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獨角獸》:科幻色彩下現實主義的魅力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小新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高凱)「生活本身勢不可擋,往前走,我們的未來是一個大的未知數,對這個未知,《獨角獸》表達了一些從人性角度出發的思考。」曾以歷史懸疑題材長篇小說《無盡藏》驚豔文壇的龐貝這樣形容自己的新作《獨角獸》。

從歷史回歸現實,而現實就是未來。事實上,這部頗具科幻色彩的小說自推出便受到頗多關注,評論界以「科幻現實主義」新範本為其定義。

「現實題材創作,但是又有非常鮮明的科幻文學的元素」,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認為,基於此種特殊「基因」《獨角獸》成為一部在當前的文學格局、特別是小說格局當中頗具特殊性和標識性的作品。

「這兩年科幻文學在中國的崛起超乎我們的想像,超乎我們的預料,科幻文學的國際傳播力都遠遠超過我們的傳統文學。中國的科幻文學與歐美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應是有所不同,因為在中國,現實主義本身就是強大的種子,我們所有的文學都必須跟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關,它才能夠有生命力和真正的發展空間,《獨角獸》創作中有非常自覺的這種意識,在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討的空間。」閻晶明說。

之所以被冠以「科幻現實主義」,是因為《獨角獸》雖然是對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技術的一種未來預想,但並非完全的科幻小說,某些科幻小說的遐想也許永遠不會實現,而《獨角獸》的這種預言或許三五年後即成現實。除此之外,《獨角獸》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多位原型人物的傳奇經歷,作者在其中對於「現實」的描摹十分真實且貼近生活,而這又令得其中探討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倫理和未來圖景顯得異常迫近。

對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指出,「中國的科幻文學方興未艾,龐貝此次把當下活生生的現實跟科幻結合起來很具吸引力,這方面劉慈欣的《三體》也有關於現實的元素,但它是語言式的,或者是影射式的,龐貝的《獨角獸》則是直接瞄準現實。」

龐貝在《獨角獸》中展現的是一場比現實更奇幻、比科幻更現實的機器人「自主行動」,一場人機互動的有關人性的「超臨界實驗」,對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了引人入勝的獨特呈現。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認為這是一種從精神性而非物質性、從屬人的角度而非從屬機器的角度討論人工智慧的思想實驗。他認為,《獨角獸》延續《無盡藏》的「知識懸疑小說」風格,而在技術、哲思和詩意等方面又有諸多新探索。《無盡藏》的『知識』是歷史,而《獨角獸》的『知識』是科技。《獨角獸》也是一部懸疑色彩很濃的作品,因此也可視為龐貝的『知識懸疑小說』新作。

龐貝在《獨角獸》中對於未來科技的預想紮實而詳盡,但是《獨角獸》的著力點顯然不在於單純的「預想」。

評論家胡平認為,目前各式文學作品中對於最新科技成果的預想與呈現頗多,其中相關網絡小說更是數量龐大,《獨角獸》的不同在於用嚴肅文學的創作方式來處理科幻題材,其現實性,對於人性思考的深度,在科幻色彩下更顯深邃魅力,以純文學手段接觸全新的題材,這種兼容,打開了一條創作路徑。

相對於展現未來,《獨角獸》中的科幻元素顯然更多是為對於人性的永恆思考而服務,在科技的衝擊下,人類社會在前進中會如何調整方向,人性在未知的變數中是否會放大自身原有的矛盾與糾結,我們應該堅持些什麼放棄些什麼??作者將一系列問題與思考存放在故事中,令人掩卷亦難釋懷。

「其中涉及到的問題,它的話題、處理方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言說的空間,也提供了很多信息和啟示。這個作品在反映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生活改善的同時,也不迴避社會矛盾和問題,這就是現實主義的精神。」作家、評論家梁鴻鷹指出。

此外,《獨角獸》的人文色彩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從《聖經》到莎士比亞,從名畫到名曲,其中多有作者對經典的發現和解讀,而這些細節的背後不難看到龐貝對於人類文明的珍視與眷戀。

或許正因如此,在作者對人工智慧演變的想像和預測中,未來世界依然有莎士比亞人文主義的遙遠回聲:「愛所有人,信任少數人,不負任何人。」(完)

相關焦點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曾經科學技術離我們還有點遠,但現在就到了我們身邊,發生在今天中國的科幻熱預示著科幻小說已經成為今天的「現實主義」文學。  中華讀書報:也就是說,在您的科幻寫作中,科技並不是決定因素。確實,你的很多作品中科技含量不大,卻有強烈的懸疑甚至靈異色彩。  韓松:我的寫作就是把這些元素混雜在一塊吧。但是,科幻寫作如果缺少了科技含量,好像又不成立了。像我寫的《再生磚》就是有靈異色彩的,你要非得給它個科學的解釋,它似乎也有科學解釋,哪怕靈異是科學解釋不了的。
  • 龐貝古城現身重慶,FILA攜手吳謹言為山城帶來全新意式優雅風潮
    重慶2020年11月28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26日,義大利百年時尚運動品牌 FILA 在重慶萬象城店開啟感恩之夜,以品牌獨有的運動時尚視角出發,優雅演繹羅馬龐貝經典元素,展現其經久不衰的動人魅力。
  • 《龐貝末日》曝殺戮片段 真實還原古羅馬場景
    《龐貝末日》劇照。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以別墅的製作為例,為了再現龐貝城主塞維魯的豪宅,美術監督奧斯特伯裡參照了兩座現存的龐貝別墅建築結構和細節,建造而成,其中已經有了獨立的飲用水供應系統和二層的管線布局。
  • 「龐貝末日」世紀壇開展 放映電影《龐貝末日》片段(組圖)
    展廳劃成三大主題 放映電影《龐貝末日》片段設置觀眾閱覽區信報訊(記者孫玉潔)昨天下午,《龐貝末日——源自火山噴發的故事》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隆重開幕。除了精彩絕倫的展品、令人動容的罹難者遺骸模型,別具特色的展陳設計也是近幾年展覽中所不多見的。
  • 《龐貝末日》曝競技場殺戮片段 角鬥士為自由而戰
    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動作,讓觀眾提前感受了電影中刺激的角鬥  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  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
  • 《龐貝末日》曝新片段 基特·哈靈頓角鬥場殺戮
    《龐貝末日》曝新片段 基特·哈靈頓角鬥場殺戮 《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影片真實還原古羅馬競技場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    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
  • 遊記: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的常規玩法通常是1日遊,參觀時間在5-7小時,因為這是埋在火山灰下的【一整個羅馬古城】,一整個!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布拉格或者布達佩斯的參觀強度。自駕推薦從龐貝古城「海門」入,可以避開從露天劇場正門進入的團隊遊客,而且海門景區邊有停車場,3歐/小時。
  • 龐貝與《龐貝城的毀滅》
    而餘秋雨先生在《行者無疆》中,將他歐洲考察第一站選擇到南歐,而且第一站就是去被毀滅的古城龐貝。我想,他一定看過《龐貝城的毀滅》這幅名畫吧。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我再次讀到龐貝這個名字,再一次感受到那場災難。更感受到他的心累,而我也跟著他心累,「不是累在廢墟,也不是累在死亡。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發生在公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今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了。
  • 半個世紀前,在西藏遇見「龐貝末日」
    加州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而復活節的寂靜,又為疫情下的城市,增添了一層迷幻般的末日濾鏡。 似夢非醒中,記憶穿越到了半個世紀前。 在江山一片紅的氣氛下,與「龐貝末日」的相遇,顯得尤為奇特。
  • 《流浪地球》熱映帶動科幻文學升溫
    不難看出,《流浪地球》能夠如此吸引觀眾和讀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這部電影及其原著小說,成功將極具東方色彩的家國情懷融入劇情,諸多本土元素不是生硬鑲嵌,而是如鹽化水般自然融合,這也是當下一批國內科幻小說的可貴之處。
  • 《龐貝末日》今日上映 史詩災難巨製點燃暑期檔
    《龐貝末日》於8月15日起登陸中國大銀幕    由《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基特·哈靈頓、艾米莉·布朗寧主演的3D史詩災難大片《龐貝末日》於8月15作為基特在大銀幕上的突破之作,基特此次在影片中作為當仁不讓的男一號有著搏命演出,首度出演了一位帶有悲劇色彩的奴隸角鬥士,大量的精彩打鬥場面需要他親自上陣,基特不只艱苦訓練出傲人的六塊腹肌,在古羅馬競技場上的打鬥也是精彩紛呈,絲毫不輸於當年拉塞爾·克勞在《角鬥士》當中的表現,末日英雄看點十足。
  • 戛然停止的瞬間,災難留下龐貝生機勃勃的煙火日常
    龐貝曾經的侈靡繁華和頃刻顛覆的悲劇色彩,形成了鮮明對比,不斷探索還原神秘面紗背後的歷史真相,從龐貝去看古羅馬帝國,也催生了很多以此為背景的優秀影視劇作品,比如《龐貝末日》《角鬥士》等等。所以我們對羅馬,對龐貝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遺址圖片反映的慘烈悲涼,以及藝術化作品裡的盪氣迴腸,無可奈何。
  • 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是如何消失的?
    根據依稀的記載,這座古城大約位於維蘇威火山附近,這就更增添了古城的神秘色彩,難道古城是被火山噴掉了? 維蘇威火山10公裡左右的龐貝古城,靠山背海,人口超過2.5萬人,是羅馬帝國亞平寧半島本土的大城,斯巴達克斯自然無力去攻打龐貝古城。
  • 《龐貝末日》今上映 講述古城被火山吞沒過程(圖)
    這部融合了災難大場面、史詩愛情、動作等多種元素於一身的3D大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該片視覺特效蔚為奇觀,情節爆點十足。  看點一:3D震撼火山特效 體驗末日驚魂  作為一部以3D視覺特效為主打的災難大片,《龐貝末日》在如何呈現影片災難大場面方面可謂不遺餘力。
  • 《龐貝末日》首曝海報 火山爆發下的絕美之戀
    《龐貝末日》首曝海報 火山爆發下的絕美之戀 時間:2013.1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啟蒙視野下的中國科幻小說發展流變
    內容和對象的規限,對科普功能的強調,再加上文壇不斷變換的晴雨色彩,在這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十七年」科幻小說普遍存在話語單薄空泛、形式單一、說教色彩濃厚等弊病。饒是如此,這一時期的科幻小說依然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就是建立在極為嚴謹的科學知識上充滿理想主義精神的浪漫想像,這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能夠獲取豐富的知識,還會被明朗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染,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 《龐貝末日》3D特效獲贊 恢弘場景重現視聽震撼
    這部史詩級的災難片,第一次以3D的方式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吞沒的歷史大事件。片中,製作團隊精心打造的火山噴發、海嘯等特技畫面十分壯麗,奪人眼目的視覺效果令人點讚不止。而好萊塢一線班底誠意講述的動人故事,也獲得了影迷的認可,《龐貝末日》被譽為「年度最悽美災難愛情大片」。
  • 龐貝末日,被火山塵封的城市盛景
    當一座城市的廢墟在歷史的掩埋下,顯得滄桑而荒涼之時,你撥開他蒙塵的磚瓦,你一定能找到它曾經的故事。龐貝古城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樣子,是被火山灰包裹的人體遺骸,是斷垣殘壁的宮殿,是早已經褪去顏色的壁畫。歷史的車輪碾壓了曾經的一切,在這些殘破的廢墟之間,人民低頭尋找,那個被火山塵封的羅馬盛世,漸漸的露出端倪。
  • 《龐貝三日》講述維蘇威火山爆發前龐貝古城中的故事
    龐貝古城始建於公元前600年,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因其位於交通要衝且有優良的海港而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興旺的商業城。公元79年的火山爆發,一夜之間將龐貝掩埋在火山灰之下。1500年之後,人們偶然發現了龐貝的遺蹟,經過多年發掘,龐貝古城重見天日,向世人展示著火山噴發保留下來的場景。 蜚聲世界的龐貝古城作為旅遊勝地,畢竟只能見到一些殘垣斷壁。
  • 【電影資訊】《龐貝末日》明日公映 史詩災難巨製點燃暑期檔
    影片從頭到尾籠罩在一片末日來臨前的緊張和末世感當中,不時顯露的火山噴發前的徵兆,空中的異象、瞬間裂開的地表等等,都在暗示著接下來會有一場驚世駭俗的大災難降臨人間。基特·哈林頓最為觀眾熟悉的角色是在美劇《權力的遊戲》中扮演陰鬱的喬恩·斯諾,隨著《權利的遊戲》第四季的落幕,美劇迷們再度陷入了一場漫長的等待中,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在大銀幕上欣賞一下基特如何在龐貝城覆滅之際抗震救災的英勇表現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