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宇宙,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翻譯成大白話,宇是指三維空間,宙是指時間。網友認為:宇宙只是n維空間中的其中一個三維空間。
1. 宇宙是萬事萬物的總稱,維度空間只是對宇宙進行空間劃分(觀測式)
現在的天體望遠鏡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升級,從而觀測到更遠的宇宙範圍。早期的伽利略式望遠鏡發現以前人類不可以知的太陽黑子、木星的衛星,甚至為哥白尼學說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從這以後的天文學得到長足的進步。光學技術的發展讓望遠鏡變得更大,看得更遠。

到近代,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它更是拍攝到不少更遙遠的宇宙天體。例如:距離地球達134億光年的GN-z11星系發出的微光。一光年相當於使用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行4000多年。依靠人類目前最多一百歲左右的壽命,想要去GN-zll星系的可能性遠遠低過一輩子內中一次頭等獎彩票了。更談不上發現宇宙的邊界了。

直觀的感覺,宇宙是萬事萬物的總稱,並且科學家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它維度空間的存在吖。大家有話要說否,歡迎通過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唄。
2. 宇宙是其中的三維空間,維度空間是n維空間(萬事萬物)的統稱(理論式)
這個主題是從數學幾何來推導出來的。其次,你會發現這件神奇的事情,就是你注意觀察周邊,你會發現每樣物體都是三維的,即物體的幾何需要長、寬、高才能表示出來。網友突然想到一個例子:白紙吖。它那麼薄,用長、寬就可以表示吖。另一個網友:立馬反駁回去,紅字頭積累成一萬塊錢,有多厚。
維度空間的理論中,一個三維空間只能存在三維物體,即二維物體、四維物體等非三維物體是不能夠獨立存在於三維空間的。從邏輯推理來看,地球是一個三維物體,並地球所處的空間向外無限擴展,即地球及天體處在一個無限大的三維空間中。若按古代的說法,這個三維空間稱為宇宙,按照本文的說法,乾脆叫三維空間,避免與現代說法的宇宙混住了。原因是:
宇宙大爆炸理論,若此理論能夠成立。此理論中的宇宙是指一個三維物體發生爆炸,會更加合適些,小科學家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