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美太空景象:「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2021-01-08 快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有許多精美的宇宙圖像,其中包括:哈勃望遠鏡發射 30 周年拍攝的 「宇宙暗礁」、太陽特寫鏡頭等。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 「宇宙暗礁」

哈勃望遠鏡是迄今科學家設計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測儀器之一,2020 年 4 月迎來了它的 30 周歲生日。

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天文學家發布了一張精美太空圖像,呈現銀河系附近一處恆星形成區域。圖中巨大的紅色星雲(NGC 2014)和較小的藍色星雲(NGC 2020)位於大麥哲倫星雲之中,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距離地球大約 16.3 萬光年。星雲是巨大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雲團,可以形成恆星。

NGC 2014 星雲中心是一群明亮的恆星,每一顆都比我們的太陽大 10-20 倍,該照片被命名為 「宇宙暗礁」,因為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星雲就像一個海底世界。近期,英國廣播公司一部紀錄片展示了哈勃望遠鏡精美壯觀的 3D 圖像,例如:「創造之柱」,它是鷹狀星雲的一部分。

採集小行星樣本

2020 年,美國宇航局 Osiris-Rex 任務為了採集貝努小行星的巖石和土壤樣本,在該小行星上進行了非常危險的操作。據悉,貝努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遺蹟,它們是行星自由漫遊的構成基礎,為我們理解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如何形成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

為了採集小行星樣本,Osiris-Rex 採用一個末端帶有環狀收集腔的長杆結構,飛船降落到貝努小行星表面,當長杆接觸小行星表面時,會噴射氮氣,噴射出來的氮氣會攪動貝努小行星表面,使小行星碎片樣本濺入收集腔。

該操作策略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同時,12 月 5 日,日本在另一顆小行星表面採集到珍貴的樣本返回地球,「隼鳥 2 號」的樣本艙最終安全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地區。隨後這些小行星樣本將在日本相模原市一處管理機構進行分析。

太陽的特寫鏡頭

2020 年 1 月,夏威夷 DKIST 陸基望遠鏡觀測到高解析度太陽表面,該圖像顯示前所未有的太陽表面細節,每個細胞狀的結構大致相當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面積,實際上它們是熾熱、活躍的氣體或者等離子體。

該明亮區域表示物質在上升,中間暗色帶是低溫等離子體下沉的區域,DKIST 望遠鏡安裝在夏威夷毛伊島 3000 米高的 Haleakalā火山上。科學家希望利用該望遠鏡觀察太陽的動態變化,從而更好地預測它的能量爆發。這些巨大的帶電粒子爆發會破壞繞地衛星,傷害太空人,甚至破壞電網。

飛越木星

美國宇航局 「朱諾號」飛船於 2011 年發射,近年來該飛船陸續向地面傳送大量精美的木星圖像,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6 月 2 日,朱諾號第 27 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拍攝到這顆氣體巨行星的旋轉雲。天文學愛好者凱文 · 吉爾隨後將數據轉換成視頻,其中包含朱諾號近距離經過時拍攝的 41 張靜止圖像,這些圖像通過數字方式投射在一個球體上,使用一個虛擬 「相機」從不同角度提供木星的視圖。

除此之外,這段視頻還展示了木星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大紅斑,這實際上是一場正在進行的巨大風暴。

星艦飛船測試

SpaceX 執行總裁埃隆 · 馬斯克設計的最新星艦飛船,它有點像科學小說中的火箭飛船,但馬斯克希望能通過這一飛船能將人類傳輸到火星上。

12 月份,SpaceX 公司測試了首個星艦飛船完整原型,飛船從德克薩斯州南部博卡奇卡發射臺直接發射升空,飛行了 12.5 公裡。

此次測試飛行展示了星艦飛船的一些獨特特徵,包括燃燒甲烷的猛禽發動機,以及飛船腹部朝向地球降落,在著陸前翻轉至垂直位置的特殊飛行軌跡。在測試階段中,SN8 星艦原型機靠近發射臺的速度有點太快,導致飛船出現馬斯克所描述的 「快速計劃外解體(RUD)」,實際就是飛船墜毀。

但是此次飛行對 SpaceX 提供了大量工程數據便於深入研究,有助於工程師不斷改進飛船設計,目前下一個原型機 SN9 正在發射臺等待發射。

- THE END -

#宇宙#太空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隨心

相關焦點

  • 2020 年最佳太空圖像:「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北京時間 1 月 5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有許多精美的宇宙圖像,其中包括:哈勃望遠鏡發射 30 周年拍攝的 「宇宙暗礁」、太陽特寫鏡頭等。哈勃望遠鏡拍攝的 「宇宙暗礁」
  • 2020年最佳太空圖像:「宇宙暗礁」和太陽特寫鏡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年有許多精美的宇宙圖像,其中包括:哈勃望遠鏡發射30周年拍攝的「宇宙暗礁」、太陽特寫鏡頭等。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宇宙暗礁」哈勃望遠鏡是迄今科學家設計的最重要的天文勘測儀器之一,2020年4月迎來了它的30周歲生日。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天文學家發布了一張精美太空圖像,呈現銀河系附近一處恆星形成區域。
  • 彗星的特寫視圖顯示它倖存下來並與太陽相遇
    彗星並不總是能停留在內部太陽系中,但是最新的特寫照片顯示NEOWISE彗星(數十年來最亮的彗星)將其聚集在一起。從現在開始大約6,800年,如果我們的後代仍在附近,他們可以期待NEOWISE彗星的回訪。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
  •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8日,顯示了Neowise彗星的極近景象。NASA的圖片顯示,當彗星被太陽釋放的熱量加熱後,彗核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呈朦朧「外殼」。該航天局指出,這是哈勃首次以如此高的解析度拍攝到Neowise這種亮度的彗星在被太陽近距離經過後的照片。哈勃是在2020年7月3日這顆彗星最接近太陽後拍下這張照片的。它在距離太陽2700萬英裡的地方經過。
  • NASA發布半人馬座特寫照片,銀河系中心有巨大的中央黑洞
    近日,NASA發布了一張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半人馬座A星系的特寫照片。據悉,半人馬座 A距離地球 僅1100萬光年, 是距地球最近的 活躍星系。又稱 NGC 5128,獨特的橢圓星系跨度超過60,000光年。
  • 一組圖,帶你領略太空的詭異與恐怖
    南瓜燈/這是太陽表面活動所產生的現象,類似於萬聖節的南瓜燈。哈勃看到一張太空人的臉/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兩個星系碰撞,碎片看起來像是一張有發光眼睛的臉。哈勃太空望遠鏡2018所拍攝的幽靈星雲。歐洲南部天文臺於2018年10月發布了一個名為NGC 2467的恆星形成區域的外觀。
  • 11月24日,央視直播嫦娥五號飛越臺灣省,25秒特寫鏡頭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省這次在直播視頻中多次''露臉'',而且一個嫦娥五號飛越臺灣省上空的特寫鏡頭就持續了大約25秒。嫦娥五號飛越臺灣省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自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速升空,往東南方向飛行,途經廣東、南海、臺灣島、呂宋島等地。
  • 最美太空15幅圖:神奇的「雷神頭盔」
    可以說,無人機擴展了人類的眼睛,但僅僅限於地球,如果把視野繼續拓展,美麗的太空會是怎麼樣?NASA近日給出了2015年最美的15幅太空圖,像極光邊緣、「雷神索爾的頭盔」等神奇的景象都在其中,一起來看看吧(排名不分先後)。
  • NASA曬「恆星誕生」照 亮度是太陽20萬倍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工作了30年,而現在NASA也是為在之前它拍攝的基礎上,修復了大麥哲倫星雲「宇宙暗礁」照,看上去更加清晰。這些結果可以在哈勃望遠鏡最新發布的圖像中看到。在大麥哲倫星雲中,一個巨大的紅色星雲NGC 2014跟一個較小的藍色星雲NGC 2020並排出現。NGC 2014是一個離地球約16.3萬光年的大漩渦,上面布滿了比我們太陽大10到20倍的恆星。較小的藍色伴星乍一看可能不那麼引人注目, 但它的核心卻是一顆巨大的單一恆星,其亮度是太陽的20萬倍。
  •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本次日環食開始於非洲,穿過中東、南亞,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國將穿過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
  •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 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 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06月17日 15:26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
  • 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太陽爆發壯觀景象-太空,圖片,精選 ——快科技...
    過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這些照片集中展現了美國宇航局及其他國家航天機構最新捕捉到的太陽劇烈爆發、太陽帆在太空完全展開等壯觀景象。1.南極光如蛇般蜿蜒 南極光如蛇般蜿蜒即便對見識多廣的太空人而言,這都是極為罕見的一幕:南極光如蛇般蜿蜒,停留於南印度洋上空。
  •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本次日環食開始於非洲,穿過中東、南亞,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國將穿過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錯過後就要等到2030年6月,所以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時隔20年,2020年底,木星土星將再次相遇
    這將是自1623年以來它們靠得最近的一次。但是請不要等,現在就開始觀測它們!在EarthSky社區照片牆上查看。 | 斯基博士(Dr Ski)拍攝到的的木星和土星的特寫鏡頭。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土星每天晚上都緊隨木星向西移動。在9月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這對閃閃發光的星兒。
  • 科學家將數十年太陽活動鏡頭濃縮在47分鐘延時視頻中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 科學家們將幾十年來對太陽大氣層拍攝的鏡頭濃縮成一段47分鐘的視頻,展示了大規模的太陽活動。 這段視頻的發布是為了慶祝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空局(ESA)的太陽與日光層觀測衛星(SOHO)的25周年紀念日,SOHO為人類了解太陽做出了無數貢獻。
  • 科學家將數十年的太陽活動鏡頭濃縮在47分鐘的延時視頻中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科學家們將幾十年來對太陽大氣層拍攝的鏡頭濃縮成一段47分鐘的視頻,展示了大規模的太陽活動。值得慶幸的是,在1999年,一個軟體的變通方法得以實施,使得這艘頑強的探索者能夠繼續觀測太陽至今,並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在太空中,SOHO已經收穫了50TB的數據,這為6000篇科學論文的創作提供了動力。它還發現了4000多顆遊蕩的冰冷彗星,因為它們正在最接近太陽。
  • 特寫照片!太陽圖片顯示巨大的太陽黑子「令人窒息的能量流」
    一幅可怕的太陽特寫照片揭示了黑暗的太陽黑子破壞了它的「金色表面」,限制了太陽能的流出。太陽黑子的出現所引發的太空天氣效應是太陽強烈的磁場扭曲成一個點的結果。當太陽黑子出現時,磁場限制了能量的流動,導致表面溫度下降。
  • 未來的天文望遠鏡將看到什麼太空景象
    韋伯太空望遠鏡藝術圖2網易探索11月27日訊,據美國太空網消息,像哈勃、斯皮策和錢德拉這樣的巨型望遠鏡能提供空前美麗的宇宙景象,但天文學家還是渴望有更加強大的望遠鏡進入地球軌道美國宇航局期望2013年發射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許多科學家在思考其未來的觀察會是什麼。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學會的天文學家雷切爾·薩默維爾就是其中的一位科學家,她表示,如果沒有額外的援助,天文學家很難解答宇宙中一些最神秘的謎團。「我們還需要更好地觀察來使我們的宇宙模型更加完善。如果你只是紙上談兵,即使今後15年你用上超級電腦來進行電信模擬,這也將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