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IPS 2018 今日開幕,7 場大會演講搶先看!

2020-12-06 雷鋒網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作為人工智慧 & 機器學習領域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會議之一,NeurIPS 2018 今年可說是花邊不斷,先是 9 月份開售的正會門票在 11 分鐘內售罄,導致許多搶不到票的人士恨得心痒痒;再來便是迫於各方的聲討壓力,組委會從 10 月份堅持「不改名」到 11 月份悄悄將官網名稱 NIPS 替換成 NeurIPS ;一直到最近 Twitter 上又爆出相當一部分研究人員因為被加拿大拒籤而無法參加會議,當中包括來自國內的學者。

無論如何,經歷了一系列「水逆」的 NeurIPS 2018 終於要在今日正式開幕,憑藉嚴謹的學術成果跟大家進行交流,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今日就帶大家了解今年的會議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會議詳情

今年的 NeurIPS 在 2018 年 12 月 3 日(一)——2018 年 12 月 8 日(六)舉行,地點位於加拿大蒙特婁會展中心(Palais des Congrès de Montréal)。NeurIPS 2018 共計有 9 場 Tutorial 、7 場 Talk 、30 場 Oral 、168 篇 Spotlight 和 41 場 Workshop,華人學者主要見於 Oral(5 場)、Spotlight(47 場)及 Workshop(3 場)環節。其中 NeurIPS 2018 的 Tutorial 、主會議、Workshop 和 Competition Track 的具體舉行時間如下:

  • Tutorial:12 月 3 日(一)——12 月 4 日(二)

  • 主會議:12 月 4 日(二)——12 月 6 日(四)

  • Workshop:12 月 7 日(五)——12 月 8 日(六)

  • Competition Track:12 月 7 日(五)

今年大會主席是來自谷歌的研究科學家 Samy Bengio,他是深度學習領域大牛 Yoshua Bengio 的兄弟,在去年尚未改名的 NIPS 會議中擔任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Program Chair)一職。Samy Bengio 是谷歌大腦的核心領導成員之一,專注於機器學習領域,研究的對象包括 deep architectures 、表示學習、序列處理、語音識別、圖像理解、大規模機器學習、對抗樣本等內容。Samy Bengio 常年活躍於各大頂級人工智慧會議(如 BayLearn、MLMI、IEEE、NNSP 等),同時也是 ICML、ICLR、ECML 和 IJCAI 會議的項目委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會議依然受到中國企業的青睞。我們在贊助名單中發現了 11 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其中百度、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螞蟻金服為鉑金贊助單位;小馬智行和華為為黃金贊助商;360、松鼠 AI、伏羲實驗室、騰訊 AI Lab 和滴滴出行為白銀贊助商。(NeurIPS 2018 贊助等級從高到低為:鑽石、鉑金、黃金、白銀)

論文

據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了解,今年的 NeurIPS 收到了史無前例的 4856 篇投稿,相比去年的 3240 篇,增加了 50%;會議最終接受論文 1011 篇,接受率達到 20.8%,與去年持平;其中 Spotlight 共有 168 篇,佔 3.5%,Oral 則有 30 篇,佔 0.6%。

企業方面,會議的常年「霸主」谷歌今年依舊錶現亮眼,Google Research 今年被收錄的論文數量達到了 107 篇,佔論文總收錄量的 10.5%,遠超排名第二、三的微軟(46 篇)和 Deepmind(45 篇)。其中有實力在論文數量上與美國企業一爭高下的國內企業是騰訊 AI Lab,它一共有 17 篇文章被 NeurIPS 2018 收錄,榜上排名第六。

高校方面,MIT 以 68 篇的論文數量把所有高校甩在後頭,勇奪第一,而史丹福大學(57 篇)、CMU(53 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45 篇)、喬治亞理工學院(33 篇)則分別排在第二至五名。其中表現亮眼的國內高校是清華大學,它一共有 21 篇論文被 NIPS 2018 收錄,榜上排名第十。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屠榜」NeurIPS 會議的依舊是來自美國的企業和高校,說明美國的科研能力依然處在世界領先水平。與之相對應的是,華人學者的影響力也逐漸在增強,無論是來自國內還是國外的單位,比如來自南京大學的張利軍就有 3 篇論文被收錄,CMU 教授邢波則是 8 篇,微軟研究院的朱澤園 6 篇。(不完全統計)

大會演講

今年的 NeurIPS 一共安排了 7 場 Talk,內容涵蓋數據科學、機器學習、生物神經、強化學習、計算機系統設計等領域,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詳細的演講詳情整理如下:

嘉賓將在演講中為我們闡述分析數據在多樣性上的缺失如何導致偏見算法的產生,由此產生有缺陷的產品,最終如何走向技術的不道德之路。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如今已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政策的制定者們已經開始注意到這種變化,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跟相關人士展開對話來管理技術的發展。在演講中,嘉賓會概述政策制定者們應對新技術變化的決策流程,以及這些政策將如何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領域發展與落地,此外,他也將分享有建設性地參與政策過程將如何為人工智慧領域、政府和社會帶來「三贏」局面。

大腦的計算能力並非我們所想像中的那般具有獨特性。研究發現,細菌、植物和單細胞生物就展現出了學習方面的可塑性;神經系統速度優化的信息處理能力於生命之樹中無處不在,且在神經元進化之前已經從多個維度上存在。需要強調的是,非神經計算對於單個細胞創造和修復複雜且大規模的人體結構而言尤其重要。我們發現,生物電信號能夠使那些帶有模式記憶的所有類型的細胞組成網絡,來引導人體結構進行大規模的形成與生長。在這場演講中,嘉賓將會簡單介紹發育生物電領域的基礎知識,並展示這個新概念與其方法上的成熟性,如何在不進行基因編輯的情況下使重寫形態的模式記憶成為可能。實際上,這些策略可以讓我們對實現多細胞模式目標的生物軟體進行重編程。此外,嘉賓還將展示該策略在再生醫學和認知神經可塑性領域的應用實例,並說明策略將如何對合成生物工程、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的未來造成影響。

這些年我們在深度強化學習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我們要想直接重現深度強化學習的顯著效果依然面臨著困難。此外,當環境或獎勵機制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時,一些高方差的方法將使學習變得困難。另外,領域或實驗過程中出現小擾動有可能導致最終的結果不穩定。在這場演講中,嘉賓將回顧深度強化學習領域在實驗技術與匯報程序上面臨的挑戰,並提供可以讓實驗結果變得具有再生性、可重用性與魯棒性的研究成果與指導方案。

隨著智能系統在日常中與人類的接觸變得頻繁,我們有必要謹慎地審視信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我們的研究中,信任主要傳遞了這麼一個概念:當人類與智能系統進行互動時,往往會表現出與其他人類互動時類似的行為,可能會誤解將他們的決定推遲到機器上的相關風險。偏見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毀掉信任的潛在風險,這些智能系統正是通過模仿我們的思維決策過程來進行學習,由此繼承了我們的隱含偏見。在這場演講中,嘉賓將結合近期在實際場景中與人們進行互動的智能系統鏡頭來討論這個現象。

在自動化建議系統領域,對透明度、可解釋性和數據驗證的需求並非什麼新鮮事。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就已經存在基於規則的系統和基於更加透明的統計模型的系統之間的討論(這些討論有時還挺激烈)。基於藥物開發的評估標準,我們建立了一個醫療諮詢系統,其評估過程一共分為是分為四階。最近,歐盟立法尤其關注算法的能力實現,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其展示系統的運作原理。在 Onora O'Neill 的可信度展示強調以及「智能透明度」的理念啟發下,我們可以在理想的情況下檢測以下幾點:

(a)算法的經驗基礎;

(b)過去的表現;

(c)當前推論的背後原理,其中包括臨界點和假設;

(d)當前推論的不確定性,包括最新案件是否屬於其職權範圍。

再者,這些解釋應該對不同水平的專家們開放。

這一演講將通過 Predict 2.1 系統來進行說明,系統主要針對乳腺癌手術後選擇輔助治療的女性,該系統基於競爭風險生存回歸模型,並與專業心理學家合作開發,與此同時還與臨床醫生和患者們保持著密切的合作。Predict 2.1 系統對於輔助治療的潛在益處和危害共有四個層次的解釋,目前在全世界每個月進行大約 25,000 個臨床決策。

通過機器學習從數據生成模型正在取代許多傳統的軟體開發方法。這種在軟體開發方法上的根本性轉變,姑且稱作 Software 2.0,給我們的應用程式的質量和易部署性提供了顯著的改進。為了讓 Software 2.0 的輝煌得以延續,我們必須提供一款專門為機器學習應用量身定製,具有強大功能以及操作上高效靈活的計算機系統。嘉賓將在這場演講中描述一種優化計算機系統以滿足機器學習應用要求的設計方法。這種全棧式設計方法集成了針對應用程式特性和現代硬體優勢的機器學習算法,針對可編程性和表現性能的特定領域語言和高級編譯技術,以及有效實現高靈活性和高能量效率的硬體架構。

結語

作為人工智慧 & 機器學習領域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會議之一,我們可以將會議中的成果視作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風向標」。作為「最佳論文」強而有力的競爭者,今年的 30 篇 Oral 論文選題上主要集中在這幾塊內容上:神經網絡/模塊/損失函數的理論分析、反向傳播及最優化過程、從策略到結構對強化學習的整體研究等。

隨著會議的開幕,更多的學術成果將進一步揭開面紗,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接下來將繼續保持關注,及時為大家送上第一手消息。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118場新品發布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大會今日正式開幕
    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今日開幕。昨天下午,記者提前探訪「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據悉,博覽會期間,將有300餘家中外企業攜一批創新成果亮相。其中,既有中外網際網路知名企業和創新企業首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及新應用,也有圍繞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城市服務、電子商務、網絡安全、網絡文化傳媒等主題舉行的創新發布活動。
  • 今日頭條舉行海綿演講科學專場,7位科學家向公眾解讀2018科學大事件
    1月19日,海綿演講科學專場在北京 751中央大廳順利舉行。當天,共有 7位今日頭條科學創作者登上海綿演講的舞臺,他們與現場 400位觀眾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的科學故事與前沿發現。海綿演講是今日頭條創作者官方演講平臺,目前已經舉辦了5場活動。自創辦以來,已有37位今日頭條各領域優質內容作者登臺演講。
  • (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正式開幕
    打開APP (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正式開幕 發表於 2019-06-29 11:40:17 2018中國(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暨
  • 2018中國材料大會開幕 約6000的參會人數創新高
    儀器信息網訊 7月13日, 2018中國材料大會(CMRS)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中國材料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秘書長韓雅芳主持,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 魏炳波院士致歡迎辭;並特別邀請廈門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韓景義、國際材聯主席李秀皖教授、巴西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
  • 看完F8、I/O、Build,該到北京時間了!百度Create 2018將於7月4日開幕
    百度今日宣布, 「Baidu Create 2018」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將於7月4日-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屆時將有來自全球數千名開發者、合作夥伴齊聚,共同探討AI最前沿技術、產業、商業化動態。
  • 2h演講近140頁PPT,這個NeurIPS Tutorial真是超硬核的AI硬體教程
    機器之心整理參與:一鳴NeurlPS 2019 大會正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中。昨日,MIT 教授 Vivienne Sze 在大會上發表了一個關於深度神經網絡加速的演講,大會提供了視頻和同步的 PPT。通過兩個小時的精彩演講和多達 140 頁的 PPT,演講可謂是將神經網絡加速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一網打盡。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即將開幕,這些事兒你應該知道!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即將開幕,這些事兒你應該知道! 以及本次中國航天大會 都與教育事業息息相關 首次航天大會在哈爾濱舉行 會場就設立在哈爾濱工業大學 而且大會議程中有多場論壇 都涉及航天教育 第二屆航天大會也以湖南大學作為分會場
  • FBEC2018直擊 | 2018未來商業生態連結大會暨第三屆金陀螺獎正式...
    2018年12月5日,由深圳市網際網路文化市場協會、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指導,遊戲陀螺、陀螺財經、正中企業服務聯合主辦的2018未來商業生態連結大會暨第三屆金陀螺獎頒獎典禮(簡稱「FBEC2018」)在深圳市南山區科興科學園會議中心1-3層盛大開幕。
  • 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直播
    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 北京 2018-04-22 評論: 現場亮點搶先看> 1騰訊年度整體戰略發布 2全球11位文創名人登臺演講 3海量新品首次亮相 4現場公布遊戲、動漫、文學、影視、電競5大模塊重要舉措 5《王者榮耀》新文創計劃發布 查看更多內容
  • 環保界世界於2018MIECF作主題演講
    【中國環保在線 展會報導】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2018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8MIECF)將於4月12至14日舉行,以「構建生態城市 共享綠色經濟」為活動主題。   一如以往,大會將邀請環保範疇的國際人物作主題演講,今年邀請到全球氣候變化的世界、現任「氣候和能源市長全球契約」副主席、曾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2010-2016)的克裡斯蒂安娜·菲格雷斯(Ms. Christiana Figueres)女士任主題演講嘉賓,分享全球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以及生態城市和綠色經濟的發展趨勢。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日開幕
    以「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天(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  今年將設置2場主論壇、5場分論壇,主論壇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擬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等設置議題板塊,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分論壇擬設置「網絡空間國際規則論壇」「『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論壇」和「人工智慧論壇」等。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隆重開幕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南京」於上周(4月1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盛大開幕,1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為期4天,旨在促進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
  • 中國航天大會18日開幕 航天界領軍人士匯聚榕城共謀發展
    臺海網9月18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導 9月18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開幕,活動精彩豐富,將持續至21日。中國航天大會(China Space Conference)是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航天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綜合性行業盛會,已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
  • ICG-15精彩搶先看國家基因庫邀您加入論壇
    二十餘位院士大咖   上百位國內外專家   18場主題演講   22個主題分論壇   線上+線下同步「直播」   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   本周即將開幕!   時間地點   2020年10月25日-31日   光谷希爾頓酒店 · 武漢 · 中國   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分論壇,精彩內容搶先看   10月27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樣本庫」(Ⅲ-1)和「未來農業、未來食品與全球發展」(Ⅲ-5 )兩場分論壇,將邀請13位國內外知名的資深專家,帶來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 中國航天大會開幕 航天界領軍人士匯聚榕城共謀發展
    18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開幕,活動精彩豐富,將持續至21日。中國航天大會(China Space Conference)是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航天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綜合性行業盛會,已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大會指導思想為「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繁榮學術,培養航天下一代」,致力於構建成為「航天領域面向國際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航天產學研協同的合作平臺、傳承航天精神和文化的科普宣傳平臺」。
  • 2020世界5G大會今日開幕 集中展示5G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應用
    2020世界5G大會今日開幕 大會展覽同步亮相,集中展示5G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應用 25日,2020世界5G大會成果展覽現場,5G+AI指揮家裝置正在搭建中。
  • 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在即
    論壇將匯集1000-1500名政府領導及學術、醫藥及生物技術產業領航者、知名投資機構代表,研判智慧醫療產業新趨勢,熱議新藥研發新靶點、新技術,探討新藥研發真實案例,大會以主題演講、One-on-One Partnering 會談系統、項目路演、展臺展示、學術牆報展示等多樣化渠道,共推生物醫藥產業跨境技術交流及資源整合,旨在中國打造一個國際化的生物醫藥生態圈,搭建一個生物醫藥前瞻資訊和前沿思想交流、分享的全球智慧平臺
  • 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開幕 千架無人機匯聚深圳大比拼
    13日, 國內外四百多家企業攜1000多架無人機及無人化 裝備新產品,亮相世界無人機大會 視覺中國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13日,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本次大會以「點亮智慧新未來」為主題,由一場大會、一場展覽會、五個分會場以及N場論壇組成,正式開啟「1+1+5+N」模式,覆蓋無人機產業的方方面面。
  • ...2018 將於本周四開幕,15 場特邀報告重磅全公布(內附大會全議程...
    2018 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 2018)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 會場)舉行。作為我國計算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學術、技術、產業交融互動的盛會,本次大會不僅有 15 位國內外計算機領域知名學者、專家及企業嘉賓蒞臨現場做特邀報告,同時還將舉辦 60 場技術論壇,預計參會人數將超過 7000 人。屆時,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會作為獨家戰略合作媒體進行全程跟蹤報導。
  • AOPA烏蘭察布草原飛行大會開幕
    8月21日,AOPA烏蘭察布草原飛行大會暨第五屆亞太地區商學院草原挑戰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景區開幕。活動現場,特技飛行表演是「重頭戲」。俯衝轉彎、高速通場、同步滾轉、左右交替反方向飛行……他們精彩默契的表演贏得觀眾一次又一次的喝彩。AOPA烏蘭察布草原飛行大會開幕現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