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零之曙光》作為一款角色扮演動作遊戲,自2017在PS4主機平臺上發布,一直以高人氣高評分受到廣大玩家的喜愛。而今年8月,這款《地平線:零之曙光》終於正式登陸PC端平臺。這對眾多的PC端玩家來說,可是期待已久了。那麼這款遊戲在PC端的表現如何呢?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說說試玩後的實際體驗感覺。
遊戲配置
最低配置要求:四核i5處理器+8G內存+GTX 780顯卡,與目前十代i5處理器+8GB+GTX 1650顯卡配置的入門級遊戲本差不多。
推薦配置要求:四核i7處理器+16GB內存+GTX 1060顯卡,建議選用十代i7處理器+16GB內存+GTX 1660 Ti顯卡配置以上遊戲本。
測試機器
既然遊戲配置要求比較高,所以小編這次測試遊戲的機器也選用了目前主流高性能的遊戲本型號:機械師F117-X,電腦的核心配置是i7-10875H處理器+RTX 2070顯卡,運行內存也達到32GB,完全滿足了《地平線:零之曙光》的官方硬體配置要求,得以確保在遊戲測試的時候,不會被硬體配置影響到遊戲運行效果。
經過小編長時間的測試,以及遊戲自帶的基準測試,F117-X遊戲本在《地平線:零之曙光》終極質量的畫質設定下,平均幀數約為67 ,作為一款角色扮演類遊戲,這個幀數結果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實際幀數的變化幅度還是比較大,最大幀數高達122,最小幀數低至3,看來目前這款遊戲的優化還是比較一般。希望廠商後期會增加相對應的補丁解決方案。
遊戲背景
《地平線 零之曙光》屬於開放式類型遊戲,地圖非常的龐大,70G的內容可以說下處處都是驚喜。遊戲內容主要講述一個「後現代」故事,背景建立在人類科技文明滅絕後的全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類與機械生物共存,過著原始的部落式生活。
遊戲畫質
《地平線 零之曙光》使用的是Decima遊戲引擎,遊戲內包含了廣袤多樣的地表植被,同時搭配了動態隨機的天氣效果,給玩家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真實世界畫面。除此之外,遊戲也支持了HDR畫質渲染,但由於小編身邊暫無HDR顯示器設備,所以最佳的畫質效果還無法體驗到,不過就目前體驗到的終極質量畫面,小編已經是心滿意足、嘆為觀止了。
遊戲內的戰鬥場景設計非常精細,無論是人物服飾質感,還是各種不同屬性的武器、特效,都有著豐富的細節。在與機械獸的戰鬥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武器與機器碰撞時產生的粒子特效,以及機械獸倒地時的爆炸效果,細節到位,打擊感也比較強。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另外一款遊戲:《刺客信條:奧德賽》,優化一般,但真的是每一幀都是壁紙!
遊戲特色
《地平線:零之曙光》的戰鬥系統十分有意思。女主埃洛伊可以通過頭上裝備的「Focus」來觀察周邊環境,不僅可以尋找任務線索和可採集道具,還能快速分析機械獸的弱點部位,類似於《巫師3》傑洛特的狩魔獵人感官的功能,給我的感覺就是攻略書般的存在。
遊戲的戰鬥核心玩法是射箭,比較類似《古墓麗影》系列,我們可以在野外或者機械獸身上收集各種不同材料,製作各種不同屬性的弓箭,對機械獸產生不同的攻擊效果。另外遊戲中還包含了武器、裝備、天賦、坐騎等多種功能系統,我們可以通過改造裝備、升級技能的方式不斷提升女主的各項戰鬥能力,以便在這個充滿巨大機械的曠野上更好的生存下去。
《地平線:零之曙光》這款遊戲的劇情主要以完成任務、遺蹟解密的形式進行推進,我們可以通過完成主線/支線任務、遺蹟探險等方式,不斷挖掘主角的身世故事和這個未知世界的秘密。這個過程對於大部分劇情控玩家無疑充滿了吸引力,為避免劇透,這裡就不多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遊戲親自體驗下。
總結:
《地平線:零之曙光》這款遊戲無論在畫質、戰鬥系統、劇情上都設定得十分出色。高科技機械怪獸,原始部落社會,原本兩樣格格不入的東西, 在這款遊戲的設定中卻沒有一絲的違和感,充分給玩家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理念。雖然目前遊戲優化還處在不少爭議問題,但無疑還是一款十分值得入手的遊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