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南極之旅,我覺得它就像是我人生的濃縮,經歷了各種的風浪和跌宕起伏,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能不能實現,但總覺得在有生之年,南極、北極這兩個極地一定要去一次。
去探尋所謂的人類的淨土,去感受一下,在那麼一片蒼茫的、白雪皚皚之中,人是有多渺小,或者是多偉大!
(拍攝於南極的威廉士港)
可能像我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很多時候在網上,甚至在朋友圈很多東西都看到過,但是你真心去感受,設身處地去感受,是很不一樣的經歷。所以我希望趁自己的還年輕,趁去南極的人還沒那麼多,儘早去體驗南極。
(南極天堂灣)
想要到達南極,去程就要耗時5天:先要中轉3次飛機, 將近30個小時、2萬多公裡的飛行,再從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坐兩天兩夜的郵船,才能到達南極洲的南極半島,相當於繞了大半個地球。
(南極行程路線圖)
相對於其他旅遊目的地,南極可能一生也就去一兩次,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我自己也有個私心,因為很多朋友可能是沒有條件來到南極,我也希望通過這次的南極之旅,能夠更多地去記錄一些內容,讓更多的沒有來到南極的朋友看到夢想中的南極。
(南極半月島)
聖地牙哥:天涯之國智利的首都經過20多個小時的連續飛行,終於到達位於南美洲的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智利,南美洲著名的"瘦高"美人,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從北到南橫跨38個維度,擁有南美洲最長的海岸線,《孤獨星球》將其評為2018年全球最佳旅遊地。
(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曾經被西班牙統治過、移民過的智利,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會說英語的人不多,所以在智利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溝通,如果自由行還是建議去之前,學習一些簡單的西班牙語日常交流用。
我們在這裡的中轉時間只有半天,沒有安排景點的遊玩項目,只在酒店附近的商圈,為即將到來的南極之行做最後的補給。
(聖地牙哥碼頭)
蓬塔阿雷納斯:世界最南的城市之一最後一段飛機的行程,是從智利的北邊的聖地牙哥飛到了南邊的蓬塔阿雷納斯,大約三個半小時。
一下飛機就感覺溫度比聖地牙哥更冷了,我們一路從北飛到南,越來越接近南極,但也感覺越來越冷了。
(蓬塔阿雷納斯和麥哲倫海峽)
蓬塔阿雷納斯,智利最南端的城市,去往南極的重要港口。雖然現在看上去很小,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
運河開通之後,它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但是現在它依然是去南極科考、或是去旅行的一個重要的中轉補給站。
遠處著名的峽灣就是麥哲倫海峽,當年的麥哲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是葡萄牙人,但卻徵得了西班牙國王的同意,幹了一件人類的壯舉——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地進行了一次環球的航行。這個航行最大的意義,就是從過去說地球是方的,他去實證到了地球是圓的這麼一個旅程。
由於當年麥哲倫發現了蓬塔東岸的海峽,後被以其名命名為"麥哲倫海峽",因而整座城市遍布麥哲倫的痕跡。
(麥哲倫航海紀念碑)
市中心廣場矗立著高大的麥哲倫航海紀念碑,可以看到泥灰色的麥哲倫坐像,耷拉的右腳因眾多遊人的撫摸呈黃銅色,據說摸摸他的腳能帶來好運。我也在這裡祈禱:過德雷克海峽西風帶的時候,可以保佑我們平穩。
作為通往南極的重要港口,這裡的知名度沒有阿根廷的烏斯懷亞高,卻充滿歷史的印記。雖然曾經發生過慘烈的"全城大屠殺",但如今的小城,早已回歸平靜、安寧。
(城市塗鴉)
就像丹麥、挪威等世界上其他高緯度雪國一樣,蓬塔也充滿了童話的色彩。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塗鴉和五顏六色的房屋,也構成了這裡靜謐安逸的生活節奏,整個畫面讓人深感寧靜致遠,與世無爭。
(午夜陽光號郵輪)
馬上登船了,現在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登船的地點。我們還要在船上航行48小時才能到達南極圈。
來南極一直從來沒有懷疑過,因為自己給自己定下了一些人生目標,現在不來之後也要來。過程中肯定要遇到各種困難、挑戰,但我總覺得,人生趁年輕的時候要多去經歷。
放下對未知的恐懼,放下對舒適的眷戀,路程儘管遙遠,過程儘管周折,但只要決定出發,就是最美的開始。
南極,我來了,出發嘍。
(未完待續,下一篇「初見南極」精彩繼續)
生命只有一次,很多經歷也只有一次,當你經歷了,並實現了你的目標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是一個挺不一樣的幸福的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