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者作為Acer在遊戲本市場中的高端支線,一直給予了我很深的印象從可以滑動鍵盤的戰斧700,到完全擺脫筆記本電腦設計框架的刀鋒900再到那臺巨大、需要使用專用行李箱包裝的掠奪者 21X,Acer無疑為我們奉上了不少足以驚豔整個筆記本行業的產品。
掠奪者戰斧300
今天,我們拿到了掠奪者的戰斧300,相對於上述那些「奇思妙想」式的產品,戰斧300走了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向,這是一款主打輕薄、便攜,但配置與性能並沒有因此受到妥協的遊戲本產品,在開始體驗這款產品以前,先簡述下這臺掠奪者戰斧300的配置,我拿到的是高配版本:
CPU: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0H
GPU:Nvidia GeForce RTX 2060
內存:16GB雙通道 DDR4-3200MHz內存(十代酷睿運行在@2933MHz)
硬碟:512GB PCIe NVMe SSD
屏幕:144Hz 3ms 72%NTSC IPS屏幕
電源:230W
掠奪者戰斧300整機配置
01模具設計
在「遊戲本」這個領域中,「便攜」二字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遐想「,但相對其他產品來講,戰斧300可以滿足便攜的需求,這和它模具的設計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就先一起來看看它的外觀。
掠奪者戰斧300整機重量2.2KG,厚度22.9mm,機身控制的相當到位,絕對是目前一線水準,遊戲本能夠有如此的表現,這是非常難得的。
掠奪者戰斧300側面
在材質方面,雖然目前5000價位的輕薄本就已經使用到了金屬材質,但目前一些價格過萬的遊戲本還是使用的塑料材質,雖然表面也做了一些磨砂的塗層,但質感和手感終歸不如金屬。
A/C面為金屬材質
令人欣喜的是,戰斧300的A/C面以及側面使用到了合金材質,並且表面經過了陽極氧化工藝處理,不易沾染指紋,質感和手感就甩開一眾遊戲本。
戰斧300並沒有設計成傳統筆電「方方正正「的造型,而是在兩個角上各切割了」一刀「,形成了六邊形,這也是戰斧300作為Acer高端機型,與其他遊戲本區別開來的一個顯著特徵。
圖片說明
來到C面,戰斧300為何能夠做到如此的「輕「,與C面的設計也有著很大的關係,鍵盤左右兩側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空間,換句話說,在設計模具時,機身長度是完全依據鍵盤可丁可卯制定的,將空間極致利用,雖然加大了機身內部設計的難度,但減少了體積,使得機身更輕更便攜。
掠奪者戰斧300 C面
鍵盤上方靠左側的位置設計有Turbo快捷鍵,可以使得性能最大化,Turbo鍵右側有一排梯形的開口,這並不是揚聲器,而是散熱通風口,形成立體散熱,具體的散熱表現我們後面再說。
Turbo快捷鍵與梯形通風口
鍵盤帶有小鍵盤,方向鍵也為正常大小,帶有四區域可調節RGB等效,WASD鍵、方向鍵以及右上角的Predator Sence控制中心快捷鍵都做了高亮處理,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方便玩家的操作。
高亮處理的WASD鍵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依次為一個RJ45網線接口、兩個USB3.2接口、一個耳機/麥克風插口;機身右側依次為一個Mini DP接口、一個HDMI接口、一個USB3.2接口(支持關機充電)以及一個Type -C接口;電源鍵位於機身後部。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02144Hz/3ms 窄邊框屏幕
屏幕為窄邊框設計,左右兩側邊框7.8mm,刷新率為144Hz,延遲3ms,採用全高清廣視角IPS屏幕,色域覆蓋100%,非常適合諸如電競遊戲一類的幀數敏感型遊戲,144Hz刷新率的屏幕可以帶來很高的畫面流暢度,且能夠顯著降低畫面撕裂。
掠奪者戰斧300 B面
03性能表現
掠奪者戰斧300搭載了一塊8核心16線程的十代酷睿i7處理器,但並不是我們在市面上經常看到的i7-10875H,而是i7-10870H,基準頻率2.2GHz,最大睿頻5.0GHz,TDP 45W。在所有的性能測試中,始終開啟Turbo模式,使得性能輸出最大化。
CPU基本情況
在CINEBENCH R15的基準測試中,多核成績1549cb,單核成績191cb;CINEBENCN R20中多核成績3570cb,單核成績476cb。多核成績正好介於i7-10875H和i7-10750H之間,CPU性能發揮正常。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顯卡方面,RTX 2060,很常見的一塊顯卡了,6GB GDDR6顯存,1920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192bit,基準頻率1005MHz,Boost頻率1350MHz,在3DMARK基準測試中,Time Spy模式顯卡得分5749,Fire Strike 模式顯卡得分15596,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顯卡得分7218,性能發揮正常。
GPU基本情況
Time Spy
Fire Strike
Fire Strike Extreme
在存儲方面,雙通道16GB DDR4 3200MHz內存(運行在2933MHz)+512GB NVMe PCIe固態硬碟,其中固態的型號為SN730,屬於目前旗艦級別的產品,最大讀取速度3250MB/S,最大寫入速度2717MB/S。這個存儲的組合應對目前的遊戲來說綽綽有餘,不會對性能造成瓶頸。
CrystalDiskMark硬碟測試
在擴容性上,戰斧300最大支持32GB內存擴展,總共擁有兩個M.2接口,支持組建 RAID 0,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目前比較稀少的2.5硬碟位,很良心的附送了Sata線和螺絲,在擴展性方面,戰斧300做的相當充裕,能夠滿足大容量+高速度的要求。
04實際遊戲測試
這臺戰斧300官方為其定位為「電競本」,但以它的硬體配置來看,目前的電競遊戲都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們就測試了三款3A大作:《古墓麗影: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驚魂:新曙光》
在《古墓麗影:暗影》中,畫質為:Highest,使用遊戲內置的BenchMark測試,平均幀數78幀。
《古墓麗影:暗影》:平均幀數:78幀
在《刺客信條奧德賽》中,畫質為:「很高「,使用遊戲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73幀
《刺客信條奧德賽》平均幀數:73幀
在《孤島驚魂:新曙光》中,畫質為「高「,使用遊戲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87幀。
《孤島驚魂:新曙光》平均幀數:87幀
在三款現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3A大作中,戰斧300在高畫質下,平均幀數均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05散熱表現
令人很意外的是,戰斧300在如此輕薄的機身內,散熱效果卻很出色,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散熱規格。
戰斧300擁有雙風扇+三導熱管,機身的底面、背面和C面留有通風開孔,組成立體散熱,上下、左右都能夠通風,提升散熱效能。
在雙烤測試中,Stress FPU+甜甜圈 1080P解析度 8x MSAA,30分鐘後,CPU的溫度、功耗與頻率在一定的區間內進行波動,CPU的溫度牆設置在了93度,對應的功耗為65W,頻率全核心3.2~3.3GHz,達到這一階段後,CPU的溫度進行下降,最低下降到83度,此時對應的功耗為45W,頻率全核心2.7GHz~2.8GHz,而後,CPU的溫度再繼續上升,在這兩個階段之間來回波動。
雙烤測試
顯卡方面倒是很穩定,溫度70度,功耗80W,頻率1530MHz。
戰斧300能夠擁有45~60W+80W的性能釋放,這個性能的表現還是非常出眾的,但是在這樣輕薄的機身內,能夠達到這樣的功耗,肯定是有得必有失的。
在雙烤以及一系列的性能測試中,我們始終是開啟的Turbo模式,風扇轉速最大,在這個模式下,噪音是比較大的,在日常使用時其實也不需要極限性能,建議大家在系統內置的PredatorSence軟體中手動調節風扇轉速,結合軟體中的溫度監視,匹配到一個合適位置。
06總結
八核心i7-10870H+RTX 2060,這樣的配置搭配其實已經很常見了,掠奪者戰斧300的也可以把它們完整的發揮出來,在其他硬體規格方面也不落下風。
Acer掠奪者戰斧300令人深刻的是它的外觀設計,採用了遊戲本中比較少見的金屬材質,手感和質感俱佳,突出了它高端品牌的定位,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相對纖薄的機身下,能夠完成超越其他機型的性能釋放,對便攜度有較高需求的玩家們,這臺戰斧300無疑是目前市場中的首選機型之一。
(757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