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需要裝修的業主們對環保越來越重視,人們發現在裝修過程中有很多關於環保裝修的誤區需要避免,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見誤區,以及業主在碰到這些問題該參考的法律依據。
一、裝修政策和裝修法規外在家庭裝修中的誤區
1、只知道通風有利於淨化環境,不知道怎樣合理通風。
2、只要裝修時使用的材料是符合國家標準裝修政策和裝修法規的,室內就一定沒汙染。
3、只要裝修,室內就一定有汙染,室內環境汙染沒法預防4、只要購買價格高的裝飾裝修材料,就不會造成室內環境汙染。
5、只重視裝飾裝修造成的汙染,忽視了家具造成的室內環境汙染。
6、只要自己感覺沒有氣味,室內環境中就沒有汙染。
7、只知道空氣淨化器和淨化劑能夠淨化室內空氣,但不知道怎樣合理使用。
8、只要選擇了符合裝修政策裝修法規的正規的裝飾公司進行裝修,就不會有汙染。
9、只重視室內裝修造成的汙染,不重視其他方面的汙染。
10、只知道室內環境應該依據裝修政策裝修法規進行檢測,但是不知道怎樣選擇檢測單位,甚至選擇產品銷售人員進行室內環境檢測。
二、裝修汙染相關法律依據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家庭裝修也是一種消費。消費者的權益集中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如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經營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十八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做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並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這些條款,以及裝修政策,裝修法規都是消費者保護自身權益的依據。
2、《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十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十項標準分別是:《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溶劑型木器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內牆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壁紙中有害物質限量》、《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質限量》、《地毯、地毯襯墊及地毯用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限量》、《建築材料放射性核素中有害物質限量》。這十項標準加上裝修政策裝修法規為我們打室內裝修汙染官司提供了有據可依的條款。
3、《家庭裝修合同》。消費者一定要在裝修過程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運用裝修政策和裝修法規與裝修公司籤訂合同,一定要在合同中依據裝修政策裝修法規增加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條款。這樣,一旦發現裝修工程存在有害氣體汙染問題,根據裝修政策和裝修法規籤訂的合同就成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