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8 10:56:06
電弧管內充有汞、惰性氣體和一種以上的金屬滷化物。工作時,汞蒸發,電弧管內汞蒸氣壓達幾個大氣壓(零點幾個兆帕);滷化物也從管壁上蒸發,擴散進入高溫電弧柱內分解,金屬原子被電離激發,輻射出特徵譜線。當金屬離子擴散返回管壁時,在靠近管壁的較冷區域中與滷原子相遇,並且重新結合生成滷化物分子。這種循環過程不斷地向電弧提供金屬蒸氣。電弧軸心處的金屬蒸氣分壓與管壁處滷化物蒸氣的分壓相近,一般為1330~13300Pa。通常採用的金屬平均激發電位為4eV左右,而汞的激發電位為7.8eV。金屬光譜的總輻射功率可以大幅度超過汞的輻射功率。結果,典型的金屬滷化物燈輸出的譜線主要是金屬光譜。充填不同種金屬滷化物可改善燈的顯色性(平均顯色指數Ra為70~95)。汞電弧總輻射中僅有23%在可見光區域內,而金屬滷化物電弧的總輻射則有50%以上在可見光區域內,燈的發光效率可高達120lm/W以上。
金屬滷化物與電極、石英玻璃之間以及滷化物相互之間在高溫下都會引起化學反應。金屬滷化物容易潮解,極少量水的吸入可造成放電不正常,使燈管發黑。電極電子發射物質系採用氧化鏑、氧化釔、氧化鈧等,以防止發射物質與滷素發生反應。電弧管內有些金屬(如鈉)會遷移,結果會使滷素過量,導致滷素負電性極強,引起電弧收縮和啟動電壓、工作電壓升高。金屬滷化物燈僅靠觸發電極的作用是不能可靠啟動的,一般採用雙金屬片啟動器,或者採用有足夠高啟動電壓的漏磁變壓器,也有採用電子觸發器的。金屬滷化物燈的點燃還需要限流器(即鎮流器),其工作電流比同功率高壓汞燈的要大一些。
金滷燈色溫一般是70W,金滷燈是一種滷素燈,發光效率很高,光通量大概是5000-5500流明,而1W的LED大概有80-100流明的光通量,這樣對比一下,兩種燈要達到同樣的光通量,功率相差無幾。以最常見的90計算,大概也要60W了。」
光源的顏色有兩個方面的意思,即色表和顯色性。所謂色表就是人眼直接觀察光源時,所看到的顏色。光源的光照射到物體上所產生的客觀效果(或光源使被照有色物體的顏色再顯現出來能力)稱為光源的顯色性。光源發光的顏色可用色溫Tc來表示。當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這個溫度就稱為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
石英金滷燈可形容是一個小型的原子化學反應爐,其複雜的化學體系變化莫測,其中冷端溫度、管壁溫度、燈電壓和燈電流影響最大。石英金滷燈當電源電壓變化10%時,燈的色溫將變化1000K左右。因此要求電源電壓的變化在5%以內,才能確保色溫的穩定。
英金滷燈相關的電氣配套選擇也必須要求與燈管相匹配。一般性以ACVF及ACCF小於1.7管制,標準值1.414。燈的接線方式及所使用線徑也要注意,燈的啟動電流為額定電流的3~5倍,一個30A的電流開關迴路。150W石英金滷燈只能並聯接4盞,70W石英金滷燈只能並聯接6盞,且使用的線徑要滿足任何1盞燈,不能有壓降發生。
對於低色溫及顯色性要求一致性較高的場合,選用陶瓷金滷燈才能達標。對於高色溫可選用6000K以上顯色指數90以上的石英金滷燈。由於色溫6000K以上,明視覺色溫差異無法分辨,顯色指數90,被照物非常鮮豔,可掩飾石英金滷燈的色溫缺點。配套電器中觸發器要特別注意,否則會有啟動不易的問題。
石英金滷燈其色溫要穩定,燈的管壁溫度Tw和管壁負載Ws必須提高,使蒸氣壓強提高,但燈管壽命相對縮短。實際運用時,Ws一般控制在20W以下,使管壁溫度在700℃以下,保證燈的可靠性,但相對的所有元素均無法工作,在飽和蒸氣壓下,輻射應有光譜能量,因此色溫非常敏感,使用雙頻補償觸發器可以提高冷端溫度,改善光效,增加色溫的穩定度。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