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警方破獲價值一個億的有害食品案 聽律解讀

2020-12-04 聽律法律諮詢

導讀:5月6日,龍沙公安分局南苑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其在某家土特產商店中買到疑似假的保健品鹿鞭膏,服用後引起身體不適。接警後,龍沙分局委託齊齊哈爾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測,經檢測該鹿鞭膏中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西地那非」。

經偵查,齊齊哈爾市居民嶽某利用其經營的土特產商店為掩護,將從吉林省王某處購進的鹿鞭膏貼標後,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和20餘個下線代理商銷售。吉林省王某從河南省鄭州市劉某處購進西地那非原料,生產含有西地那非成分的鹿鞭膏等保健商品對外銷售。為實現對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網絡的全鏈條打擊,龍沙公安分局聯合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組成專案組開展深入調查。經過近6個月的縝密偵查、深度經營,一個涉及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網絡逐漸浮出水面。

目前,龍沙公安分局已依法對29名違法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本罪的認定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等禁用物質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適用前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在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中非法添加國家禁用藥物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適用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明知他人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論處:

(一)提供資金、貸款、帳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的;

(二)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貯存、保管、郵寄、網絡銷售渠道等便利條件的;

(三)提供生產技術或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

(四)提供廣告等宣傳的。

三、構成本罪同時構成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可能有人會分不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投放危險物質罪。那麼,我們接下來就來介紹下這兩個罪名,以及它們的區別。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是指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行為。本罪是危險犯。本罪行為人除了必須有實施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的行為以外。客觀上還必須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行為才能構成本罪,如果不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不成立本罪,但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以生產、銷售偽劣食品罪論。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也不成立本罪,而成立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本罪的界限:

兩罪在犯罪客體、主體和主觀方面具有相同或者相似之處。廣義上來說,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本身也是一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主要區別在於:

(1)犯罪的對象不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犯罪對象是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對消費者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權利造成不利影響的食品;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犯罪對象則要廣泛得多,主要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

(2)犯罪客觀方面的行為不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對在生產、銷售的食品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行為。

(3)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為犯罪,不要求必須有實害結果的發生;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是危險犯罪,只要出現法定的危險狀態,就構成該犯罪的既遂。

投放危險物質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有人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蝕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投放毒害性 、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其一,行為人投放的必須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類、水產養殖物安全的危險物質。其中,毒害性物質是指含有毒質甚至腐蝕性的有機物或者無機物,如砒霜、敵敵畏、氰化鉀、西梅脫、硝酸、硫酸、1059劇毒農藥等;放射性物質是指通過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射線發生傷害作用的物質,如鐳、鈾、鈷等放射性化學元素;傳染病病原體是能夠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如炭疽、霍亂等傳染病病菌、病毒。鴉片、大麻、嗎啡等雖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

其二,投放行為必須危害公共安全。即該行為已經對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或嚴重損害後果。或者己威脅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

本罪是危險犯,其成立並不需要出現不特定多數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財產遭受毀損的實際結果,只要行為人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存在即可。如左某因工作和家屬安排等問題與領導龍某發生矛盾,由對龍的不滿情緒發展到投毒報復。某日,左某從家裡存放的三種農藥中選擇了毒性較低的殺蟲咪,用青毒素瓶裝了一瓶,趁龍家無人之機,投放在龍家的飲水缸裡。由於龍的妻子及時發現,未造成後果。此案中,左某由不滿發展到投毒報復,主觀上具有投毒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將農藥殺蟲咪投放到龍家水缸內的行為,由於龍某上有老母下有妻女以及親友等。這些人(還包括家禽、牲畜等財產)都可能受到毒害,因此,左某投放毒物的行為雖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禽、牲畜等財產的安全,已構成投毒罪。即其行為針對的並不是龍某一個人,而是不特定的多數人。

投放行為的主要方式:一是將危險物質投放於供不特定人飲食的食品或飲料中;二是將毒物投放於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釋放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本罪的界限: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故意投放有毒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投放危險物質罪中的投放有毒性物質的行為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客觀方面都使用了毒物,並且均危害了公共安全,有一定的相同或者相似之處。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主要是:

(1)犯罪客體不盡相同。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客體為公共安全;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客體為複雜客體,具體包括國家對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秩序和廣大消費者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權利。

(2)犯罪客觀方面不盡相同。投放危險物質除了可以在食品中投放有毒物質外,也可以在其他場合投放有毒物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

(3)犯罪主體不盡相同。投放危險物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且只能是自然人,14周歲以上的人可以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體為生產者、銷售者,既可以是年滿16周歲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龍沙分局相關部門支持下,經縝密偵查,歷時近6個月,終於成功破獲該起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搗毀生產、銷售窩點7處,涉案金額1億餘元,取得「崑崙2020」專項行動及黑龍江省「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重大戰果。

不管以上哪種罪,都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切不可為了牟利危害他人生命健康。

涉及法律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

本文由聽律法律諮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法律問題請點擊上方【聽律小程序】,更多律師免費回答。

相關焦點

  • 陝西神木警方破獲兩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7年9月1日,神木市公安局環食藥大隊破獲兩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8月14日,該局環食藥大隊在城區日常食品安全檢查工作中,民警分別在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60歲,陝西神木)、溫某某(男,48歲,陝西神木)所經營的羊下水門市現場查獲工業火鹼18公斤和10公斤。8月23日,專業檢測機構出具檢驗報告結果為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項目不符合GB209-2006《工業用氫氧化鈉》標準要求,該樣本為不合格工業用氫氧化鈉。
  • 固體飲料添加「他達拉非」警方破獲百萬金額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鹹陽市公安局秦嶺分局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經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扣押涉案固體飲料權極安「檸檬牡蠣粉」576盒,涉案金額100餘萬元。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發布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將「他達拉非」列為食物或保健品的禁止添加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之規定,添加「他達拉非」的食品直接認定為「有毒有害食品」。
  • 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泰州網警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保健品案和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黑龍江警方破獲非法捕獵、運輸瀕危野生動物案,收繳紫貂皮1張...
    ZAKER 哈爾濱記者王驍近日,大興安嶺支隊北極邊境派出所破獲一起涉嫌非法運輸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案,收繳紫貂皮 1 張、野生林蛙一袋 51 只。11 月 22 日,北極邊境派出所收到線索,稱在界江黑龍江某段有人進行違規作業活動。北極邊境派出所迅速成立專案小組,經實地偵查發現有人在黑龍江某段附近依託大雪封山等天然屏障,搭建一處地窖子開展違法作業活動。民警立即展開搜查,第一時間實施抓捕行動,並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 國家禁毒委通報近期破獲的8起重大易製毒化學品案
    噸、黃樟油5.3噸、三氯化磷1.5噸、氫氧化鈉1.4噸,仿「五四」式手槍一支、子彈兩發,查扣車輛12臺、製毒設備一套,扣押和凍結各類資產價值2000餘萬元。  2、四川破獲的「2·1」特大製販氯胺酮案  2005年5月24日,經過長達4個月的艱苦經營,四川、重慶警方在宜賓興文縣、成都金堂縣、重慶潼南縣三地實施代號為「閃電」的收網行動,破獲四川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的「2·1」特大製販氯胺酮案件,抓獲涉嫌製造、販賣新型毒品氯胺酮的犯罪嫌疑人24名,繳獲氯胺酮74.35公斤,現金120餘萬元,汽車11臺,搗毀5處毒品製造加工窩點,收繳咖啡因
  • 黑龍江公安破獲非法狩獵案 收繳松鼠野雞23隻!
    黑龍江公安破獲非法狩獵案 收繳松鼠野雞23隻!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銳  2020-03-12 近日,黑龍江省寧安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外來人員姜某有偷獵的違法行為。
  • 大連警方破獲一起特大非法販賣瀕危野生動物案
    大連警方供圖 中新網大連1月14日電(記者 楊毅)大連警方14日發布消息稱,大連警方近日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扣近40隻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多數為兇猛食肉動物,包括美洲獅、藪貓、獰貓等大連森林動物園尚未引進展示的珍稀種類。該案涉及全國十餘省(直轄市),涉案金額700多萬元。
  • 攜帶鋼弩毒針作案 嶽西警方成功破獲跨省系列盜狗案
    原標題:攜帶鋼弩毒針作案嶽西警方成功破獲跨省系列盜狗案為認真貫徹落實「守護平安——冬季行動」總體部署,深入推進打擊犯罪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近日,嶽西警方成功破獲跨省系列盜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 四川開江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藥案 涉案金額高達1100餘萬元
    四川開江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藥案 涉案金額高達1100餘萬元 2017責任編輯:   中新網成都2月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2月3日從四川省工商局獲悉,該省達州市開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檢察院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藥案
  • 上海寶山警方破獲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 查獲冒牌打火機2萬隻涉案...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郭劍烽)日前上海寶山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冒某知名品牌打火機案,涉案價值達3000餘萬元。 接報後,寶山警方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經過一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掌握到這是一個產銷一體的假冒商標犯罪團夥。犯罪嫌疑人江某在廣東中山生產窩點內製造假冒品牌打火機,再通過快遞發貨至江蘇徐州的袁某,再由袁某通過網際網路向全國各地大量出售。
  • 蘇州警方破獲動物非法買賣案 查獲14隻輻紋陸龜
    新華社南京4月25日電(記者朱國亮)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日前披露,破獲一起動物非法買賣案,
  • 大連沙區警方破獲現代版「農夫與蛇」案(圖)
    大連沙區警方破獲現代版「農夫與蛇」案(圖) 沙區警方經縝密偵查終於水落石出上海帶回「戴手銬的旅客」  6月1日下午3時28分,上海到大連的T132次旅客列車準時到達大連火車站,一名戴手銬的特殊旅客被大連市公安局沙河口區分局刑偵大隊偵查員押下了火車,這名特殊旅客就是一個多月前搶劫朋友10萬元錢,欲將朋友置於死地的犯罪嫌疑人井慶國。
  • 黑龍江警方偵破區塊鏈虛擬幣特大網絡傳銷案
    近日,黑龍江警方成功破獲一起以虛擬幣挖礦為噱頭的特大網絡傳銷案件抓獲以一號嫌疑人趙某、二號嫌疑人蘇某為首的團夥組織成員28人,凍結涉案資金2.8億餘元,豪華車輛14臺及部分房產,總價值人民幣近3億元。
  • 遼寧破獲全國首例製造苯丙酮案 搗毀特大製毒工廠
    經認定,該案是我省建國以來破獲的規模最大、製毒原料最多、製造出的毒品成品及製毒物品數量最多的特大案件,也是全國破獲製造製毒物品苯丙酮的第一案例。遼寧省破獲全國製造製毒物品苯丙酮首案專案組通過四個月的經營積累,對犯罪嫌疑人來遼物色製毒場地、運輸調試製毒設備、運輸製毒原料、製造毒品和製毒物品等各個具體環節,實施了全方位的精準掌控和證據固定。
  • 黑龍江警方偵破特大網絡傳銷案,涉案近300000000元!
    不過警方介紹,宣傳片中所說的「哥倫布CAT」項目,其實是一個特大網絡傳銷組織。鶴崗市公安局向陽分局副局長 蔡奎:它具體就是以區塊鏈為噱頭,以買賣礦機,生產虛擬貨幣推廣會員。鶴崗市公安局向陽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唐軍:就是這個採礦機,它是在電腦裡邊運行的,這得是一部最高配置的電腦,然後你在家裡邊24小時不間斷的運行,你耗費的電費,其實沒有採出來多少有價值的公司的幣,沒有多少價值,它這個的誘惑,就是在你能夠成為「鏈權人」。
  • 開平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開平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通訊員 鄧亮)「2020綠劍行動」開展以來,開平公安堅持以打促防、以打促宣、以打立威的工作思路,於近日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現場查獲29條(24條活體、5條死體)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尾蚺。
  • 長航安慶警方連續破獲3起偽造印章案
    長航安慶警方連續破獲3起偽造印章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制假窩點4個,查獲偽造印章5830餘枚、證書萬餘套>(通訊員:聶磊、張智男)11月19日,長江航運公安局安慶分局連續破獲3起偽造、買賣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印章等嚴重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和危害航行安全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製造假印章、證件窩點4個,查扣各類偽造的印章5830餘枚,假船舶檢驗證、船員適任證、學籍證書、房產證等各領域證書萬餘套,制假工具一批,有效維護了長江水運經濟秩序。
  • 安徽警方破獲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案 查獲刀魚300餘公斤
    記者日前從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破獲一起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案,查獲長江刀魚300餘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今年7月初,懷寧縣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當地皖河幹流洪鋪段水域有人偷偷捕魚。皖河系長江支流,洪鋪段水域屬於長江安慶江段長吻鮠大口鯰鱖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範圍。
  • 路南警方破獲特大跨省系列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路南警方破獲特大跨省系列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2020-06-07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