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1002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
科:鷺科 Ardeidae
屬:白鷺屬 Egretta
種:白鷺 E. garzetta
白鷺起飛
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
中文名:白鷺(拼音:bái lù);
英文名:Little Egret;
學名:Egretta garzetta。
白鷺又叫鷺鷥,是白鷺屬的一種,此篇指小白鷺,中型涉禽。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食魚蝦。白鷺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後來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的數量又有所增加。棲息於沼澤地,湖泊,潮溼的森林和其他溼地環境,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白鷺飛行
體長:52-68釐米
體重:330-540克
食性:以各式魚蝦為主食
繁殖:繁殖期為3-9月,每窩產蛋4-5枚
習性:喜稻田、河岸、泥灘等地,成大群營巢
分布: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
白鷺站立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中等體型的小白鷺體長:52-68釐米。體型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期羽純白色,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壯羽。虹膜黃色;臉部裸露皮膚黃綠,繁殖期為淡粉紅色;嘴黑色;腿及腳黑色,趾黃色。夏羽的成鳥繁殖時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雙辮,稱辮羽;肩和胸著生蓑羽,冬羽時蓑羽常全部脫落。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它們有很細長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長,腳趾也是如此,他們全身披著潔白如雪的羽毛。
白鷺爭鬥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口、沙洲地帶,部分於冬季會南遷。性群棲,以各式魚蝦為主食。覓食時,常腳探入水中攪動後捕食驚嚇中之魚。於繁殖期與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及木麻黃等樹上。繁殖巢中發出呱呱叫聲,其餘時候安靜無聲。
白鷺捕食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繁殖期為3-9月。繁殖期眼先變成紅色;頭後有二根飾羽,長度可達21.5釐米;背部有上卷的蓑羽13-49根不等。通常雌雄共同以約手指頭粗的樹枝築成盤形巢,鳥巢簡單的有如一堆枯枝。雌雄共同孵卵、育雛。小白鷺每窩產蛋4-5枚,蛋為淺藍色。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於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在中國主要見於長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島,在中部地區多為候鳥,南方大多為留鳥。
白鷺行走
生存狀況 Living Condition
重慶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三多橋村,有全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各種鷺類2萬多隻。廈門有 10類鷺類,佔中國鷺科鳥類總種數的50%。其中白鷺屬的5個種齊全,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溼地環境在鷺類資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附錄Ⅲ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知 識 Knowledge
英語中egret(或aigrette)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羽在東方的禮服上用作貴重的飾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業。白鷺的羽毛價值高。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