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選擇理財?
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夜暴富的心理,都知道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道理,假如不多賺一點錢,真的就碰到了「吃不起豬肉」的現狀。
回想小時候,我們去超市,100元能買一筐吃的喝的加各種日用品,5毛錢就能在學校稱王稱霸。而如今,100塊可能都不夠買兩桶洗衣液….
為什麼物價一直在漲,而錢越來越不值錢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真相就是通貨膨脹!
什麼是【通貨】?
簡單理解【通貨】就是大家都願意要的東西,比如黃金就是硬通貨。而這種東西往往會扮演貨幣的角色,歷史上,貝殼、金銀、紙幣都當過貨幣。
什麼是【通貨膨脹】呢?
【通貨膨脹】的意思就是流通的貨幣過多,超過經濟運行的需求,導致錢不值錢,錢的購買力下降了,相應地物價也就上漲了。
那麼通貨膨脹具體是怎麼產生的呢?舉個例子來解釋下:
假設整個中國市場上只有100個西瓜,同時市場上流通著1000元人民幣,
1000元/100個=10元/瓜,也就是每個西瓜價值10元。
第二年央行多印了1000元人民幣,等於流通著2000元人民幣,但是生產力提高的沒有那麼快,只生產了150個西瓜,
2000元/150個=13.3元,那麼每個西瓜就變成了13元一個。
在現實中,與西瓜對應的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名幣對應的就是我們的M2(這裡簡單解釋一下M2,學名叫「廣義貨幣」。翻譯成人話,可以理解為整個社會上錢的數量。)當M2的增速大於GDP的增速時,就會導致通貨膨脹,你手裡的錢也就開始貶值啦!
以前有1萬元你就是村裡的富豪,現在有1萬元可能最多比乞丐強一點點,越來越多的的人都是負資產…
官方數據給出,2017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為7.5%。那麼你手裡的10萬塊錢,實際價值是多少呢?
答案是:100000/(1+7.5%)=93023元
10萬元握在手裡,什麼都沒幹,一年就縮水了將近7000大洋(就相當於一部蘋果手機木有了….)
通過近幾年的通脹率統計,假設你手裡有100萬,通脹率是4%,50年後你手裡的錢相當於只剩14萬!!!
且官方給出的通脹率實際上會偏低,據一些經濟學家推測,實際通脹率還要高。更可怕的是,房價的漲幅是不計算在通脹裡的。然而房價的上漲速度…中國人都清楚!
如果把錢放在銀行存著,即便有利息,但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也僅有1.75%,放在餘額寶,年化收益率現在也只有1.7%而已,根本跑不贏高達7.5%的通脹率。
所以,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存銀行雖然看起來有利息,錢好像是變多了,實際上是越來越少了。
可能你現在覺得自己很富有,似乎一輩子不工作也不用愁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哪怕是維持同樣的生活水平,你花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20世紀末期,通貨膨脹率大起大落,5%甚至10%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出現多次,這段時間是物價飛漲的惡性通脹時期。其中最高的兩年分別是1988年,通脹率高達18.8%;1994年,通脹率高達24.1%。
在《中國物價年鑑》的記載中,這一年被重點標記:「1988年是我國自1950年以來物價上漲幅度最大、通貨膨脹明顯加劇的一年。全年零售物價總指數比去年上升18.5%,這個上升幅度又是在持續3年物價累計上漲23.7%的基礎上。」從這些數據中,大家也可以發現,任何時期、任何國家都無法杜絕通貨膨脹。
許多經濟學家也認為,溫和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為例,從未發生過惡性通脹,但從1800年以來美元已經貶值了95%。
今天的1美元,相當於當年的5美分。我們要承認通貨膨脹,這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決定的,我們無法逃避,只能直面這個現實。
通脹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投資,進而抵抗通脹。
所以有那麼多人會選擇外匯投資、P2P投資等...
只能用一句話概括投資:不投資是等死,亂投資呢,就是找死!
望所有投資理財失敗的人,重拾信心,重新出發。生活的路還很長,不要被生活打敗!
我是老橙,分享個人觀點、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