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舉行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晚在京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沃爾夫、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裡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誇爾斯舉行第五次「1+6」圓桌視頻對話會,就世界及中國經濟形勢、後疫情全球經濟治理等議題深入交流。
李克強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中國經濟全年能夠實現正增長。這得益於我們圍繞保市場主體實施了助企紓困政策、並行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也得益於我們龐大的內需市場。保住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就業,有就業就有收入和消費,就能推動經濟增長。我們集中政策資源直接面向市場主體,特別是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建立直接惠企利民的機制,創新出臺直達實體企業的金融政策工具,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李克強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們將繼續創新完善宏觀調控,保持政策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外資來華,也鼓勵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實現更大互利共贏。國際社會應當團結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與會國際組織負責人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果,認為中國是今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支持。讚賞中國在脫貧攻堅、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積極貢獻,願深化同中方各領域合作,攜手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復甦。
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共同會見記者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對話會後,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共同會見記者。
李克強表示,此次對話會高效、成功。當前世界經濟仍在恢復過程中,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我們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儘快走上穩定復甦軌道。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支持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強大力量。我們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權威性有效性。中方願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同國際組織加強合作,共促全球發展。
李克強介紹了中國應對疫情衝擊採取的助企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規模性政策,指出實踐證明相關政策是合適的、有效的。
李克強強調,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將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這也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我們將在擴大內需過程中更大力度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
肖捷、何立峰出席上述活動。
韓正與俄羅斯副總理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韓正24日在北京與俄羅斯副總理、委員會俄方主席諾瓦克通過視頻方式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
韓正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親自關注和推動下,中俄能源合作始終保持著積極發展的良好態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世界經濟下滑的嚴峻挑戰,兩國能源合作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生命力,能源貿易大幅增長,重大合作項目穩步推進,新合作成果不斷湧現。中方願與俄方一道,以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為引領,認真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推動中俄能源合作積極向前發展,取得更多務實成果。
韓正指出,要積極推進重大戰略性項目合作,尋找更多利益契合點,將高水平戰略關係轉化為更多能源領域互利合作成果;要積極拓展新合作領域,務實推動能源技術裝備、創新研發、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等領域合作,更多使用本幣開展能源貿易結算和項目投融資;要積極開展中小項目合作,充分利用中俄能源商務論壇等平臺,加強信息分享和需求對接,形成上中下遊合作一體化,大中小型項目全面推進的合作格局。
諾瓦克表示,面對疫情蔓延,俄中在重要雙多邊議程中通力配合,各領域合作迅速重回上升通道。俄方願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加強包括能源領域在內的全方位合作,推動兩國關係再上新臺階。
會後,韓正和諾瓦克共同籤署了《中俄政府間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紀要》。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裡程4000公裡,發展迅速,在滿足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載體。
這幾天,北京市地鐵房山線北延段、地鐵16號線中段正在進行試運營,有望年底前通車。屆時,北京房山區的百姓進入中心城區將更加方便。
快速發展的軌道交通讓在北京等超大城市生活的人出行更便捷,特別是連接郊區和中心城區的城鐵,已經成為上班族通勤的首選。
在北京,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次乘坐地鐵通勤。到今年年底,隨著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段的開通運營,北京市的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超過700公裡,網絡運輸能力和運營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城軌交通的核心技術突破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北京郊區的燕房線外表看上去與普通地鐵並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對中國地鐵的發展卻有著裡程碑一般的意義。
燕房線全線已經安全運營一年多,實現了列車的一系列自動操作,比如說上下坡的運行、轉彎時候的速度控制,以及列車進站的精準停車和自動開閉車門等等。
燕房線建成後,我國有更多城市的在建地鐵選擇了我國自主設計的全自動運行系統。中國城市軌道裝備的科技水平躋身世界一流。
北京地鐵的發展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上海、北京、廣州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已位居世界前三,形成了龐大的城市軌道交通路網,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建設規模持續增長。在部分城市,城軌交通已經承擔了公共運輸50%以上的運輸量。
預計到今年年底,內地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數量將達到44個,在建城市將達到60個。「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額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2.6萬億元,完成客運總量約為960億人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在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由於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本次軌道修正量很小。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地月轉移過程中,受入軌偏差、控制偏差等因素影響,會產生軌道偏差。這就需要進行軌道修正,來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
除了彌補軌道偏差外,此次軌道修正還在軌驗證了探測器上3000N發動機的性能,該發動機將在後續近月制動中使用。
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距離地球約16萬公裡。
財政部在香港發行50億元人民幣國債
今天(11月25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5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2年期35億元、5年期15億元,中標價格分別為99.27元、98.03元,收益率分別為2.55%、2.65%。
黑龍江黑土地耕層平均厚度持續增長
黑龍江最新發布,依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黑龍江黑土地耕層平均厚度由2014年的19.8釐米,增長到2019年的23.3釐米。據了解,黑龍江黑土耕地面積為1.56億畝,是我國黑土面積最大的省份。
青海建成兩個可再生能源基地
青海省日前在海南州和海西州建成兩個年發電量千萬千瓦級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十三五」期間,青海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未來五年,青海還將再打造兩個年發電量千萬千瓦級的可再生能源基地,構建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清潔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