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 「咚咚、咚咚咚」敲門聲才響起,米娜瓦爾大媽就高興地開了門,「快進來!快進來!這麼大的風沙你就別來了呀!」進門的姑娘笑了笑,關切地說:「孩子發燒,你們又不方便,我買了一些藥,你們先給孩子用。」這位姑娘是墨玉縣斯孜街辦駐斯孜社區「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祖麗皮亞吾吉阿卜杜拉。駐村4個月以來,她把社區當家、把居民當親人,入戶宣講、調解糾紛、排憂解難……她以真情融入社區,譜寫出一曲鄰裡和諧的歡樂頌。
社區裡的「新居民」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不了解社區情況,何談為居民服務。」駐村之初,祖麗皮亞暗下決心。之後每一天的走訪入戶,她都耐心、熱情的與每戶居民交流,及時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期所盼。
轄區居民古瓦尼亞孜罕皮達依患有疾病,丈夫已故,有兩個女兒還在上學。因為這樣的家庭情況,已無力支付大女兒的生活費,古瓦尼亞孜罕急得以淚洗面。
祖麗皮亞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向工作隊匯報情況,並申請救助金以緩解古瓦尼亞孜罕家的燃眉之急。考慮到她的家庭情況和身體狀況,祖麗皮亞幫助她在社區附近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從根本上解決了一家人的困境。看著古瓦尼亞孜罕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祖麗皮亞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樣的微行動伴隨著祖麗皮亞的入戶走訪路。
鄰裡矛盾的「和事佬」
斯孜社區是一個有1683戶、3743人的大社區。又因城鄉結合部的特殊性,鄰裡糾紛在所難免。「同住在一個轄區裡,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都需要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溫情,更加幸福。」這是祖麗皮亞在調解居民矛盾糾紛時常說的話。
祖麗皮亞雖然年紀不大,但在調解糾紛、解決矛盾上很有「一手」。面對居民矛盾,祖麗皮亞總是能通過與雙方耐心細緻的交談,傾聽當事人的不同意見,努力做到以誠取信、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引導他們以和為貴,將矛盾及時化解。
無論多晚,祖麗皮亞只要接到社區居民的電話,她總會立即趕到現場,將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經過她的調解,最後都變得和和順順。
脫貧攻堅的「有心人」
如何讓斯孜社區的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致富,如何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祖麗皮亞的民情日記裡有本帳、心裡頭有本經。
為確保貧困戶能真正享受到國家的扶持政策,祖麗皮亞對全社區原有的幾十戶貧困戶逐一走訪,認真記錄,仔細篩選,為符合政策的貧困戶建檔立卡,分析致貧原因,最終制定了一份「扶貧清單」,進行針對性幫扶。
祖麗皮亞還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諮詢等方式,摸清困難戶的就業意向和企業用工需求,搭建就業困難人員和企業雙向交流平臺。
「群眾工作無小事,事事處處需細緻,群眾的笑臉就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居民們一張張熟悉的笑臉消除了祖麗皮亞所有的疲憊感,她相信只要自己付出真心就能收穫更多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