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曲風的歌曲是新世紀以來盛行的,受眾群比較廣,歌迷喜聞樂見,影響廣泛的一種音樂類型。
1.周杰倫引領、推動新世紀以來中國風歌曲的盛行和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風歌曲從深藏閨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眾姿態,走向臺前,被更多人喜愛和接受,不可否認要歸功於周杰倫的出眾的創作才思和對該類型的歌曲不遺餘力的弘揚和推廣。
從2000年試驗性的推出第一首中國風歌曲《娘子》,開啟對自己的創作風格的突破和嘗試以及市場的試探,到後來逐漸成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龍拳》、《東風破》、《千裡之外》、《霍元甲》、《青花瓷》、《七裡香》、《菊花臺》、《蘭亭序》、《紅塵客棧》等等,周杰倫開創了一個屬於中國風歌曲也屬於自己的巔峰,迎來一個絢麗多彩、優秀歌曲屢見不鮮,風靡華人社會的中國風時代,對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和風格的多樣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其中負責作曲的周杰倫自然居功至偉,理應予以歌功頌德,而負責作詞的方文山對中華傳統文化深入的理解和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底,與周杰倫雙劍合璧,賦予中國風歌曲鮮明的脈絡和靈魂,貢獻同樣卓著,也應該在華語流行音樂的功勞簿上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
2.眾多音樂人、歌手在中國風領域激發出巨大的創作能量,百花齊放,經典輩出
周杰倫引領了中國風潮流,為華語流行音樂啟迪了新的創作思路,獲得了其它音樂人和歌手強烈的反響,紛紛將精力投入到中國風歌曲的創作當中,湧現出許多膾炙人口,口碑和市場反響不俗的佳作。
陶喆、林俊傑、王力宏、吳克群、胡彥斌、TANK(呂建忠)等歌壇一線歌手以及許嵩、汪蘇瀧等新銳都如醍醐灌頂般,激發了巨大的創作熱情,靈感源源不斷。《蘇三說》、《江南》、《曹操》、《蓋世英雄》、《花田錯》、《江南》、《紅顏》、《三國戀》、《千年淚》、《千年之戀》、《紅昭願》、《斷橋殘雪》、《西廂記》 、《卷珠簾》等歌曲都傳唱一時,讓歌迷徜徉在歌曲營造的意境當中,感受濃鬱的古典風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時至今日中國風歌曲依然是華語歌壇創作者創作時樂此不疲、筆耕不輟的題材,歌迷對它的喜愛和熱衷依然不減,在華語流行音樂處於低迷狀態,整體創作水準逐漸下滑當下,依然如取之不竭的寶藏供給著其不斷運轉。中國風歌曲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華語樂壇的格調,更加具有多樣性和音樂性,也更加具有內涵、深度和文化底蘊,像一道靚麗的風景引人入勝。
中國風歌曲顧名思義就是流行音樂中呈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的歌曲,與當今流行的搖滾、rnb、說唱等從國外引進,繼而在國內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具有西洋文化特質的音樂類型不同,中國風歌曲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延伸和擴展,呈現出一種屬於中華文化特有的韻味,內容和表現形式會更加符合國內聽眾的欣賞口味,會更容易打動聽眾,引發共鳴。
而新世紀以來,中國風歌曲從之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眾姿態一躍成為歌迷喜聞樂見,影響巨大的華語樂壇主流的音樂表現形式,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等人對出色的音樂才華和對中國風歌曲不遺餘力的創作和推廣,實在是功不可沒,他們的努力和貢獻理應得到我們的肯定和尊重。
3.現今流行的中國風歌曲堆嵌詞藻,內容空洞,情感流於表面,美中不足
但是憑心而論,當今音樂人創作的中國風歌曲並非完美無瑕,也無法真正代表中國風歌曲的最高水準,完整體現出中國風歌曲的精髓,還存在一些不足和提升的空間。
比如歌詞的強行堆嵌,依靠一些具有古文風格,看似優美華麗的詞藻來營造出歌曲的古典韻味和意境,卻內容空洞,矯揉造作,有形無神,且語句不通,詞不達意,讓人無法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含義,無法品味出深層次的感動。比如方文山作詞的《東風破》、《青花瓷》等膾炙人口的中國風歌曲歌詞呈現出這方面痕跡太過明顯,甚至為了壓韻導致邏輯不通,為人所詬病。
另外歌曲的旋律和編曲技術含量過多,導致畫蛇添足,融入了現代流行的音樂風格,是一種突破和創新,值得肯定,但過多的加工和渲染,反而使歌曲失去了中國風歌曲應有的味道,對歌曲內涵的傳達和聽眾更好的融入歌曲的意境,激發更多的感悟,帶來情感的湧動,設置了無形的障礙。
4.早期誕生的中國風歌曲內容深刻,經典雋永,與現在的中國風歌曲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在周杰倫引領中國風歌曲風潮之前,華語樂壇曾經湧現出許多經典雋永、風靡大江南北,恆久流傳的具有古典韻味和中國傳統風情和家國情懷的歌曲。這些歌曲具有獨特的魅力,至今依然縈繞在聽眾的心頭,打下深刻的烙印,念念不忘,難以抹滅。無論歌曲本身音樂性、藝術價值,影響力還是口碑比之如今盛行的中國風歌曲都要更加出色,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些歌曲誕生於華語樂壇創作力旺盛的黃金時代,凝聚了當時成就卓越、地位斐然的頂尖音樂人的才華和智慧以及對音樂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如一朵朵絢麗的花朵裝扮得華語樂壇多姿多彩,也盛開在歌迷的心中,馥鬱芬芬,俘獲人心。
上世紀七八零年代正值臺灣經濟騰飛,文化事業快速發展,思想逐漸解凍,家國情懷也愈發濃鬱,臺灣樂壇的創作者在這種氛圍的驅動下,創作靈感迸發,文思如泉湧。一批經久不衰的經典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一些曲調古典悠揚,歌詞優美細膩,展現濃鬱家國情懷和華夏文化、風土民情的歌曲也不斷問世,抒發遠離祖國懷抱的臺灣同胞對家國的思念和嚮往之情,撫慰心靈。也通過一些渠道漂洋過海讓內地的聽眾感知臺灣同胞這份真摯的情懷,體會臺灣群眾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傳承以及他們在音樂創作上出色的才華和超凡脫俗的創造力。
早前這類型的歌曲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他們的風格確實與後期大行其道的中國風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題材要更加全面、廣泛,當然歌曲本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色彩以及文學造詣,也是有一定的區別和差距,後期的中國風歌曲要望其項背,自嘆弗如。
5.費玉清演唱、陳彼得創作的《一剪梅》是中國風歌曲的集大成者,充分展現中國風歌曲的魅力
如今因為之前主持節目時一些尺度大膽的段子風靡網絡被戲稱為汙王的費玉清當年也是清秀俊朗、風度翩翩的儒雅型歌手,也是廣受歡迎,傾倒萬千少女的存在。他身著中山裝,圍著圍巾,散發著民國時期博學多才、志存高遠、憂國憂民的文學青年氣質,深情款款聆唱的形象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也是臺灣流行音樂發展歷程裡打上烙印,永恆經典的瞬間。
憑藉與周杰倫合唱中國風歌曲開創歌唱事業第二春的他,當年更是依靠演唱這類型歌曲奠定了在歌壇的地位和影響力。歌聲清亮悠揚、溫潤高貴,如空谷幽蘭,超凡脫俗,與中國風歌曲的內涵和韻味完美契合,可謂人歌合一,賦予了歌曲獨特的意境和感染力,更好的展現了中國風歌曲的的韻味,最大程度的打動聽眾。
《一剪梅》、《夢駝鈴》這兩首歌是費玉清歌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中國風類型歌曲以至華語流行音樂高山仰止的存在。其經典程度和音樂性以及對後來流行音樂的創作的推動和啟迪,鮮有其它歌曲能出其右,至今依然廣泛傳唱,影響深遠。
《一剪梅》這首歌曲歌名取自於宋代才女李清照的經典詞作,收錄於1983年費玉清的專輯《長江水此情永不留》當中,由才女娃娃作詞,臺灣殿堂級音樂創作大師陳彼得作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很多人一直有個誤區,認為《一剪梅》作曲者是陳儀,其實陳儀和陳彼得是同一個人,陳儀是陳彼得的筆名。陳彼得老先生近年來一直長居內地,對祖國的感情深厚,血濃於水,已紮根在內心無法撼動。他的拳拳愛國之心以及民族情結由來已久,在他的早期代表作《一剪梅》中就有深刻體現。
真情像梅花開過冷冷冰雪不能淹沒就在最冷枝頭綻放看見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此情長留心間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此情長留心間
歌詞優美真摯,旋律悽美婉轉、如泣如訴,在費玉清動人心魄的歌聲的深情演繹下,極具畫面感,讓人仿佛置身歌曲營造的意境當中。「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多麼詩意唯美、飽含熱忱的歌詞,多麼讓人如痴如醉、情緒沸騰的旋律,讓人由衷敬佩創作者敏捷的才思。訴說著不只是那份對祖國風光的想像和嚮往以及對愛情的宣言,更多的是在傳達那份由衷的民族情感,以景喻情,以情動人。
6.《夢駝鈴》有著濃鬱的家國情懷,深沉厚重,意味深長,令人動容
與《一剪梅》相比,《夢駝鈴》的格局會更大,更具大氣磅礴的氣勢,表達出的濃鬱的對山河故土的思念之情,如濤濤江水綿延不絕此起彼伏,讓聽者動容,情緒澎湃。歌曲傳唱至今,依然魅力不減,不斷激起人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配上費玉清圓潤、飽滿、宛若天籟的歌聲更加具有感染力,可謂相得益彰。
《夢駝鈴》由臺灣著名音樂人譚健常作曲,其妻子小軒創作,兩人是華語樂壇著名的夫妻檔,是生活中的神仙眷侶,也是音樂上的黃金搭檔,兩人相互了解、心靈相通、配合默契,攜手創作出許多熠熠生輝,經久傳唱的經典歌曲。他們在音樂上的珠聯璧合和取得的成就也被傳為佳話。
譚健常是臺灣樂壇一位才華橫溢、地位崇高的創作大師,與劉家昌、陳彼得、羅大佑、李宗盛相比也不遑多讓,成就和影響力足以載入華語樂壇的豐碑。他創作力旺盛,對音樂有著獨到的見解和鮮明的風格。擅長創作古樸厚重和滄桑感十足而又溫馨勵志的歌曲,將家國情懷和對生活的感悟凝聚成生動的旋律,有血有肉,脈絡分明,觸動人心,引發無限共鳴。
除了《夢駝鈴》之外,《三百六十五裡路》、《故鄉的雲》、《古月照今塵》等歌曲同樣風格相近,同樣膾炙人口,同樣感人肺腑。他的作品已經超越流行音樂的範疇,不是空洞無力的無病呻吟,也沒有一味的像大部分流行歌曲衷情於對情情愛愛、風花雪月的刻劃描述,而是更深入,更具力度,有靈魂的生命之歌。
《夢駝鈴》的「黃沙吹老了歲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經多少個日夜,夢回情關…」以及《三百六十五裡路》的「三百六十五裡路呀,越過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裡路呀,豈能讓它虛度…」等歌詞寄託了無數人的真實情感,一字一字滲入內心,激發了無限感慨。對家國的思念,對理想的追求,對生命的吶喊,都是人們的內心深處情感和生活經歷細緻的表達,讓聽者動容,情緒湧動,久久不能自已。
經典就是如此,思想深刻,發人深省,情真意切,魅力長存。
7.中國風歌曲與香港武俠電影珠聯璧合,魅力無窮,提升了電影的氛圍和感染力
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進入發展的高峰期,武俠世界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以及豪情萬丈、快意恩仇,通過恢宏的鏡頭視角,展現得淋漓盡致,盪氣迴腸,讓觀眾被劇情和營造的氛圍所打動,一股熱情在內心燃燒,心潮澎湃難以自抑 。
香港武俠電影打動我們的不只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劇情和大氣磅礴的氣勢以及展現出來的民族氣節。與電影相輔相成的配樂也是吸引觀眾,提升電影格局和渲染氛圍的關鍵要素。
香港武俠電影有很多經典的配樂讓我們記憶猶新,這些配樂與電影完美的融為一體,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使電影稜角分明,更加具有魅力,更加具有感染力,與電影情節一起在內心裡打下深刻的烙印。
這些音樂凝聚了很多優秀音樂人的才思和心血,他們憑藉著自己深厚的音樂造詣和對武俠世界的理解和想像,給音樂注入了靈魂,賦予一副鮮明的輪廓,打動了無數影迷和聽眾的心,也為自己的音樂生涯增加絢麗的色彩。
8.《滄海一聲笑》黃霑的得意之作,氣勢雄渾、豪氣幹雲,將武俠江湖刻畫得絲絲入扣
其中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的黃霑,堪稱香港武俠電影配樂創作人的代表人物、一代宗師。
胡金銓、徐克等人導演的《笑傲江湖》是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風潮的開山之作,經典程度和開創性意義值得肯定和讚揚 ,將風起雲湧的武俠江湖刻畫得絲絲入扣。令狐衝、林平之、任盈盈、任我行等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最讓人念念不忘,被稱為華語武俠電影經典場景的是由午馬和林正英飾演的角色惺惺相惜,攜手退出江湖歸隱山林,泛舟江中,撫琴對歌,笑傲江湖。由黃霑創作的《滄海一聲笑》的旋律響起,瞬間揪住觀眾的心,拉開一幅豪氣幹雲、波瀾壯闊的武俠畫卷,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覺,同時內心有一股熱血在熊熊燃燒,並且產生一種錯覺,仿佛身邊就是江湖,自己是行俠仗義、義薄雲天的大俠,已與劇情融為一體。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 只記今朝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江山笑 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古樸大氣的旋律,優美、意境十足的歌詞並結合中國傳統樂器伴奏的畫龍點睛,情緒氛圍的渲染,使得這首歌雄渾蒼涼、豪邁不羈、氣勢磅礴,唱出了一種笑看風雲、從容不迫、坦然自若的瀟灑、淡定。也使得原本蒙著面紗的江湖對我們來說不再是神秘、陌生,變得生動、形象,讓我們對其有了新的定義和體會,心生嚮往的同時也多了一絲敬畏。
這首歌有多種版本,個人認為黃霑滄桑粗獷、隨性不羈的嗓音詮釋的版本最震撼人心,最能勾勒出江湖的輪廓,最能唱出的江湖快意恩仇、跌宕起伏。
金庸的的書寫的江湖引人入勝,黃霑唱的江湖動人心魄,他們的才情令人敬仰,他們的風華也值得我們追憶。
9.黃霑有著深厚的古文功底,中國古典風格歌曲一代宗師,經典眾多
《滄海一聲笑》這首歌是黃霑精益求精、幾易其稿,殫精竭慮之作,也奠定了他華語樂壇的特別是中國古典風格歌曲的宗師地位。
黃霑深厚的文學底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熟悉、領悟以及應用的得心應手在這首歌展現得淋漓盡致,方文山等文學根基淺薄、只會堆嵌詞藻的後生晚輩與他相比是相形見拙,自嘆弗如。
除了《滄海一聲笑》之外,曾經登上春晚、被譽為愛國歌曲經典中經典的的《我的中國心》,武俠電影巨製《黃飛鴻》系列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根據古典小說聊齋改編的《倩女幽魂》的插曲《倩女幽魂》、《道》、《黎明不要來》,tvb經典金庸武俠劇《射鵰英雄傳》主題曲《世間始終你好》,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的插曲《長路漫漫伴你闖》等經典歌曲隨著其倚託的影視作品的傳播風靡大江南北,被無數歌迷喜愛、廣為傳唱的同時,也一再彰顯黃霑在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歌曲上的爐火純青的造詣。
這些歌曲情緒飽滿、內容深刻,以文言文為主體的歌詞體現黃霑深厚的文學功底,古典奔放、富有情趣,與影視作品的主題完美契合,也讓歌迷清晰的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學之美妙和絢麗,繼而激發更多人喜愛並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使之得到更大程度的弘揚。
他的這些作品或催人奮進,或慷慨激昂,或瀟灑飄逸,或富有家國情懷,將傳統文化的寫意之美與民族精神、俠義精神和熱血勵志等相結合,感情充沛,富有思想和靈魂,黃霑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華語樂壇能與之媲美的屈指可數,他是中國古典風格歌曲高山仰止的存在,對這類型歌曲的發展推廣、對其它創作者的啟迪和指引起著巨大的作用,功勳彪炳,香港四大才子的名號他實至名歸。
10.《新鴛鴦蝴蝶夢》中國風歌曲清麗婉約情歌風格的代表,黃安才華橫溢,對中國風歌曲貢獻卓越
昨日象那東流水 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 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由來只有新人笑 有誰聽到舊人哭愛情兩個字 好辛苦是要問一個明白 還是要裝作糊塗知多知少難知足看似個鴛鴦蝴蝶 不應該的年代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花花世界 鴛鴦蝴蝶在人間已是顛 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溫柔同眠
這首歌是90年代臺灣膾炙人口的經典連續劇《包青天》的主題曲《新鴛鴦蝴蝶夢》,來自臺灣演藝圈全才,演唱、詞曲、主持皆精通,並取得亮眼成績的愛國藝人黃安的作品,也是中國風歌曲早期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與上述的《一剪梅》、《夢駝鈴》等歌曲表達出厚重蒼涼的家國情懷,《滄海一聲笑》的將江湖的起起伏伏、紛紛擾擾刻畫得入木三分,大氣磅礴不同,《新鴛鴦蝴蝶夢》則把著力點放在對愛情的詮釋上,也迎合了9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創作樂此不疲、聽眾喜聞樂見盛行的以男歡女愛為內核的情歌風潮。這首歌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了中國風歌曲的清麗婉約之美,以一種柔和古典的表達方式將愛情的哀怨纏綿、忠貞不渝緩緩訴說,滲入聽眾心扉,引發聽眾強烈的共鳴。
可能是因為主持綜藝節目和公共場合表現出的言行舉止的關係,黃安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風趣幽默、性格直率豪爽,不拘小節的性情中人,而忽略了他身上隱藏的文藝氣息和出類拔萃、卓而不群的音樂創作才華。除了《新鴛鴦蝴蝶夢》,《樣樣紅》、《明明知道相思苦》、《東西南北風》、《救姻緣》等中國風歌曲同樣讓歌迷如獲至寶,不斷反覆聆聽和哼唱,從歌曲中感知脈脈溫情和自己成長年代以及文化認知截然不同的古典風情和文化精粹。
黃安在自己風華正茂時把自己無窮無盡的音樂才華,傾注在中國風歌曲的創作上,在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留下鮮明而清晰的足跡。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正是華語流行音樂鼎盛時期健全完善的人才培養和孵化機制和體系,和欣欣向榮、自由自在的音樂氛圍讓他如魚得水,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11.結語
除了上述這些歌曲,早期還有很多中國風歌曲如《明月幾時有》、《獨上西樓》、《刀劍如夢》、《愛江山更愛美人》、《霸王別姬》、《但願人長久》、《鄉愁四韻》等等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並且叫好叫座,令人印象深刻,限於篇幅不能一一介紹,但它們都是中國風歌曲經典,淋漓盡致展現中國風歌曲的內涵和韻味,值得一再回味。
這些中國風歌曲從各個方面都讓現今創作、流行的中國風歌曲汗顏、自相形穢。無論從文藝價值、生命力、對中華傳統人文精髓領悟和表達的全面和透徹等方面比之現今流行的中國風歌曲都要有更突出、深刻,也是其創作上的榜樣和模板,它們堪稱中國風歌曲的經典和先驅,有著不朽、永恆的魅力。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