是對稱度的圓形版本。對稱度測量的是導出中心面與基準平面或軸線的關係,而同心度測量的是導出的中心點與基準軸線的關係;兩者測量起來都很困難。
徑向圓跳動度是同心度與圓度的組合。如果一個工件是完美的圓形,那麼其跳動度將等於同心度。
徑向圓跳動度=同心度+圓度
當應用於圓形要素時,有時會認為同軸度是位置度的3D版本,從評價對象來講,確實是這樣的,位置度評價對象為2D的UAME軸線,而同心度為3D的中心曲線。
應用場景
由於其複雜的特性,同心度通常應用於那些需要高精度才能正常工作的零件,比如傳動齒輪,需要始終保持同軸以避免振動和磨損,可能需要同心度以確保所有軸線正確排列。
等質量或慣性問題是調用同心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需要管控中心點相對於基準的應用都需要同軸心。但是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跳動或位置度完全可以取代同心度,並且更容易測量。
案例
變速器中間軸由兩個不同直徑的部分組成,它們是同軸的。基準A為驅動軸,由軸承固定在軸承座上,被測要素B希望與基準A同心,以避免高速時的擺動。
中間軸
公差帶及檢測方法示意圖
注意事項
避免同心度!
除非絕對有必要控制零件中心點周圍的質量分布,你應該尋找其他更適用的GD&T符號。
同心度的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是跳動,因為它將表面要素與基準軸相關聯,而同軸度則將導出的軸線與所述基準軸相關聯。你可以實際觸摸和測量零件的表面以獲得跳動公差,控制跳動也會控制同心度,儘管程度上比獨立調用同心度要小。
(跳動公差>同心度,因為跳動=同心度+圓度)
同軸度VS位置度:
同心度
同軸度(RFS位置度)
同軸度(MMC位置度)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