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級實時背景虛化如何實現?詳解紅米Pro雙攝原理

2020-12-06 太平洋電腦網

  7月27日,小米在京召開發布會。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小米史上首款雙攝像頭手機——紅米Pro。為何要在一款紅米手機上首次採用雙攝像頭配置原因也很簡單——紅米Pro作為紅米產品線的全新的系列,就是紅米的旗艦系列。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雙攝作為目前一些旗艦機使用的配置,相比於單攝像頭有著固有的優勢,但又無法完全替代單攝像頭的傳統配置。究竟紅米Pro上的雙攝像頭工作原理是什麼?有著怎樣不一樣的體驗呢?

紅米Pro雙攝像頭工作原理:就像你的雙眼

  如果把紅米Pro橫向手持拍攝,雙攝像頭是不是就仿佛人的雙眼一樣呢?其實從工作原理上紅米Pro的雙攝也十分類似人雙眼的工作機制。舉個現在你就能進行試驗的例子:當你睜開雙眼時,能夠很迅速的看清近處的物體,但如果只睜開一隻眼睛,再看相同的近處景物時就能夠明顯感覺到「對角」的時間,並且十分吃力。當只睜開一隻眼睛時,對焦方式更像是相機的反差對焦,而當兩隻眼睛同時睜開時,之所以能夠迅速看清近處物體,原因在於使用了另一種對角方式——三角定位對焦。

  所謂三角定位對角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每個人人眼的瞳距在成年後幾乎是固定不變的,而大腦能夠準確的識別人眼盯著的景物相對於左眼、右眼的大致角度。也就是說我們知道左眼到右眼的距離、左眼相對於對焦物體的角度、右眼相對於對焦物體的角度。這樣一來對焦物體相對於人眼的距離就能夠通過簡單的正弦定理即可算出。也就是說當雙眼同時工作時對焦成為一個數學問題,而不像反差對角那樣靠不斷調節焦距試探。對於大腦這個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來說,當對焦成為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那對焦的速度基本上就是瞬間完成了。

  雙攝的原理其實也和雙眼的三角定位對焦相同。我們已知雙攝之間的固定距離和雙攝相對於景物的角度。當這些數據都傳送進手機ISP圖像處理器中,也能夠瞬間完成對焦。相比於單攝像頭的反差對焦。三角定位對焦能夠識別取景框中每一個物體的景深信息,也就相當於為每個景物賦予一個景深值。讓畫面更加「立體」這就是紅米Pro上雙攝的工作原理。

紅米Pro雙攝像頭不一樣的體驗:先拍照後對焦+背景虛化

  當紅米Pro通過雙攝將取景框中每一個物體的景深信息傳導給ISP圖像處理器後,圖像處理器就能夠實時的處理這些信息。比如背景虛化:圖像ISP將想要對焦的物體進行突出而虛化其他焦段上的物體;先拍照後對焦:拍照後重新調用照片中景物的景深信息,實現之前只有光場相機才能實現的先拍照後對焦功能。

  當然,紅米Pro雙攝還有很多新奇玩法,等你來挖掘。

相關焦點

  • 看懂手機拍照的背景虛化:雙攝3D成像再加上AI?
    立體視覺則屬於一種被動光學測距方案,其最直接的體現,在消費電子產品中應該就是手機後置的雙攝或者多攝了(可能是相對深度)。似乎鮮有媒體和機構分析當前主流的雙攝方案,是如何實現3D成像的。
  • 紅米K20 pro相機縮水之後拍照如何?來看看網友實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會更加關心手機的相機拍照能力,手機後置攝像頭也慢慢從一個攝像頭增加到了三個,甚至是四個攝像頭,5月28日紅米Redmi K20 pro已經發布,說實話,這款手機除了沒有紅外遙控以外,其他好像並沒有太多需要吐槽的地方,所以,我想還是主要給大家聊聊紅米Redmi K20
  • 魅族17 Pro 的 3D 深感探測器都有什麼用處?錄像 / 拍照硬體級虛化...
    3D 深感探測器,硬體學名為 ToF,是一種測量距離的方法,常用於實現背景虛化、3D 建模、距離感知等功能。現在魅族官方帶來了對3D 深感探測器的功能介紹。3D 照片進入設置-實驗室-3D 照片-開啟3D 照片,打開相機選擇「人像模式」即可進行拍攝。選擇照片後,點擊更多可以查看 3D 效果。
  • 解析紅米K30 Pro與榮耀V30 Pro的區別
    2.拍照 榮耀V30Pro後置4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1200萬像素電影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三攝拍照組合,主攝像頭傳感器是索尼的IMX600,RYYB濾鏡陣列,支持雙OIS光學防抖+EIS電子防抖、最高4K視頻錄製、3倍光學變焦+30倍數碼變焦。
  • 「雙攝」火遍天 工作原理大揭秘
    現在,似乎人人都在討論「雙攝」。手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輕薄化,7mm逐漸成為手機薄厚的一個標杆和分水嶺。要想在如此輕薄的手機上追求更高的成像質量,即使有前面提到的技術加持,而受制於傳感器尺寸和鏡頭素質(這兩項直接決定了手機的成像質量),如同政治上所講的的主因和次因,因此即使單攝像頭參數很好,也依然會有高感表現差、背景虛化不到位、特寫不足等等問題。
  • 手機雙攝三攝四攝有啥區別 一般買哪種夠用?
    最開始的雙攝是一個彩色+黑白的雙攝方案,這種方案一開始的目的是用於提升畫質細節而推出的。因為黑白照片可以保留更好的細節,再通過與彩色照片的合成,從而獲得媲美單反的細節表現力。       人們似乎並不滿足於細節的提升,還想要單眼相機那種漂亮的背景虛化。隨之人們根據人眼的交叉測距的原理,通過雙攝方案獲取到了物體的深度信息。
  • 智選雙攝並非噱頭,OPPO R11s的雙攝原理解析
    在2016年到2017年,雙攝手機可謂是井噴式的爆發,採用了雙攝方案不僅能提升照片畫質,還能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玩法。雙攝手機採取的雙攝方案分多種,常見的有「主攝像頭+虛化攝像頭」、「黑白+彩色」以及「主攝像頭+長焦攝像頭」。
  • 紅米K30Pro和榮耀V30Pro兩款手機,哪一款更值得入手呢?
    2.拍照榮耀V30Pro後置4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1200萬像素電影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三攝拍照組合,主攝像頭傳感器是索尼的IMX600,RYYB濾鏡陣列,支持雙OIS光學防抖+EIS電子防抖、最高4K視頻錄製、3倍光學變焦+30倍數碼變焦。
  • 雙攝模組原理工藝簡介
    背景虛化:      單攝都是固定光圈,而雙攝可以虛擬光圈,模擬在不同鏡頭物理光圈下的效果,實現全景深效果到背景虛化效果。      通過雙攝像頭硬體記錄照片的景深信息,可以感知被拍照物體遠近,可以將物體和背景分離,甚至將背景做模糊處理,實現後期調節照片的景深的功能,當然用戶也可以選擇照片中的任何一個位置作對焦點,從而來或許不同的照片效果。另外,還可以拍出3D效果的照片(傾斜機身角度即可觀看),並且提供虛擬四季、360度全景拍攝等功能。
  • 拍照最好的雙攝手機?三星Galaxy S9+相機成像到底咋樣
    隨著智慧型手機拍照技術的發展,現在手機已經取代了卡片機,成為人們日常拍照使用最頻繁的設備,手機不僅便攜,而且成像質量也逐年提高,現在手機上已經開始普及雙攝,多數旗艦機都採用了更高端的雙攝像頭,有的甚至還配備了後置三攝,近日我們拿到了三星S9+,對拍照進行了一番體驗。
  • OPPO R11雙攝原理:一切以體驗和畫質為主
    到近兩年,雙攝模組的流行,讓整體旗艦手機的畫質與玩法上升了一個檔次。  手機雙攝模組大致可分為三種。早期的HTC One M8,採用的是副景深攝像頭搭配一顆主攝像頭,完成主體背景分離渲染,但實際效果不佳,目前已經很少有機型採用。還有一種雙攝是華為P9首創的黑白+彩色鏡頭,利用黑白鏡頭的高進光亮,提升照片的弱光畫質。
  • 手機雙攝已經成為過去,四攝「定焦」,這是要直接取代單反啊
    在大家都在玩「留海屏」時,最近有發布了新機,全球第一款後置四攝手機 Galaxy A9s ,甚至在發布會上喊出「後置 4 攝,顛覆你的世界」這樣的 Slogan。隨著微博、微信、短視頻等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用手機拍照的便利性是任何專業相機都無法替代的,畢竟手機便攜,幾乎歲時隨刻都可以拍照,這種市場倒逼的狀態下,從第一款單攝像頭的夏普J-SH04到LG G6的雙攝,再到華為P20 Pro的三攝,三星Galaxy A9s的問世,直接推動手機攝像頭進入四攝時代。
  • 懂行人建議選紅米K30pro,而不是華為nova7pro,優勢很明顯
    而近期華為也發布了一款主打年輕群體的華為nova 7pro,進一步攻佔年輕化的消費者,而同時發布有一段時間的紅米K30pro,兩者定位相差不是太多,到底哪一個更為強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懂行人的分析,兩者之間到底該怎麼選擇。首先華為nova 7pro作為華為最後一款發布的5G手機,也是讓大家萬分期待。
  • 科普短文,手機雙攝像頭工作原理簡介
    雙攝手機是指智慧型手機有兩個並排(橫排或者豎排)的攝像頭,這兩個鏡頭可以模擬人眼雙目視覺原理,利用立體攝影算法獲得三維信息。手機配備兩顆攝像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拍照效果。手機雙攝組合有彩色攝像頭+彩色攝像頭,彩色攝像頭+黑白攝像頭,廣角攝像頭+長焦攝像頭,彩色攝像頭+深度攝像頭。
  • 一顆不夠就再來一顆 雙攝手機原理解析
    現在,似乎人人都在討論「雙攝」。手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輕薄化,7mm逐漸成為手機薄厚的一個標杆和分水嶺。要想在如此輕薄的手機上追求更高的成像質量,即使有前面提到的技術加持,而受制於傳感器尺寸和鏡頭素質(這兩項直接決定了手機的成像質量),如同政治上所講的的主因和次因,因此即使單攝像頭參數很好,也依然會有高感表現差、背景虛化不到位、特寫不足等等問題。
  • 單攝/雙攝/美圖軟體樣張大對比
    LOFTCam,虛化軟體選擇為Snapseed)三部手機進行拍照對比,希望能夠了解到,單攝、雙攝和美圖軟體得到的樣張,誰會更勝一籌。● 背景虛化日常生活中,為了讓照片更具層次感,拍攝樣張的背景虛化效果也備受我們的喜愛。下面,我就為大家展示下三部手機的微距、近距離拍照的照片。
  • 雙攝、三攝手機多出來的攝像頭有什麼作用?
    這兩年手機攝像頭的變換實在是太快了,以前的手機是多麼純粹的手機,手機攝像頭就是手機攝像頭,不是雙攝、不是「三筒」,也不是「浴霸」。很多人都還沒了解雙攝,各種多攝就已經呼之欲出。那麼問題來了,現在手機多出的這幾個鏡頭你知道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嗎?
  • 黑白+彩色:又一款同時成像雙攝像頭手機
    一顆成像攝像頭+一顆景深攝像頭的雙攝搭配方式最早起源於HTC。2014年,HTC推出了配備雙攝像頭的One M8。HTC One M8採用了400W的主攝像頭和500W的副攝像頭雙攝像頭方案,500W像素的副攝像頭記錄空間的深度信息,對焦點處保持清晰,而非焦點範圍內的影像則通過軟體算法進行虛化,這樣就能創造出主體清晰而背景虛化的景深照片。與此同時,拍照時相片各像素點的深度資料被Duo Camera記錄下來,系統也允許使用者在拍攝後重新變更對焦點,這項功能被稱為「UFocus」。
  • 【集微拆評】紅米 Note 7 Pro 拆解:看看千元性價比之王是如何打造...
    【集微拆評】紅米 Note 7 Pro 拆解:看看千元性價比之王是如何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