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聯璧合!「突破聆聽」與「中國天眼」攜手探索地外文明

2020-11-23 騰訊網

請等待訊息,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應用啦!

天文學家將能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探尋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

我們在4月的時候,報導了中國科學院、突破監聽計劃與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之間的合作,即有關使用最新的「五百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搜尋地外文明的信號。現在,我們找到了另外一個這個項目的科研人員,他會為他們的觀測項目補充更多細節,並且告訴我們他們未來希望做的觀測。

FAST在2016年迎來了曙光並在2020年的1月份受到全權委託,但是中國當地的科研人員獨佔這個項目至今。這種情況接下來會發生改變。包括對地外文明搜索感興趣的許多組織準備提交受推薦的觀察計劃,這個計劃將利用到FAST比現有的射電望遠鏡高出2.5倍的超乎尋常的靈敏度。

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上發表論文的作者,對於這個觀測計劃認為有三點內容。首先,他們會觀測仙女星系,之後再看由TESS展示在他們潛在的可居住地方的行星,最後,觀察經過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的努力直到最近才發現的調製信號。

天文臺的描述使用在了突破監聽計劃信任:突破聆聽首個目標——仙女星系。這對於一個地外文明搜索監視團似乎是一個奇怪的選擇。然而,沙爾蓋賈爾—既是突破監聽計劃一員也是一名論文通訊作者—指出,至今天文學家們完全忽視了來自銀河的任何潛在信號。這可能是因為許多信號太微弱而不能由現代儀器檢測到。然而,天文學家有了FAST增加的靈敏度,已經可以接收到功率為1019瓦的信號。這已經超過了整個地球的年消耗量,是很多的能量。然而,對於那些可以看成卡達舍夫II型的大規模文明,還是遠遠不足夠的。因此,我們會有一個機會接受到這樣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大概來自於和仙女座一樣遠的地方。

所有離我們最近的星系本身都是由1萬億顆恆星組成,需要對他們進行大量的探索。值得高興的是,FAST有觀察密集區域的獨特功能。它有19束單獨的光束,可以指向天空中的不同方位。項目團隊計劃通過拍攝21張六角形圖像來調查仙女座星系中的1萬億顆恆星,每一張圖像都需要19個光束指向4個不同的點,這就組成了FAST數據收集系統。

每指向一個點需要10分鐘的時間,因此整個仙女座星系的調查僅需花費大約14個小時的觀察時間。這將為調查團隊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團隊希望完成的另一個任務-在TESS項目觀測中發現的適宜居住的行星的調查。儘管克卜勒行星狩獵望遠鏡實際發現的系外行星比TESS要多,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離得更遠,信號相比較而言會更微弱。而TESS所檢測到的外行星的平均距離在100-200光年之間,比克卜勒發現的距離更近。因此,即使不是故意從地球上直接發送信號文明,我們也能捕捉到他們相互之間發送的信息,就像控制另一顆行星上的機器人漫遊器或發射它們等效的射頻電視頻道一樣。

穿越系外行星調查及其4臺望遠鏡的藝術性

在研究仙女座星系中使用19個光束比使用快速L波段陣列(FLAN)更有用,因此研究團隊計劃使用一系列單束接收器來研究TESS候選行星。這些單束接收器的帶寬比FLAN上可用的1050-1450帶寬大得多。它們的範圍從A1(70-140 MHz)到A1(2000-3000 MHz)不等。天文學家可以用這些接收器的頻譜寬度去查看使用其他望遠鏡無法檢測的信號。因為外星人可能會使用非常規的信號帶寬,所以可以捕獲更大頻率的望遠鏡,對SETI天文學家來說更有價值。

天文學家們不僅對發現單個帶寬上的重複信號感興趣,也致力於探尋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究中難以企及的調製信號,特別是承載數據的調製信號。研究人員藉助於高靈敏度的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又稱「中國天眼」)以及一些新的人工智慧輔助的機器學習算法,終將可以識別出來源不明的調製信號。

FAST及其功能說明

「突破聆聽」團隊參加了美國陸軍人工智慧信號分類挑戰,並在挑戰中開發了一種名為機器學習分類器的算法。這一算法對新型調製信號的識別率高達95%,有助於該團隊在搜尋地外文明研究中分辨出新型調製模式。外星文明可能使用完全未知的信號帶寬和調製技術,但「突破聆聽」團隊的算法至少可以知曉有信號的存在。對信號的翻譯工作還是暫時留給超時空接觸這些科幻小說吧。

不同調製類型的範例–頻率調製(FM)和幅度調製(AM)。 兩種調製類型都廣泛應用於家用音響。

來源:NASA/'JPL (美國國家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在未來,聰明的科學家們可能會發明出來調製信號翻譯程序。 但這項工作的前提是收集大量的數據, 而FAST仍是現階段可用於此類SETI搜索的最優質的數據來源。「突破聆聽」團隊希望在未來幾年獲得足夠的資金以支持他們論文中闡述的搜索計劃。 他們已經與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位FAST項目科研者開始進行一些小型觀察任務的合作。這個團隊的一個SETI項目最近被批准14個小時FAST望遠鏡的使用時間。他們對仙女座和苔絲系外行星等大型觀測大約會在一年以後進行。

Gajjar博士表達了團隊對與FAST合作的熱誠,並表示「期待進行從未有人涉及過的、最深入的無線電研究。」與此同時,他們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工作。「突破聆聽」團隊已與MeerKAT展開接觸。這一位於南非的望遠鏡近來收到了一組更新的計算集群,可支持該團隊進行之前難以執行的的高頻計算。MeerKAT系統是「平方公裡陣列」的先導項目,後者預計在2027年左右上線,並將對整個射電天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那之前,FAST可以讓SETI和所有其他射電天文學研究人員收集更多數據並得出更好研究結果,是一項極有價值的工具。

作者:ANDY TOMASWICK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2020-04-29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有沒有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這些議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建於貴州平塘、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開啟其五大科學目標之一的地外文明搜索(SETI)。  天文專家稱,越來越多的地外行星的發現,加上儀器和觀測能力的革命性進步,引領了尋找地外文明的復興,這其中,FAST勢必會成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軍。
  • "中國天眼"搜尋外星人?升級後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2018年,「中國天眼」安裝並調試了專門用於地外文明搜索的後端設備。這個功能有點像篩子的後端設備,主要就是從「中國天眼」浩如煙海的電磁信號中,篩選出有用的窄帶候選信號,而把天體和人工信號排除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外文明研究團隊基於幾十年的地外文明搜索經驗,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中國天眼」量身開發了這套專門設備。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探索,如果發現低級的地外文明,我們該咋辦?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將開啟地外文明探索。眾所周知,地外文明探索是人類在近世紀的一項重要科學試驗計劃,而本身,地外文明探索,也是中國「天眼」的五大科學目標之一。自2016年9月25日落地啟用,到2019年8月28日,中國天眼陸續發現132顆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已經有93顆被確認為是脈衝星,這種探索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大射電望遠鏡中十分罕見,這讓我國一下子成為脈衝星探索領域中的佼佼者。但,如此厲害的天文設備又怎麼可能只探索脈衝星這一種天體?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探索,如果真發現低級的地外文明,我們該咋辦?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將開啟地外文明探索。眾所周知,地外文明探索是人類在近世紀的一項重要科學試驗計劃,而本身,地外文明探索,也是中國「天眼」的五大科學目標之一。 但,如此厲害的天文設備又怎麼可能只探索脈衝星這一種天體?在很久之前,就有專家提出,應該讓中國天眼去探索地外文明,但因為那個時候,中國天眼的主要探索目標是脈衝星,因此,而暫時擱置。目前,中國天眼在發現脈衝星的領域中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地位文明探索便正式啟動。
  • 宣布搜尋地外文明後,中國天眼發現「不尋常」信號,真有地外文明?
    宣布搜尋地外文明後,中國天眼發現「不尋常」信號,真有地外文明?
  • "中國天眼"將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中國天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射電望眼鏡,外空信息的探索可謂是領先世界水平。在大數據化時代通過中國天眼探索地外文明,挖掘信息資源,是我國太空探測領域的巨大進步。「天眼」利用空間飛行器的測控與通訊,脈衝星計時陣和自主導航,非相干散射雷達接收系統和高解析度微波巡視。在地外文明搜索、國防建設、外空領域信息等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你相信在古代壁畫中出現的太空人形象,就是地外文明影響地球文明的證據嗎?你相信在無限大的宇宙中,我們的銀河系不應該是獨有的現象嗎?宇宙這麼大,一定存在地外文明。「中國天眼」有潛力探測到數千顆地外行星上的類地文明或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文明。
  • 中國「天眼」開始搜尋地外文明!拓展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認識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網4月28日稱,被譽為「中國天眼」 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天正式開始搜索地外文明。 「中國天眼」FAST發現的脈衝星藝術效果圖。
  • 地外文明藏在哪裡?中國天眼開啟探索之路,銀河系中心會有發現?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探索地外文明上,我們不能因為在太陽系只發現人類文明,就認為,太陽系外也沒有其它文明存在,這是一種錯誤的主觀看法,作為智慧生物,我們人類要明白,宇宙之大,既然能夠孕育出太陽、地球,能夠誕生出人類文明,自然也能夠孕育出其餘生命星球和文明。我們目前,沒有探索到地外文明,並不代表地外文明並不存在。它們或許藏在一個比較隱蔽的角落中,人類沒有察覺而已。
  • 天眼首席科學家:將辨析數百光年內文明信號,加快探索地外文明
    據北青網報導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在脈衝星觀測之外,中國天眼還將依賴它的超高靈敏度探索中性氫等星際介質、銀河系磁場、引力波等,而且未來還將重點關注地外文明的探測。,同時中國天眼還可以對來自銀河系中不同天體的電磁場進行採樣和研究分析,而地外文明發出的電磁波,當然也逃不過天眼的「火眼金睛」。
  • 天眼首席科學家:將辨析數百光年內文明信號,加快探索地外文明
    據北青網報導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在脈衝星觀測之外,中國天眼還將依賴它的超高靈敏度探索中性氫等星際介質、銀河系磁場、引力波等,而且未來還將重點關注地外文明的探測。,同時中國天眼還可以對來自銀河系中不同天體的電磁場進行採樣和研究分析,而地外文明發出的電磁波,當然也逃不過天眼的「火眼金睛」。
  • 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計劃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網友:「三體...
    你相信在古代壁畫中出現的太空人形象,就是地外文明影響地球文明的證據嗎? 你相信在無限大的宇宙中,我們的銀河系不應該是獨有的現象嗎? 宇宙這麼大,一定存在地外文明。而未來「中國天眼」將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望遠鏡。
  • 中國天眼加快探索脈衝星與地外文明
    為此,記者重點關注了我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近年來取得的建設和科研成果,24日首先走訪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這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如何? FAST四年持續高性能運轉 在「中國天眼」所在地,記者走進FAST射電望遠鏡的總控室。
  • 外星文明存在嗎?天眼正式開啟探索地外文明,高等文明將暴露坐標
    據《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國內媒體4月28日的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將正式開啟搜索地外文明的任務。中國天眼被用來探測地外文明,這個消息或讓很多朋友都感到驚奇和意外,地外文明無疑是很神奇的事物,中國天眼只是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它能被用來觀測外星文明嗎?
  • 中國天眼的建造原因,竟不是為了探索地外文明,真正理由讓人感到自豪
    說起我國的一大創新科技,「中國天眼」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存在,作為世界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誕生讓我國在地外探索領域的地位不斷上升。 而且,中國天眼還有另一個讓人稱讚的能力,那就是「聽覺」,是的,據資料顯示,在銀河系內,如果真的存在外星文明的話
  • 中國天眼9月預計可啟動地外文明搜索!搜尋外星人,靠譜嗎?
    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劃常設委員會(IAA SETI)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科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張同傑教授首次透露,在設備升級後,「中國天眼」預計9月可正式啟動針對地外文明的搜索。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原標題:「中國天眼」 FAST 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IT之家4月28日消息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搜尋和監測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 「中國天眼」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真的能找到嗎?
    《科技日報》4月28日報導,「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不少一直關注 FAST 望遠鏡研究進展的網友大概要問了:這是認真的嗎?真的能找到嗎?當時有天文學家指出,雖然暫時無法確認這種現象的成因,但並不能排除這種信號是由地外文明所發出的可能性。這種說法經媒體放大渲染後,激起了坊間許多關於「外星人」的討論。現在「中國天眼」也加入了搜尋地外文明信號這個令人充滿遐想的領域——為了回答「真的能找到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對人類開展「地外文明搜尋」的歷史做一系統的回顧。
  • 貴州建成「天眼」 可開展地外文明探索
    (原標題:貴州建成「天眼」 可開展地外文明探索)
  • 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
    2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SETI),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越來越多的地外行星的發現,加上儀器和觀測能力的革命性進步,引領了尋找地外文明的復興,未來FAST勢必會成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