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正在偷偷的往家裡運黃金,一場風暴即將席捲歐洲!

2021-01-21 路過蜻蜓黃瑞勇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圖片上邊的《參政內幕》即可!

廣受推崇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lishi12368 小編私人微信:mx28868  商務合作及投稿版權QQ:1198657703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為什麼亂世黃金會值錢?因為亂世的時候整個世界的規則都變了,這個時候唯一有信用的只有黃金。


這或是一個不祥之兆!

德國央行正在心急火燎地往國內運回黃金。

2月9日,德國中央銀行宣布,德國已經把583噸黃金從紐約和巴黎搬回國內,計劃到2017年年底,使自己半數的黃金儲備,放到德國法蘭克福。

原本,這一時間是定在2020年搬回的,德國央行發布的這一信息顯示,德國搬回黃金的速度,比原計劃大大加快了。

德國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但估計又很多人不知道,德國還是一個「多金」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黃金儲備。現在,德國擁有3378噸、價值1278億美元黃金儲備。

不過,這些黃金,大部分放在國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放在了法國央行和紐約聯儲金庫。在西德東德統一之前,德國有98%黃金存放在外國。

為啥放在國外?那是因為冷戰期間,德國怕蘇聯萬一打過來,把德國的黃金一下子扛回去。為了避免家當落入蘇聯之手,德國就把黃金分散儲藏在海外,作為雙保險。

好好的國外不放,為啥急吼吼地往國內搬運?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要小瞧黃金,在亂世之中,當紙幣被打回原形成了一張紙,黃金就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壓倉石。有了黃金,就有了信心,進而也就有了信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凡是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往往都是「多金之國」,腰包的最深處,都藏著大量的金子。比如人口只有1100萬的葡萄牙帝國,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帝國,都曾擁有令人羨慕的黃金儲備。

更不用說,當今的超級大國美國,黃金儲備也是世界第一。大家叫美元為「美金」,就在於背後,美國有著龐大的黃金儲備。當黃金的影子投射到美元上,美元就多了一層金色,無形中變成了「美金」。

從德國的歷史來看,除非預感到即將發生大事而恐慌,德國是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家的。

這件大事是什麼?

內參君認為,這件大事,就是德國估計感覺到歐盟正在加快瓦解之中,歐洲銀行業危機將如颶風般爆發。

最近一段時期,歐盟真是沉痾纏身,病入膏肓。

自從英國脫歐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之後,歐盟就一直出在搖搖欲墜之中:法國「國民陣線」、荷蘭自由黨、義大利「五星運動」等政黨都在紛紛極速右轉,攪得歐洲天翻地覆。連大嘴川普也來橫添一刀,吆喝歐盟散架是替天行道。

特別是最近,德國的風向也開始變化了。今年9月,德國將要迎來大選。已經執政11年之久的默克爾已經於去年11月時宣布參選。然而就在前幾天,德國大選居然也上演逆轉,從天而降一匹黑馬,使德國大選居然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2月2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1月底剛剛宣布參選德國總理的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支持率達到了50%,與之相比,現任總理默克爾的支持率卻跌至34%。

這樣下去,德國領導人可能要換人了。而要知道,原本默克爾是歐洲一體化最堅定的支持者!

比政治領域更讓人擔心的,是歐洲的金融業。

銀行業危機已經是歐洲必須面對的非常嚴峻的事實,這比英國脫歐帶來的後果還嚴重。歐洲銀行業危機的根源在於,銀行業壞帳太高,高達近16%,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壞帳數據

現在,無論是義大利的銀行業,還是德國的第一大銀行、第二大銀行都發生了危機,可以說,歐洲的銀行業危機是全面的,將席捲整個歐洲。

而如果歐洲的銀行業爆發危機,必然導致歐洲新一輪的被動信貸緊縮,而這將形成一個可怕的漩渦,會導致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歐洲進一步社會動蕩。


而這,或許正是德國瘋狂搬運黃金回歸的奧秘所在:黃金是最好的硬通貨之一。一旦歐盟土崩瓦解、歐元退位,在出現通縮風險或債務危機的時刻,作為一種最後的支付手段,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比黃金更有價值。

到那時,德國一旦重新恢復使用馬克,有龐大的黃金儲備作為靠山,有強大的製造業作為基礎,德國馬克仍然可以成為有資格與美元媲美的強勢貨幣。

或正因如此,一向富有先見之明的德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好一切準備。


德國火速運黃金回家,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歐洲大動蕩時代或加速到來,看是堅如磐石的歐盟,或將呼喇喇似大廈傾!

一個時代,或將終結!一個強悍而粗暴的變革時代,正橫亙在我們面前!

美國衰落,歐洲沉淪,恐怖襲擊,人間地獄……悽風冷雨中,全球除了中國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大國有安全感了。在這個黑天鵝不斷飛出的世界,穩健發展的中國,是一道難得的美麗的風景線!

哪有什麼風平浪靜?我們只是湊巧活在中國!(來源:財經內參)

延伸閱讀:黃金為什麼會顯得更加珍貴?


作者:水木然 微信號:smr8700

首先,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貨幣的本質是信用,它把我們的勞動成果以信用的形式儲存起來,然後供我們隨時取用。水往低處流,財往高處走,哪個高處呢?當然是信用的高處。哪裡充滿信用,哪裡就可以集聚財富。

 

那麼什麼東西才能儲存這種信用呢?必須是具有普世價值、而且稀有、不可以被隨便創造的,顯然只有黃金最適合。所以古代的貨幣都是黃金白銀。

 

那麼全球通用貨幣是怎麼來的?

 

由於黃金不利於流通,必須用一種東西可以代替它,於是出現了紙幣和紙幣發行方。而作為紙幣發行方,必須有足夠的信用做出貨幣保值的承諾。大家才相信你發行的貨幣是不會隨便貶值。怎麼才能確保信用呢?那就用黃金做抵押。其實還是一切圍繞黃金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需要重建秩序,更需要一體化,此時發行通用貨幣變得尤為迫切,當然這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比個人更有信用的是企業,比企業更有信用的是國家。所有此時有實力的國家都在爭奪發行全球的通用貨幣的權力。

 

顯然這個權力屬於是擁有黃金最多的國家。


當時英國財政部長凱恩斯(沒錯,就是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凱恩斯)試圖用發行的英鎊充當全球通用貨幣,企圖重構大英帝國的榮光。但尷尬的是:此時的英國國庫裡實在沒有黃金了,這讓凱恩斯大受打擊,回英國後不久即鬱鬱而終。而二戰的暴富戶美國卻控制了全球80%的黃金儲備,因此成了全球最有信用的國家,美元也成了全球通用貨幣。

 

現在大家可以明白一個事實了:為什麼1美元可以兌換6塊多人民幣?這其實是變相的呈現一個事實:美國發行的貨幣的信用是中國發行貨幣信用的6倍多,這是國家實力的體現。

 

當時,所有貨幣都是以黃金作為抵押的。1944年全球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即規定:每35美元兌換一盎司的黃金,其它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這個價格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為使黃金官價不受自由市場金價衝擊,各國政府需協同美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維持這一黃金官價。


於是全球經濟體系就這樣形成了,當然這也是金本位的時代。此時美國不能隨便地濫印美元的,因為你每印35美元,你的金庫裡就要多儲備1盎司黃金,於是世界在平穩中運行。


但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美國有恃無恐,先後發動了韓戰、越南戰爭,陷於戰爭的泥潭,同時打仗必須用的物資——石油,被海灣產油國收歸國有後哄抬油價,美國人的美元和黃金越來越少,到了1971年8月,美國人手裡的黃金大概還有8800多噸。


真是禍不單行,此時法國總統戴高樂把法國央行儲備的22億—23億美元全部換成黃金拿了回來,這對美國是沉重一擊,而且對其他國家產生了示範效應,都將美元外匯拿去兌換黃金,這下美國慌了!在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這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開始,也是美國第一次公開背叛了自己的信用。

 

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美元必須找到新的信用做背書,還有什麼能像黃金那樣具備普世價值呢?只有石油!因為凡是需要生產活動的國家或企業都離不開石油,為了控制石油的主要產地——中東,美國不惜代價先後發起阿富汗戰爭、海外戰爭,伊拉克戰爭,挑起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分化中東,如今中東除了敘利亞和伊朗外,基本上都被美國控制或脅迫。最終給世界建立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並與1973年10月迫使歐佩克接受了美國的條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結算,繼續通過控制世界稀有能源的方式綁定美元,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從此美元進入通用貨幣的第二個階段。


美元與順利黃金脫鉤後,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以前美國用「黃金」給自己信用做背書,現在美國開始用「美軍」給自己做背書,你不聽話我就打你,我的拳頭硬所以我有信用,世界就是從此開始混亂的。


從黃金到美軍,文明和野蠻就在一物之隔。



再來看一段歷史:

 

1848年,馬克思早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危機,預言世界必將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著作《共產黨宣言》在這一年出版,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在這一年誕生。

 

然而100多年過去了,世界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是為什麼?

 

因為就在這一年,聖弗朗西斯科發現金礦,1851年墨爾本也發現金礦。前者被中國人稱為「舊金山」,後者則是「新金山」。這兩個地方的金礦都很淺,甚至個人不打洞都能在河床裡面淘金,於是全世界窮人趨之若胡。

 

這其實就相當於給普通百姓撒錢,一下刺激了消費。這兩座金礦的發掘,其實相當於政府不用超發貨幣也讓讓百姓有了購買力,於是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被外界給提升了,經濟危機一下子就緩解了。

 

天降黃金,這看起來是個很荒謬的事,但實際上相當於給了被掠奪的一乾二淨的人們重新賦予了信用,讓他們能夠參與到社會運轉各個環節中來,幫助世界重構了一次信用體系。


然而,上天還會賜給人類一座金礦嗎?


推薦閱讀:點擊下面標題即可




相關焦點

  • 「北極風暴」將在幾天內席捲歐洲,氣溫驟降8度
    歐洲本周將面臨一場北極風暴,這將導致氣溫驟降,甚至出現暴雪天氣警報。據最新預測,未來幾天內,歐洲大部分地區將迎來「冷空氣大爆發」。整個歐洲的氣溫將驟降8攝氏度,低於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德國氣象局(DWD)已經警告市民,猛烈的雷暴和刺骨的寒風將襲擊這個國家。
  • 極寒天氣席捲歐洲
    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27日電  綜述:極寒天氣席捲歐洲新華社記者一股強勁寒流近日席捲歐洲大部分地區,持續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歐洲多國氣象部門預測,寒潮會持續多日,甚至將延續至未來兩三周。義大利首都羅馬26日迎來6年來最大的一場降雪。政府發布通知,希望市民留在家中,並派出軍隊清掃被大雪覆蓋的街道。由於短時間內遭遇強降雪,羅馬菲烏米奇諾國際機場只剩下一條跑道可供起降,該市第二大機場錢皮諾機場因需要清理積雪而整晚關閉。
  • 極端高溫天氣席捲歐洲 德國連續兩日刷新紀錄
    7月25日,席捲整個歐洲的極端高溫天氣使德國連續兩天刷新最高氣溫紀錄。德國氣象部門當天在下薩克森州林根市錄得42.6攝氏度的氣溫,為該國自188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7月25日,席捲整個歐洲的極端高溫天氣使德國連續兩天刷新最高氣溫紀錄。德國氣象部門當天在下薩克森州林根市錄得42.6攝氏度的氣溫,為該國自188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圖為25日下午,柏林市中心一處公園內,人們在噴泉周圍休憩。
  • 綜述:極寒天氣席捲歐洲
    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27日電綜述:極寒天氣席捲歐洲  新華社記者  一股強勁寒流近日席捲歐洲大部分地區,持續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歐洲多國氣象部門預測,寒潮會持續多日,甚至將延續至未來兩三周。
  • 歐洲熱浪警告!撒哈拉熱浪從西班牙席捲瑞士,氣溫將突破40度
    撒哈拉地區的高溫本周將席捲歐洲,從法國到瑞士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0攝氏度。歐洲正面臨炙熱的熱浪,西班牙電視氣象學家西爾維婭·拉普拉娜稱其為「厄爾尼諾」。森林火災和與高溫有關的疾病是有風險的,一些地區被告知要留在室內,因為「這是十年來最強烈的熱浪」。
  • 一場革命正在席捲經典物理學
    他將這些觀察和思考發表在《自然·物理學》雜誌上,一場革命正在席捲經典物理學,並為未來的潛在改變鋪平了道路。 2 在經典物理學或「牛頓體系」中,人們普遍認為從大爆炸開始,一切就已經註定了。世界的演化是由一些數學公式來解釋,這些公式以最精確的方式從初始條件展開,來描繪這個世界。
  • 超強風暴再次逼近歐洲,我國要再來寒潮?分析:不會了
    這兩天,正當我國多地的天氣陷入平靜時,歐亞大陸另一邊的歐洲天氣卻並不平靜—在北大西洋,一個堪比颱風的巨型風暴「西婭拉」形成,並且橫掃歐洲多地,在這個巨型風暴的席捲之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多個歐洲國家遭遇強烈大風和各種激烈天氣,同時大西洋溫暖氣流直捅新地島。
  • 歐美風暴寒潮不斷,頻頻受創,竟成我國寒潮的「始作俑者」?
    近日,「德國遭到颶風襲擊」的新聞出現在各大網站上。18日,一場猛烈風暴席捲歐洲多國,這個強大如颱風的溫帶氣旋深入德國,荷蘭和德國的風力超過12級,鐵路癱瘓、到處一片狼藉。西歐風暴造成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地貨車掀翻,房屋受損、鐵路中斷,局部風力超過12級。圖片來自外媒除了西歐迎來了風暴襲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還遭遇了極寒天氣襲擊,東西伯利亞很多地方跌破-50度;美國的雪則一直下到南部海邊,墨西哥灣邊上的紐奧良局部跌至-10度,水管被凍爆裂。
  •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說到8月,氣象界的話題開始「爆」了起來,尤其是北半球的太平洋,成了風暴「話題」的海洋。在這裡,各種熱帶雲團,熱帶擾動,風暴胚胎,颱風胚胎,颱風或颶風相繼生成,各種風暴共舞,「亂成了一鍋粥」。
  • 強風暴「西婭拉」肆虐歐洲多國;NASA新探測器將首次鳥瞰太陽兩極丨...
    消息站圖片來源:中新網●當地時間9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歐洲航天局與美國航天局聯合進行了「太陽軌道飛行器」的發射,它被安裝在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Atlas V411型運載火箭上。據報導,該探測器將藉助金星和地球引力「蕩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首次鳥瞰太陽兩極,並研究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方式。
  • 極寒天氣席捲歐洲 多地降雪降溫
    圖/視覺中國  冷空氣從西伯利亞北部向西南方向移動,寒潮或將延續兩三周  一股強勁寒流近日席捲歐洲大部分地區,持續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歐洲多國氣象部門預測,寒潮會持續多日,甚至將延續至未來兩三周。  多地氣溫跌破零下20℃  英國遭遇狂風和降雪。
  • 美國發生席捲1600多公裡大風暴,伴隨龍捲風暴風雪
    氣象圖顯示,風暴席捲整個俄亥俄州當地時間周五早上,大雨和洪水衝毀了印第安納州東南部的一座橋梁,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時,一輛麵包車和一輛皮卡車正在橋上行駛。隨後緊急救援人員水中找到了這兩輛車。印第安納州自然資源部發言人奎倫(Jet Quillen)說,隨著洪水退去,我們發現他們實際上並沒有被衝出車道,橋已經被衝垮了。「水流的力量很大,足夠衝毀那座橋,從而造成了嚴重的事故。」
  • 極寒天氣席捲歐洲多地降雪降溫 寒潮或將延續兩三周
    極寒天氣席捲歐洲 多地降雪降溫   冷空氣從西伯利亞北部向西南方向移動,寒潮或將延續兩三周  一股強勁寒流近日席捲歐洲大部分地區,持續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歐洲多國氣象部門預測,寒潮會持續多日,甚至將延續至未來兩三周。  多地氣溫跌破零下20℃  英國遭遇狂風和降雪。當地小報把這輪惡劣天氣稱作「東邊來的猛獸」,因為冷空氣是從西伯利亞北部地區向西南方向移動,在2月底給歐洲帶來意想不到的嚴寒。
  • 衰退恐慌席捲全球!美股暴跌川普「怒火攻心」 黃金亂世為王...
    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眼下一場危機似乎噴薄而出。周三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國債收益率曲線均出現倒掛,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強烈的經濟衰退警告。  周三數據顯示,中國7月工業產出增速降至逾17年來最低,與此同時,歐元區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沒有增長,整個歐元區的經濟體均失去動能,其中最大經濟體——德國受全球增長放緩、貿易衝突以及退歐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陷入萎縮。  歐洲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加劇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債市也因此亮起紅燈,觸發了經濟衰退警告信號。
  • 「紅色風暴」來了!竟然席捲了整個泉州,驚呆了!
    泉州迎來一股紅色風暴
  • 太陽風暴來襲!太陽風正在「傾瀉」,科學家:引發g1級地磁風暴
    提起日冕物質拋射,大家都不陌生,這就是太陽風暴的來源,強大的伽馬射線暴能夠對附近的行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天文學家證實,地球目前正處於一場太陽風暴中,這場太陽風暴的威力可能足以影響地球的科技發展。一般來說,太陽風暴對以衛星為基礎的技術是有害的,因為它們會加熱地球的外層大氣,導致大氣膨脹,使衛星信號更難到達地面,同時它也會產生罕見的極光。提起太陽風暴的危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會影響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導致GPS導航、手機信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缺失。更重要的是,粒子的激增會導致「磁氣圈」中產生大電流,從而導致電力線中的電流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導致變壓器和發電站爆炸和斷電。
  • 熱浪席捲歐洲
    而6月已遭受一次熱浪侵襲的歐洲,近期再迎酷暑「烤」驗。【再遭酷暑「炙烤」 歐洲網友心裡苦!】正常氣候條件下,歐洲大部分國家全年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30℃,空調安裝率僅為5%左右。然而,近幾年來,歐洲各國的氣溫紀錄卻被頻頻打破。
  • 高能預警:視覺風暴來襲 北京將成「颱風眼」
    2018年2月9日,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韓國平昌盛大上演,一幕幕視覺盛宴即將接踵而來,不斷衝擊眼球。不過,對於遠在千裡之外的平昌,大多數人都無法親臨現場,而且2個月的空檔期讓人望眼欲穿。其實,視覺盛宴不止如此,11月25日-26日,三星將在北京開啟「Q享視界 歲末狂歡」2017量子點視覺嘉年華之旅,帶來如親臨現場般的新「視」界體驗,讓「現場」盡在咫尺。
  • 風暴「西婭拉」侵襲歐洲多地,多國發布高風險警告
    |新華社發當地時間2月9日,風暴「西婭拉」侵襲歐洲多地,帶來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歐洲多國發布高風險警告,數百趟歐洲航班也因故取消,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地區則嚴陣以待,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風暴「西婭拉」帶來的強風和暴雨持續襲擊法國、德國、英國以及荷蘭等地,氣象預測它接下來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在一些地區將帶來時速超過145公裡的大風。英國氣象局9日發布天氣預報稱,「西婭拉」的風速高達每小時145公裡。
  • 暴雪嚴寒席捲歐洲 專家稱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據媒體報導,連日來,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出現了強降雪和極端嚴寒天氣,白天氣溫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可低至零下20℃至30℃。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有至少58人被凍死,許多人尋求凍傷和體溫過低等疾病的治療,不少城鎮交通癱瘓、電力供應中斷。世界氣象組織對歐洲東部、中部和北部的許多國家發布了天氣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