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是根據自己喜好來填,大多學生在填志願的時候還是比較盲目的。
1、軟體工程行業
只要使用電腦,就得同各種各樣的軟體打交道。簡單地說,軟體工程的主要任務就是開發升級新軟體、維護原有軟體。在現代社會中,軟體應用於多個方面。典型的軟體比如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作業系統,編譯器,資料庫,遊戲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體的應用,比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時提高了生活質量。
軟體產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信息產業發展水平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目前,我國軟體高級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軟體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瓶頸。在中國,國內市場對軟體人才的需求每年高達80萬人,而高校計算機畢業生中的軟體工程人才還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質的軟體工程人才的極度短缺。在中國十大IT職場人氣職位中,軟體工程師位列第一位,軟體工程人才的就業前景十分樂觀。
2、IT行業
需求職位:軟體工程師、嵌入式開發工程師、java工程師等
薪酬水平:年薪4萬~15萬元
行業背景:隨著世界產業轉移的加速,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將大量的軟體開發業務轉移到中國、印度等國家。據統計,目前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我國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總收入在未來三年將達260多億美元,隨之而來的是對軟體服務外包人才的巨大需求,未來5年,國內服務外包產業人才需求量至少要達100萬。目前軟體外包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普遍高於一般軟體開發人員,就業前景廣闊。
3、電子行業
需求職位:電子工程師、質量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等
薪酬水平:年薪5萬~16萬元
行業背景:這幾年,全國致力於打造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已基本形成以惠普、宏碁、華碩為核心,以富士康、廣達、英業達、和碩、緯創等代工企業為關鍵,華科事業群、群光電子等190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3+6+200」產業格局,去年「重慶造」筆記本電腦產量突破2500萬臺,同時引進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太平洋電信等戰略項目,亞洲最大的雲計算產業基地啟動實施。筆電產業正朝重慶第一支柱產業的方向快速發展,計劃到2015年形成年產1億臺,年產值1萬億元的產業規模。這就給大家帶來數十萬的就業崗位。
4、設計行業
需求職位:動漫設計、會展策劃、演藝經紀人等
薪酬水平:年薪在6萬~25萬元
5、醫藥行業
需求職位:新藥研發、藥物分析、製劑研發人員等
薪酬水平:年薪在5萬~25萬元
6、汽車製造業
需求職位:產品開發工程師、發動機工程師等
薪酬水平:年薪10萬~30萬元
7、金融行業
需求職位:銀行大堂經理、小額貸款客戶經理、理財顧問等
薪酬水平:5萬~30萬元
行業背景:金融業成為重慶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市正致力於打造長江上遊流域的區域性金融中心。目前重慶已建成了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體,其他多種類型金融機構並存、結構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完備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居中國城市前列。近年來,重慶金融業實現了高速發展,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保持在6%以上,成為地方重要支柱產業。
8、建築行業
需求職位:工程監理,道橋工程師、建築施工人員等
薪酬水平:年薪8萬~30萬元
行業背景:去年前三季度,我市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153.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8%,增速延續開年以來30%以上的高速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今年將計劃開建公租房1350萬平方米,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三跑道與東航站區工程總投資達275億元……建築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9、通信工程行業
從BB機到小靈通,從磚頭般的「大哥大」到餅乾似的手機,從鴻雁傳書到伊妹兒(E-mail)郵件,從語音通信到智能通信,從網絡通信到三網融合, 從3G到4G……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讓我們目不暇接。
通信無所不在,只要有信息與通信電子技術的地方,就有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的身影。但是,大部分畢業生還是把就業的目光盯在了通信企業。有「愛中華」之稱的愛立信、中興、華為等大公司,一直是通信工程專業的熱捧對象。能夠進大公司搞技術研發的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畢業生最後做的還是機房設備維護或通信產品銷售等技術含量很低的工作。
如果能進入電信行業的運營商移動、電信、網通、聯通等公司就業,基本上就算端上鐵飯碗可以養老了。無論做什麼工作,只要跟「通信」沾邊,待遇都不算低,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高分考生競相填報通信工程專業。
10、航空航天行業
航空航天類專業的開設院校可以說都是「大腕」,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都是響噹噹的,其學校牌子本身就是就業率的保證,一些民用企業很樂意高薪招納該類畢業生任研發人員,如設計衝床等高難設備。
加上航空航天業發展迅猛,人才需求量大,而它的專業又非常「專」,其他專業根本不具備可替代性,就業委實可以用「無憂」來形容,各大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軍科院和航空公司,都是薪水高、地位高、技術高的「三高」好地方。以北航為例,在「神六」發射成功以後,統計出參與航空工程的北航畢業生有好幾千人。
一般來說,航空航天類專業學生的就業與國防事業的掛鈎比較緊密,大致面臨著系統內和系統外的分別。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而言,由於我國的航空工業還不太景氣,加上大部分航空航天企業分布在瀋陽、成都、貴陽等地,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北航的畢業生一般不情願去這些單位,大部分學生還是願意去外企、留京,或者留在研究所,或者通過考研轉專業來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在系統內單位就業的北航畢業生大部分就業於一些像航空航天研究所或飛機製造集團這樣的國防單位。
當然,年薪百萬存在於各個行業。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