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或喬木,高達12米。葉卵狀長圓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19.5釐米,先端短漸尖、驟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側脈5-11對;葉柄長0.4-1.5釐米,託葉長5-8毫米,基部鞘內面有白色柔毛。聚傘花序密集;花序梗短,有柔毛。花梗長約3毫米,有柔毛;萼筒長約1毫米,萼裂片4,有柔毛;花冠白或黃色,冠筒長約3毫米,裂片長圓形,與冠筒近等長,外卷;雄藍4。漿果近球形,徑4-9毫米,有疏柔毛或無毛,成熟時紅色,果柄纖細,有柔毛,長3-8毫米。種子4-8,近卵形,暗紅色,徑3-4毫米,長5-6毫米。花期4-8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藥材基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狗骨柴,以根入藥。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溪溝邊、雜木林下。分布於福建、臺灣、湖南、廣東、香港、廣西等地。
性味歸經:苦;涼。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瘰癧;背癰;頭癤;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