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防護、檢測、救護、治療物資和設備,「南京製造」全門類生產、全方位保障、全過程供應,為助力南京市和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物資基礎。「南京製造」以過硬的實力、主動的擔當、頑強的作風,展現了「創新名城」的奮鬥姿態,體現了「美麗古都」的深沉大愛。
防護:「南京製造」築起第一道屏障
疫情發生之初,口罩即成為市民加強個人防護的必備物品;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交通卡口工作人員,也急需防護服、醫用手套。
市工信局和各區緊急動員一批製造企業快速復工、復產、轉產。
臘月二十九,位於溧水區的南京新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在接到政府醫用口罩保障需求後,迅速恢復生產,採取三班倒制度,投入資金新上3條生產線。公司總經理李新華親自駕車赴外地採購原材料,短時間內即讓產量翻了10倍,有力地保障了南京市場供應。李新華承諾:「即便原材料再怎麼漲價,公司所生產的口罩也不會漲價,確保南京市場的口罩價穩量足。」
大年初二,位於南京經開區的江蘇卡思迪萊服飾有限公司,緊急受命轉產「醫用、警用防護服」。作為南京市首批恢復生產的企業,公司公車、私車齊上,走村串戶接回500名員工;員工手提肩扛搶回生產物料,買、借、租並用,3天打通流水線、配套關鍵設備60臺。2月1日首批合格防護服已隨江蘇省援鄂醫療隊運往湖北主戰場。目前公司日產能屢創新高,多批防護服已馳援一線。
大年初三,潤京乳膠公司緊急召回80名南京本地員工,開足1條無菌手套生產線和1條乳膠手套生產線,兩班倒,保證每天24小時全力生產,不僅捐贈給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大量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還向南京市、區衛健委捐贈了15萬副檢查手套。
據市工信局介紹,目前南京市共有口罩、防護服等防疫重點物資生產企業50多家,工信部門將進一步強化駐廠員聯絡督導機制,現場幫助解決生產、藥監認證、市場銷售、物資調撥等具體問題,保障防疫需要,穩定市場供應。市發改委也表示,在各區、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市防疫物資保障正呈現「緊平衡、不斷檔」的態勢。
檢測:緊急攻關成功研製核酸試劑盒
疫情襲來,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董事長曹林帶領上百名研發人員和生產人員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在最短時間完成了原料酶的定向改造,為多家檢測企業提供關鍵核心原料。
為滿足一線疫情防控需求,諾唯贊團隊繼續攻關,短短幾天時間就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實現1小時快速精準診斷。
1月22日,接到市相關部門需求;27日,首批產品下線交付南京南站!這個春節,南京國業科技公司全員上陣,僅用5天時間,就為南京人流密集區域裝上「智慧眼」——紅外熱像儀,不到1秒就能測出多位行人臉部溫度。截至目前,國業科技已交付161臺紅外測溫儀,主要供應南京、蘇州、常州等地,目前還有近300臺訂單正在抓緊生產中。
「首批產品下線的幾天裡,我幾乎沒有合眼。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公司負責人姚霞林說,他們企業的名字源於「產業報國,實幹興邦」,這也是企業的初心,疫情面前必須扛起南京製造企業的使命擔當。
救護:設備源源不斷供應全國
南京製造在醫用車輛、設備製造領域,也有出色表現。
1月28日大年初四,位於六合經濟開發區的英德利公司接到防疫物資救護車的生產任務。次日,公司技術、採購人員提前進入狀態,在全國各地進行排查,對所需採購物資的供應商進行比選。疫情防控期間,員工返崗、原材料運輸、上遊企業未復工等一系列難題出現在企業面前。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公司終於趕在2月9日下線第一臺救護車。截至目前,英德利公司接到全國各地救護車訂單量100多臺,正在緊張地生產中。
「武漢火神山醫院急需醫療設備!」1月24日除夕夜,一個來自武漢的求助電話,讓南京天奧醫療儀器製造有限公司馬上進入了「戰鬥狀態」。公司總經理李陶薇告訴記者,截至上月,南京天奧累計向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供貨3491件,完成了全部的訂單交付。此外,隨著疫情的發展,公司陸續接到各地醫院的需求訂單。
同樣加班加點在拼的還有南京巨鯊醫療集團。「大年初一,在董事長王衛的帶領下,全體員工總動員,加班加點生產確保及時供貨。次日成立突發事件臨時應急小組,抓緊生產,以確保醫用高解析度專業顯示系統能及時供貨。大年初四,第一批醫用高解析度專業顯示系統到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現場;大年初六,捐贈給雷神山醫院的第二批物資抵達武漢;2月14日,捐贈給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第三批物資抵達武漢。
南京晨偉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無創呼吸機,也受到使用醫院的歡迎。這種呼吸機採用中文界面,操作簡單、直觀方便,可連續工作時間120分鐘以上。
治療:抗疫新產品在武漢充分應用
醫藥新產品、防護新設備、治療新儀器……在昨天市工信局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裡,「南京製造」在疫情防控中又創造了一批新產品,包括先聲藥業集團生產的阿比多爾和扎那米韋、南京普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血氣生化分析儀、藥大製藥有限公司的新手部免洗消毒凝膠等,為此,相關企業積極攻關,僅先聲藥業集團就組織了3個抗疫情重大品種攻關組,重點突破了阿比多爾原料藥生產瓶頸、扎那米韋生產效率等問題,其產品安全有效在武漢得到充分應用。
製造,讓防控更有力。製造,讓未來更美好。疫情防控一線,「南京製造」交上了一份讓人放心、讓人安心的優異答卷,展現了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實力與擔當。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健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