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圖片上邊的《參政內幕》即可!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lishi12368 小編私人微信:mx28868 商務合作及投稿版權QQ:1198657703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為什麼亂世黃金會值錢?因為亂世的時候整個世界的規則都變了,這個時候唯一有信用的只有黃金。
一
這或是一個不祥之兆!
德國央行正在心急火燎地往國內運回黃金。
2月9日,德國中央銀行宣布,德國已經把583噸黃金從紐約和巴黎搬回國內,計劃到2017年年底,使自己半數的黃金儲備,放到德國法蘭克福。
原本,這一時間是定在2020年搬回的,德國央行發布的這一信息顯示,德國搬回黃金的速度,比原計劃大大加快了。
德國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但估計又很多人不知道,德國還是一個「多金」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黃金儲備。現在,德國擁有3378噸、價值1278億美元黃金儲備。
不過,這些黃金,大部分放在國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放在了法國央行和紐約聯儲金庫。在西德東德統一之前,德國有98%黃金存放在外國。
為啥放在國外?那是因為冷戰期間,德國怕蘇聯萬一打過來,把德國的黃金一下子扛回去。為了避免家當落入蘇聯之手,德國就把黃金分散儲藏在海外,作為雙保險。
好好的國外不放,為啥急吼吼地往國內搬運?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二
不要小瞧黃金,在亂世之中,當紙幣被打回原形成了一張紙,黃金就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壓倉石。有了黃金,就有了信心,進而也就有了信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凡是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往往都是「多金之國」,腰包的最深處,都藏著大量的金子。比如人口只有1100萬的葡萄牙帝國,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帝國,都曾擁有令人羨慕的黃金儲備。
更不用說,當今的超級大國美國,黃金儲備也是世界第一。大家叫美元為「美金」,就在於背後,美國有著龐大的黃金儲備。當黃金的影子投射到美元上,美元就多了一層金色,無形中變成了「美金」。
從德國的歷史來看,除非預感到即將發生大事而恐慌,德國是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家的。
這件大事是什麼?
內參君認為,這件大事,就是德國估計感覺到歐盟正在加快瓦解之中,歐洲銀行業危機將如颶風般爆發。
三
最近一段時期,歐盟真是沉痾纏身,病入膏肓。
自從英國脫歐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之後,歐盟就一直出在搖搖欲墜之中:法國「國民陣線」、荷蘭自由黨、義大利「五星運動」等政黨都在紛紛極速右轉,攪得歐洲天翻地覆。連大嘴川普也來橫添一刀,吆喝歐盟散架是替天行道。
特別是最近,德國的風向也開始變化了。今年9月,德國將要迎來大選。已經執政11年之久的默克爾已經於去年11月時宣布參選。然而就在前幾天,德國大選居然也上演逆轉,從天而降一匹黑馬,使德國大選居然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2月2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1月底剛剛宣布參選德國總理的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支持率達到了50%,與之相比,現任總理默克爾的支持率卻跌至34%。
這樣下去,德國領導人可能要換人了。而要知道,原本默克爾是歐洲一體化最堅定的支持者!
比政治領域更讓人擔心的,是歐洲的金融業。
銀行業危機已經是歐洲必須面對的非常嚴峻的事實,這比英國脫歐帶來的後果還嚴重。歐洲銀行業危機的根源在於,銀行業壞帳太高,高達近16%,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壞帳數據。
現在,無論是義大利的銀行業,還是德國的第一大銀行、第二大銀行都發生了危機,可以說,歐洲的銀行業危機是全面的,將席捲整個歐洲。
而如果歐洲的銀行業爆發危機,必然導致歐洲新一輪的被動信貸緊縮,而這將形成一個可怕的漩渦,會導致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歐洲進一步社會動蕩。
而這,或許正是德國瘋狂搬運黃金回歸的奧秘所在:黃金是最好的硬通貨之一。一旦歐盟土崩瓦解、歐元退位,在出現通縮風險或債務危機的時刻,作為一種最後的支付手段,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比黃金更有價值。
到那時,德國一旦重新恢復使用馬克,有龐大的黃金儲備作為靠山,有強大的製造業作為基礎,德國馬克仍然可以成為有資格與美元媲美的強勢貨幣。
或正因如此,一向富有先見之明的德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好一切準備。
四
德國火速運黃金回家,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歐洲大動蕩時代或加速到來,看是堅如磐石的歐盟,或將呼喇喇似大廈傾!
一個時代,或將終結!一個強悍而粗暴的變革時代,正橫亙在我們面前!
美國衰落,歐洲沉淪,恐怖襲擊,人間地獄……悽風冷雨中,全球除了中國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大國有安全感了。在這個黑天鵝不斷飛出的世界,穩健發展的中國,是一道難得的美麗的風景線!
哪有什麼風平浪靜?我們只是湊巧活在中國!(來源:財經內參)
延伸閱讀:黃金為什麼會顯得更加珍貴?
作者:水木然 微信號:smr8700
首先,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貨幣的本質是信用,它把我們的勞動成果以信用的形式儲存起來,然後供我們隨時取用。水往低處流,財往高處走,哪個高處呢?當然是信用的高處。哪裡充滿信用,哪裡就可以集聚財富。
那麼什麼東西才能儲存這種信用呢?必須是具有普世價值、而且稀有、不可以被隨便創造的,顯然只有黃金最適合。所以古代的貨幣都是黃金白銀。
那麼全球通用貨幣是怎麼來的?
由於黃金不利於流通,必須用一種東西可以代替它,於是出現了紙幣和紙幣發行方。而作為紙幣發行方,必須有足夠的信用做出貨幣保值的承諾。大家才相信你發行的貨幣是不會隨便貶值。怎麼才能確保信用呢?那就用黃金做抵押。其實還是一切圍繞黃金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需要重建秩序,更需要一體化,此時發行通用貨幣變得尤為迫切,當然這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比個人更有信用的是企業,比企業更有信用的是國家。所有此時有實力的國家都在爭奪發行全球的通用貨幣的權力。
顯然這個權力屬於是擁有黃金最多的國家。
當時英國財政部長凱恩斯(沒錯,就是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凱恩斯)試圖用發行的英鎊充當全球通用貨幣,企圖重構大英帝國的榮光。但尷尬的是:此時的英國國庫裡實在沒有黃金了,這讓凱恩斯大受打擊,回英國後不久即鬱鬱而終。而二戰的暴富戶美國卻控制了全球80%的黃金儲備,因此成了全球最有信用的國家,美元也成了全球通用貨幣。
現在大家可以明白一個事實了:為什麼1美元可以兌換6塊多人民幣?這其實是變相的呈現一個事實:美國發行的貨幣的信用是中國發行貨幣信用的6倍多,這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當時,所有貨幣都是以黃金作為抵押的。1944年全球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即規定:每35美元兌換一盎司的黃金,其它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這個價格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衝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這一黃金官價。
於是全球經濟體系就這樣形成了,當然這也是金本位的時代。此時美國不能隨便地濫印美元的,因為你每印35美元,你的金庫裡就要多儲備1盎司黃金,於是世界在平穩中運行。
但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美國有恃無恐,先後發動了韓戰、越南戰爭,陷於戰爭的泥潭,同時打仗必須用的物資——石油,被海灣產油國收歸國有後哄抬油價,美國人的美元和黃金越來越少,到了1971年8月,美國人手裡的黃金大概還有8800多噸。
真是禍不單行,此時法國總統戴高樂把法國央行儲備的22億—23億美元全部換成黃金拿了回來,這對美國是沉重一擊,而且對其他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都將美元外匯拿去兌換黃金,這下美國慌了!在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這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第一次公開背叛了自己的信用。
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美元必須找到新的信用做背書,還有什麼能像黃金那樣具備普世價值呢?只有石油!因為凡是需要生產活動的國家或企業都離不開石油,為了控制石油的主要產地——中東,美國不惜代價先後發起阿富汗戰爭、海外戰爭,伊拉克戰爭,挑起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分化中東,如今中東除了敘利亞和伊朗外,基本上都被美國控制或脅迫。最終給世界建立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並與1973年10月迫使歐佩克接受了美國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繼續通過控制世界稀有能源的方式綁定美元,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從此美元進入通用貨幣的第二個階段。
美元與順利黃金脫鉤後,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以前美國用「黃金」給自己信用做背書,現在美國開始用「美軍」給自己做背書,你不聽話我就打你,我的拳頭硬所以我有信用,世界就是從此開始混亂的。
從黃金到美軍,文明和野蠻就在一物之隔。
再來看一段歷史:
1848年,馬克思早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危機,預言世界必將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著作《共產黨宣言》在這一年出版,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在這一年誕生。
然而100多年過去了,世界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是為什麼?
因為就在這一年,聖弗朗西斯科發現金礦,1851年墨爾本也發現金礦。前者被中國人稱為「舊金山」,後者則是「新金山」。這兩個地方的金礦都很淺,甚至個人不打洞都能在河床裡面淘金,於是全世界窮人趨之若胡。
這其實就相當於給普通百姓撒錢,一下刺激了消費。這兩座金礦的發掘,其實相當於政府不用超發貨幣也讓讓百姓有了購買力,於是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被外界給提升了,經濟危機一下子就緩解了。
天降黃金,這看起來是個很荒謬的事,但實際上相當於給了被掠奪的一乾二淨的人們重新賦予了信用,讓他們能夠參與到社會運轉各個環節中來,幫助世界重構了一次信用體系。
然而,上天還會賜給人類一座金礦嗎?
推薦閱讀:點擊下面標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