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渴望長時間地獨處,它們的嘴裡可以藏非常多的食物。
東部花慄鼠在美國東部和加拿大南部很常見,棲息在落葉林地和城市公園中
花慄鼠擁有可愛的大眼睛、濃密的絨毛、規則的條紋和胖乎乎的臉頰,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啦!你可能在動物園、野外的林地中見到過它們,也可能在迪士尼的動畫片中見過它們的身影。它們不只有可愛的外表,其飲食、居住習慣和性格偏好也非常有趣!
人工飼養的花慄鼠每天至少需要1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它們的野生同類的睡眠習慣也是如此,那麼你在戶外看到的非常活躍的花慄鼠,則是在它們那活動的另外9小時內。
花慄鼠的體重在28至142克之間,是松鼠家族中最矮小的成員。這些小型的嚙齒類動物也與土撥鼠和草原土撥鼠有親戚關係。
西伯利亞花慄鼠原產於亞洲,常分布於俄羅斯中部、中國、韓國和日本北部等地
常見的花慄鼠有25種,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棲息環境包括森林、沙漠、城市郊區等。而其中只有一種花慄鼠在北美洲之外的地方安了家,那就是西伯利亞花慄鼠。
花慄鼠喜歡在林地和其他地點的洞穴中生活,這樣的環境可以更好地進行偽裝
東部花慄鼠的洞穴系統
一些花慄鼠喜歡在原木、灌木中築巢,或者在地下打一些巨大的洞穴。它們會做一個假的入口來迷惑侵犯者,內部的隧道結構可以達到3至9米,具有食品儲藏室和育兒室,並且用乾淨的葉子和其他植物進行裝飾。
花慄鼠只用後腿站立時可能是在尋找潛在的捕食者
幾乎所有比花慄鼠大的食肉動物對它們來說都是潛在的威脅,如貓頭鷹、老鷹、黃鼠狼、狐狸、狼、浣熊、山貓、猞猁、貓、狗、蛇,甚至還包括它們的近親——紅松鼠!為了避免成為其他動物的盤中餐,花慄鼠不得不行動快速、敏捷,而且只能在洞穴附近活動。它們在覓食時會時刻保持警惕,發現危險時會馬上跑回洞穴、躲進灌木叢,甚至爬到一棵樹上。
花慄鼠的嘴中塞滿了堅果和種子,它們把食物帶回洞中儲存起來,留作冬天的零食
花慄鼠不挑食,它們會花費很多時間尋找下一頓餐吃什麼,甚至會去人類設置的餵鳥器中找食物。花慄鼠屬於雜食動物,它們喜歡吃堅果、漿果、種子、蘑菇、昆蟲、青蛙、蜥蜴、小鳥和鳥蛋等。在夏末和秋季,它們開始將額外的食物帶回它們的洞穴中,它們的頰囊很厚,可以容納3倍於頭部大小的儲藏物。花慄鼠的這一行為同時幫助了植物種子傳播和真菌等的茁壯生長。
從10月下旬開始,它們會逐漸進入冬眠狀態,心率開始減慢,體溫降低,一直到3月或4月。但與熊不同的是,花慄鼠不會提前儲存脂肪以度過整個寒冷的季節。它們會周期性地醒來,以儲存堅果和種子,甚至在外面冒險覓食。
剛出生的花慄鼠眼睛是看不見的,身上沒有毛髮,非常脆弱,很像一個粉紅色的果凍。但是幼崽生長得很快,4至6周後就可以離開巢穴,開始自己的鼠生了。
儘管動畫片中的花慄鼠很可愛,朋友也很多,但事實上,它們大多數時候是獨居的,在繁殖季節到來之前尤其如此。每年春天和夏末,雄性花慄鼠和雌性花慄鼠才會相聚進行交配,然後再分道揚鑣。雌性花慄鼠負責養育後代,但一旦後代離開,它們就不會再見面了。
一張1961年的專輯封面《花慄鼠三重唱》,關於3隻花慄鼠艾爾文、西蒙與西奧多的故事
實際中的花慄鼠並不會歌唱,但它們在保護領地的時候,會發出「chip-trill」(一種斷斷續續的高音);面對地面上的捕食者時,會發出「chip」(高頻報警聲);而在被捕食者追擊或受到驚嚇的時候,則是「trill」。一些花慄鼠還會綜合利用這些叫聲,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原文:SIDNEY STEVENS
編譯: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