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但凡出現「螞蟻上樹」走勢,後市不是漲停就是漲個不停

2021-01-16 馳騁財經

投資者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正因為如此,很多投資者處在敢贏不敢輸的狀態,行情好的時候,拼命跟進。

往往會死等一隻股票漲到價格的最高點,而且他們總是堅信這個最高點尚未到來,這就是一種貪婪心理。

貪婪的投資者往往會忽視股票下跌的風險,從而面臨虧損。

有些投資者則非常恐懼下跌的股票,看到股價一直下跌,就會產生一種股價還會再次下跌的想法,因此遲遲不願意出手。

結果錯過了最佳的進入時機,等到股價上漲之後又後悔莫及。

事實上,無論是貪婪還是恐懼,都不利於投資者,這樣的投資者通常很容易被其他對手淘汰出市場。

當你賺錢時,你更容易受到錯誤、過度交易、過度頭寸、違反原則或在沒有任何謹慎

限制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交易。 你甚至可能認為你是市場。

然而,市場很少同意,當它不同意時,你會受到傷害。 失和精神痛苦普遍嚴重。 你經歷榮耀,然後不可避免的毀滅。

「螞蟻上樹」形態

「螞蟻上樹」也叫「按奈不住」,是個股有超大可能性走牛的K線技術形態,一般出現在股價的底部區域,是股價見底開始轉強的標。

核心要點是溫和低量小陽線緩慢推進,然後帶量大陽(最好是漲停板)突破中線組起來的形態。

走勢上,股價經過長期的縮量下跌後盤整走平,當股價踏上13日均線後,以連續上攻的小陽線(不低於五根)緩步盤升,把股價輕輕送上55日均線稱之為螞蟻上樹。

形態特點

1、成交量很小;

2、小陽線緩慢推進;

3、股價處在底部反彈趨勢中;

4、超過5點的大陽線起來,帶3倍以上的成交量;

5、短線組上穿中線組,中線組走平上翹;

低位錘形線

形態介紹:一般是出現在下跌趨勢中,出現下影線較長,上影線較短,或者光頭的K線形態。

形狀如同一把錘子,又是在低位,所以稱為低位錘形線。是上漲形態的標誌。

錘形線出現的次日,若能確定收盤價能夠越過錘形線實體,一般是上漲的開始;

若不能,則錘形線基本就是最低點,要跑。

回調形態

A、股價下調幅度較深。

B、5日均線輕易下穿10日均線,並在10日均線下方滯留若干交易日。

C、止跌啟穩後會維持數日的底部盤整,然後再重新上漲。

D、「回調形態是指在上升趨勢沒改變的前提下第一次下調,不可和幾波形成的下降趨勢的回調相提並論

一個標準的回調形態。圖中,五日均線輕易下穿十日均線,在經過幾個交易日的底部縮量盤整後,隨著關鍵日的出現,迎來一個新的上漲波段。

此外,在我們的應用過程中,最終是為了抓住股價調整結束之後的再啟動,但對在調整期間出現的假啟動不能不妨......

這種假啟動,經常發生在波段的頭部或形態的構建當中,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誘惑性」,「凡有頭部的地方,都常有誘高身影的存在」。

頭肩底形態

頭肩底是最典型的底部形態,代表著大級別底部反轉信號,是大主力吸籌所形成的K線形態,我們可以進行長線投資。

一般來說,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幅下跌,量能逐漸萎縮至地量,空方力量基本消耗完成。

但時不時會出現反彈量,這時低點開始明顯抬高。

由於價量不斷變化,在底部階段,股價與指標會產生鈍化或背離。多次鈍化或背離之後,頭肩底構築完成。

這段時間主要是主力吸籌和洗盤。完成後隨即拉升走勢就會出現。

啟明之星

形態介紹:上漲形態在一根實體較長的陰線之後,出現一根實體向下低開的星線。

之後是一根陽線,此陽線的實體上端進入第一根陰線的實體之內這三根K線構成的形態,稱為啟明之星,或早晨之星。

進入參考位:星線出現次日,若股價繼續上漲越過前根陽線實體,則構成進入點

止損參考位:星線最低位

震蕩走高型

股票價格連續砸低之後,主力就會重新吸籌,而這運作會改變一隻個股的多空力量,而股價會在主力的積極性進盤推動之下慢慢走高。

但因為大勢不穩定,所以,主力會努力控制股票價格,讓他在一固定的區域內來回震蕩,並形成了一個波段高低運行區域。

這個時候,盤中的短線資金就會以為找到了主力的破綻,加強高拋低吸。

但是,有一天股價衝破箱體繼續上行,如果主力倉位籌碼不夠,則會繼續少量籌碼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

一直到建倉完畢才會真正突破上漲,這個震蕩區域越長,就說明主力吸籌越多,後期上漲空間也越大,持續時間也越長。

炒股心得

股票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凡是做股票5年以上,專職做股票5年以上的。

你問他,你虧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是技術的原因,都會說是心態和執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的指標或信號。股票的技術並不難,難的是再往前進一步。

面對虧損和止損,誰的內心都有波動,都有情緒。你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讓虧錢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快樂的虧錢,自信的下單。

一些反應靈敏富有經驗的投機者也能賺到大錢,但是絕大多數投機者都是虧損的。

而投資者更加看重股票長遠的發展趨勢,能夠真正在股價的周期性波動中獲利。

盲目跟風或者輕信別人的話,往往是投資者的大忌。股民往往有從眾心理,導致市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你的盲目跟風很可能會讓自己遭遇更大的風險。

在不斷的成功和失敗的過程中,保持正常的心態,贏的時候不驕傲,輸的時候不氣餒,是成功交易心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股價漲跌的浪潮是由主力軍造成的。沒有主力,就不會有大起大落。不管題材再好,觀念再好,不管理由再多,都還是一潭死水。

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短線解讀,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表達!

相關焦點

  • 但凡發現「螞蟻上樹」形態!主力吸籌完畢,不懂難怪賺不到錢
    「螞蟻上樹」形態「螞蟻上樹」也叫「按奈不住」,是一隻股票有很大可能出現牛市的技術形態,一般出現在股價底部區域,是股價底部開始轉強的標誌。這也標誌著主力又開始吸收籌碼了。在股票價格長期下跌後,進行充分整理,兩條小幅向右下方傾斜的主均線相距特別近或者說基本持平狀態。
  • 中國股市:但凡遇見「三線金叉」形態!堅決捂住,看懂不再虧錢
    「螞蟻上樹」形態「螞蟻上樹」也叫「按奈不住」,是一隻股票有很大可能出現牛股的技術形態,一般出現在股價底部區域,是股價底部開始轉強的標誌。核心點是一條中等低成交量的小正線慢慢向前推進,然後帶著大量陽(最好是日限)突破該線建立的形態。
  • 中國股市:分時圖做T,莊家直線拉升,不是漲停就是漲不停
    莊家輸錢的案例,在國際國內的金融市場上發生過很多次,也就永遠不要說:「我知道市場將要做什麼。」不,你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你應該想:「無論今天市場怎麼變化我都知道我該怎麼做。」針對每種可能發生的情境,預先設計反應的行為。這就是你擁有的絕對自由和保障。只要設想好整組「如果……,那麼……」的情節,市場就拿你毫無辦法。
  • 中國股市:「仙人指路」形態就是主力洗盤完畢,不是漲停就是個不停
    做股票永遠有吃不完的虧,上不完的當永遠還有學不完的失敗經驗,追其原因是因為莊家的操作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莊家的操作方法一改變,曾經輝煌的買賣方法和經驗就會歸零。尊重市場,懷著感恩的心對待行情學會順勢而為,才可以在股市生存的更久。
  • 經典技術之但凡股票出現「長上影線」試盤特徵,不是漲停就是漲不停
    隨著行情的上漲,賺錢效應就開始出現分化,開始出現買股票要虧錢的情況。 一些善於學習和總結的少數人,很快形成一套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但是大多數散戶都是按照人的本性去操作的,那就是追漲和殺跌,這背後所反映的心態就是貪婪、恐懼和賭徒心態; 如果要問一個散戶,你進股市來幹嘛呢,99%的人都會回答,我是來賺錢的。那麼你要賺多少錢呢?
  • 一旦遇到這種「螞蟻上樹」形態,股市就是你的提款機,不要猶豫
    要培養一種冷靜樂觀的投資態度,任何一個股市都有它的漲跌。不要說股市的天不會塌。就算股市真的遇到了一些不確定因素,當股市出現悲劇性崩盤時,光知道恐懼有什麼用?暴跌行情中重要的是冷靜。只有冷靜才能正確評估形勢,運用合理的操作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樂觀就像一根針,可以輕易地刺破不斷膨脹的恐懼氣球,迅速讓自己恢復平靜狀態。
  • 中國股市:牢記:「三重底漲不停,三重頂跌不停」,吃透不吃虧
    在投資世界成功的人,更願意去尋找適合於股市的規律,而非個案,因為規律是可以複製的,而個案是不可重複的。他們知道,種下一粒種子,是需要耐心來等待它長大的,而不是去拔苗助長。三個頂點價格不必完全相等,大至相近就可以了。三重頂的第三個頂,成交量非常小時,即顯示出下跌的徵兆。從理論上講,三重頂頂部愈寬,力量愈強。
  • 個股一旦出現「螺旋槳」,趕緊滿倉抄底,後市不是漲停就是漲不停
    優秀交易員的市場表現應該是多年穩定、持續、複合的回報,多年賺錢,而不是一夜暴富。資本市場的高利潤應該是長期積累利潤,低風險的結果。專業交易者只追求最可靠的,而業餘交易者只關注利潤最大化,滿足於短暫的輝煌。掌握科學原理,借鑑別人的經驗,然後結合自己的風格,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基金管理方法,堅持遵守自己的交易原則,在投機市場上為了生存很長一段時間,然後一步成功。
  • 中國股市:一旦出現「仙人指路」形態,千萬要珍惜,後市一波大漲
    很多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心太軟,下不了手。絕對要有停損點,因為你絕不可能知道這隻股票會跌多深。設置停損點或止損位,就等於為你買的股票裝一個"保險絲"。總想利益最大化,告訴你,股市的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人應該知足。如果遇上熊市,那是絕對的災難。
  • 小「螞蟻」觸發大漲潮,A股、港股市場阿里概念股走勢飆升,10多股漲停
    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1萬億元,實現連續第14個交易日破萬億,但較昨日的1.19萬億略有萎縮。北向資金小幅淨流出8.0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26.78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8.69億元。今日市場的最大亮點是螞蟻集團以及阿里概念股的集體飆漲。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 股市裡血一般的教訓:我是如何用4萬本金快速賺到400萬的?只因堅守...
    他們經常說的口頭禪是:「莊家都沒走,我怕什麼」、「別人20元買的,我10元買入有什麼關係,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反正已經跌了這麼多了,我就是不割肉,股價遲早有一天會漲上去的」,這些心態都屬於「鴕鳥心態」的表現。他們或許沒有注意到那些套牢在ST寶利來、ST銀廣夏等莊股上的資金,即使在6124點也無法解套的。
  • 中國股市:現在股市是莊家在玩還是散戶在炒?散戶到底輸在哪裡?
    中國股市:現在股市是莊家在玩還是散戶在炒?散戶到底輸在了哪裡?雖說中國股市是散戶與莊家的博弈,散戶永遠鬥不過莊家,這些都是扯淡,只不過是散戶們沒有團結起來,沒有認真總結方法而已。散戶當中還是有很多高手的,如果說中國股市是一部永遠都拍不完的世紀電影,那麼莊家就是導演,散戶只是跑龍套的而已,這差別有多大自己體會了。
  • 中國股市「高位天量主力跑,低位天量主力進」億萬次驗證,賺翻了
    頂部量盤面密碼關於頂部分析有一個至關重要分析指標就是成交量,成交量可以真實地告訴我們盤面蘊含的密碼。無論主力採用什麼樣的誘惑,頂部的量能是不能偽裝的,那都是真金白銀。當主力在出貨的時候,就不可能再用大量資金拿入,那就成了捨本逐末,得不償失。所以,一旦股價在高位滯漲縮量信號出現時,也就不需要幻想股價繼續拉高了,交易上拋出是首要任務。
  • 今日漲停股票復盤分析明日股市走勢預測3月16日
    深圳成指報收10624.42點,成交額3060億,上漲81.41點,上漲0.77%,上漲1963家,下跌248家;創業板指數報收1966.73點,成交額913.74億,下跌8.91點,下跌0.46%,上漲513家,下跌37家;滬深兩市漲跌比2595:265,成交量5500億,成交量和上個交易日放大
  • 來自資深老股民的提醒:看懂「螞蟻上樹」這一形態,讓你步步高升
    任何一筆交易都必須遵循的順勢、待機、控倉、止損四個環節,叫作「開倉四環」。當你有足夠的浮盈出現的時候,才能談得上進入持盈、止盈兩個環節,總稱「交易六環」。任何方法都不是最完美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勢的一面和劣勢的一面,追求完美交易方法的人最終是會失望的。需要做一個穩定獲利的交易者,你需要懂得要堅持其有優勢的一面,迴避劣勢的一面,這就是"堅持有優勢的規則"。
  • 中國股市:出現「海底撈月」形態,趕緊滿倉跟進,精確捕捉大黑馬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沒有足夠的資本,不要指望馬上就能在市場上賺錢;成功需要時間。首先,你必須從你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所以你需要準備好用足夠的資金來花時間。對於一個5000美元的帳戶,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交易帳戶不必很大,但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一位智者曾說過:在股市中取勝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投資者的方法、原則和態度。
  • 滬指微漲,螞蟻金融概念掀起漲停潮
    7月21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高走,創業板指拉升漲逾1%,深成指與滬指也持續上攻。螞蟻集團官宣上市,螞蟻金融概念股今日大漲。盤中小幅震蕩,滬指一度翻綠回落,臨近午盤,滬指又拉升上漲。從盤面上看,半數以上行業板塊下跌,其中昨日收跌的釀酒板塊領漲,醫療保健、醫藥、食品飲料板塊漲幅居前;而昨日走強的建材、軍工板塊則回落翻綠,金融板塊也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受到消息刺激,螞蟻金服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數字貨幣概念也隨之走強。其中京能置業、匯鴻集團、鳳凰傳媒、泛海控股、湘郵科技等十餘只個股漲停。
  • 一旦股票出現「長上影線」試盤,萬萬不可賣出,股價漲起來如發瘋
    這時需注意大盤情況,如果個股由大盤帶動而下跌,主力往往會順勢而為,不會逆市消耗資金,等待大盤企穩後再快速拉升大陽線,使股價重回上漲趨勢。如果大盤較為溫和,並且上述兩個條件成立,出現長上影可安心持股待漲。小技巧:當大盤暴跌時,選擇有長上影線並且跌幅不大的股票,後市會有更好表現。?
  • A股早盤利好利空:歐美股市大跌,「巨無霸」螞蟻來襲,電解液龍頭...
    有業內人士表示,螞蟻A股發行的戰略配售比達80%,需要二級市場來接盤只有20%,也就是220億左右。 根據安排,10月27日,螞蟻集團將進行網上路演;29日進行申購;30日公布中籤率。
  • 中國股市:一則「信號」暗示,A股或有變盤?
    個股跌多漲少,漲跌比為784:3296,漲幅大於10%(含漲停)的個股50隻,相較於昨日53隻減少。跌幅超過10%的個股家數37隻,相較於昨日16隻Z增加。整體市場分化繼續加大,短線情緒降溫,虧錢效應開始顯現。今日資金攻擊的主要方向是新能能源車產業鏈、光伏、有色金屬等方向。昨日強勢的國防軍工、醫療則出現分化走勢。一則信號,風險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