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竹林裡個環頸斑鳩

2021-01-20 海上夢疊




滬語改寫、誦讀:邊秦翌
指導:丁迪蒙


年初五個大清老早,我勒勒自家屋裡頂樓個袖珍小竹林裡向,勒末生頭看到一隻鳥,伊篤悠悠個趴勒竹頭個中上部。看到我貼近玻璃門看伊,一眼眼也嘸沒馬上要飛了跑個意思,還盯牢仔我看發看發。
平常辰光,也常莊有得類似個小過客勒搿搭立一歇。但是,每趟只要我一靠近,伊拉老裡八早就慌裡慌張個逃走了。而伊,為啥搭我「相看兩勿厭」呢?我覺著邪氣意外。細細叫看了看,再發現伊個身體下頭有隻小小個窼,噢!曉得了,伊是勒勒孵小鳥啊!
搿是只灰褐顏色個鳥。頭頸浪向有一圈黑顏色個羽毛,另外還有白顏色個斑斑點點,點綴勒高頭。搿是只啥個鳥啊?我對貓狗之類向來淡漠,但是,對搿只鳥倒是來了興致。對牢仔鳥拍了好幾張照片放勒朋友圈裡,一歇歇就有了反饋:原來,搿是一隻珠頸斑鳩,也可以叫做珍珠斑鳩!勿去管伊了,反正就是斑鳩!既然伊選擇到我屋裡來做「舍姆」,葛麼我就擔當起「月嫂」個職責伐。                
從年初五開始,由於NCP,我關勒屋裡向已經足足半個多號頭了。每日天24鐘頭儕勒勒屋裡向,除脫仔必要個案頭工作以外,去望望伊、去搭仔伊講眼「童話」或者「神話」,已經成為我生活個一部分了。
早浪向,我總歸勒七、八點鐘到陽光房,第一樁事體,就是向伊問好。看到伊懶撲撲個趴了伊面,就邪氣小心個打聲招呼,「哈羅!寶貝!」隨後再去為我種個花花草草澆水鬆土。一圈事體儕做好,去寫作之前,再去看看鳥。我勿曉得鳥是勿是會得笑,而我,卻是對伊充滿了笑意。
下半日三點鐘到五點鐘,是我工作之餘個休閒辰光。坐勒勒陽光房裡向,沏杯清茶,聽聽音樂,我又去跟斑鳩搭訕了:「儂先生哪能勿來望望儂啊?」「儂覺著孤單伐?」 伊朝牢仔我眨眨眼睛,勿響。大概,伊嫌避我問得忒過分了?
斑鳩並勿是完全勿動個,伊常莊會得調調動作,換換姿態。我觀察下來,孵了十來分鐘之後,伊就要挪動挪動身體,明明是頭對牢我個,一轉身,就只看見到伊個尾巴了。再過一歇,伊拿伊個側面撥儂看。有辰光,伊還會得飛出來,立勒竹頭浪向,伸伸頭頸啊,甩甩尾巴啊,拍拍翅膀啊。噢,伊是勒舒展舒展身體、活動活動筋骨呀!做姆媽真箇是邪氣勿容易個!一日到夜趴勒海肯定老勿適宜個,活動活動當然是必須個。
有一日天,我終於看到伊個先生了!體型看上去差勿多大,勿一樣個是氣派,看上去邪氣精神。伊左面看看,右面看看,大大咧咧個,像煞要當爸爸了,神抖抖個。對我個照料,人家只不過是稍微點點頭,大約摸是表示領情個伐。
鳥爸爸看上去老忙個,一歇歇也停勿下來,一來就拿頭伸到鳥媽個頭旁邊,好像勒勒餵食,一餵好馬上就飛走了。我還勒奇怪鳥爸為啥介快就飛脫個辰光,人家又回來了,搿能介樣子一日天總歸有得十幾個來回。
挨下來,伊就勒竹頭浪停下來了。鳥爸搭仔鳥媽一道,頭碰頭切切觸觸,象煞是勒勒低聲細語。伊拉兩家頭卿卿我我,嘰嘰咕咕了交關辰光,才看到鳥爸飛走了,鳥媽呢,老樣子,趴勒窼浪向。
鳥媽有辰光也會得離開一歇歇。鳥爸來了,剛剛立勒旁邊,只看到鳥媽從窼裡向跳出來,飛脫了。鳥爸來煞勿及個跳到窼裡向,像鳥媽一樣,趴勒窼裡孵小鳥。等到鳥媽回來了,伊再飛走。
昨日早浪向,我照樣勒勒七點鐘去陽光房,先去看看鳥媽,伊還是老樣子,趴勒窼裡向朝牢仔我看看。料理好花草之後,我回到書房裡繼續去寫作。
八點鐘左右,勒末生頭聽到女兒個聲音:「姆媽!鳥窼歪掉了,鳥嘸沒了!」急急忙忙上去看,嘸沒看到鳥媽,窼已經傾斜了,再仔仔細細查看,竹林個地浪向有隻蛋殼,邊浪向有隻業已成型、但聲息全無個小小鳥。
是鳥媽發現自家個寶貝已經死脫,憤怒,拿窼砸脫以後,傷心個離開了嗎?不得而知。
只是下半日勒陽光房品茶個辰光,看到鳥爸又飛來過兩趟。
我掬了一眼爛泥,蓋勒小小鳥個身浪向,搭伊做了一隻小小個冢。隨後,拿已經傾斜個鳥窼拆脫,期待有鳥能夠再次到阿拉屋裡個小竹林來,築窼,孵鳥,讓我有機會再當「月嫂」。

相關焦點

  • 波札那母獅捕捉環頸斑鳩 滿臉羽毛(高清組圖)
    原標題:波札那母獅捕捉環頸斑鳩 滿臉羽毛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日報導,日前,攝影師史蒂文·斯德克霍爾(Steven Stockhall)在波札那的喬貝國家公園拍攝到一組母獅子捕捉環頸斑鳩的有趣畫面。
  • 斑鳩在我家孵蛋
    一個月前,我看到有一對斑鳩總喜歡在我家的庭院裡飛來飛去。後來我看到我的一個花盆裡布滿了各種細枯樹枝,原來是這對斑鳩在銜幹樹枝並壘成一個鳥巢。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有一隻斑鳩臥在巢裡孵蛋。我沒有把它趕跑,天氣這麼冷,大家都不容易啊,就讓它安心在窩裡孵蛋吧。
  • 「斑鳩媽媽」住進了我家
    大概在半個月前,我在家老聽見有鳥兒叫喚,當時還在想我們小區環境好啊,現在成天生活在鳥語花香裡了。可這鳥兒叫喚聲聽多了,還覺得有點不對勁,這聲音咋離我這樣近呢?  為了找到鳥聲來源,我就在家裡四處往外瞅,結果這一看可把我樂壞了,這小傢伙竟然在我家陽臺的護欄上搭了一個安樂窩呢!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昨天,網友「霞影小隊長」來電:我家陽臺前面的松樹上搬來一對珠頸斑鳩,並且孵化了兩隻幼鳥。現在我每天拍它們幸福一家,從一開始眼睛都沒睜開,到今天已經開始練翅膀了。記者殷軍領核實報導:這位網友姓吳,家住採荷小區潔蓮村2幢。說起與這對珠頸斑鳩緣起,倒蠻有詩情畫意。吳先生是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負責浙江省第一條特高壓線浙北線檢修工作的。
  • 斑鳩咕咕
    鳥兒中最多見的是斑鳩,足有數十乃至上百隻。模樣近似鴿子,但比鴿子小,「咕咕」的叫聲不絕於耳。如今,屬於鳥兒的王國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住宅樓、公交站、商場、飯店……熱鬧和繁華逼使許多鳥兒移居別地或是逃難他鄉,唯獨這斑鳩依舊在這片昔日叢林舊地而今樓房矗立的住宅區內安居樂業。
  • 北京:玉淵潭公園現一對珠頸斑鳩,櫻花樹上築出溫馨鳥巢!
    2020年3月27日,北京,春暖花開時,一對珠頸斑鳩海澱在北京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樹上築出了溫馨鳥巢,成為春天裡的又一道風景。北京,一對珠頸斑鳩海澱在北京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樹上築出了溫馨鳥巢,成為春天裡的又一道風景。
  • 每日一鳥 | 珠頸斑鳩
    體長約30cm,最明顯的和其他斑鳩的區別特徵是有一道厚厚的「圍脖」,「圍脖」是黑底的,點綴著密集的白色○點,這也是它被叫做珠頸斑鳩的原因,但正面基本看不出。珠頸斑鳩的身子呈肉粉色,不同個體略有差異,翅膀成粉褐色,與山斑鳩翅膀相比顏色低調很多,沒有那麼明豔。
  • 斑鳩來了,牧童也來了
    斑鳩來了,牧童也來了   散步鄉間小路時,草叢中,一隻脖子掛著珍珠項鍊的環頸斑鳩驀然驚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拍翅騰空飛去,嚇了我們一大跳!   是暮春了,這兩天剛下過春雨,深淺不一、層次相間的綠,爭先恐後地染遍四野。幾個小池塘注滿了水,鴨子在水面悠遊來去,不時發出呱呱聲。
  • 銀川姑娘幫斑鳩搭窩過冬
    「這隻鳥看起來灰灰的,脖子上有道小黑環,我以為是野鴿子,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它叫灰斑鳩。我看它老來,就趁它不注意,在窗臺上給它放了點米。」雀雀說,她小時候養過鴿子,對鳥很有感情,也很關注它們。沒想到,第二天,另一隻斑鳩也來了,而且之後,這兩隻斑鳩就一起開始嘗試在雀雀家的窗臺上搭窩。
  • 嘉興來了對珠頸斑鳩「夫妻」 築愛巢孵小鳥歡樂多
    兩人就把它帶回到專門為鳥準備的平房裡,準備餵養一段時間再將它放飛,沒想到一養就是3個多月。這段時間裡,他們諮詢了不少專家和朋友,了解雕鴞的習性以及訓練飛行等方面的問題。3個多月後,小雕鴞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經過精心選擇,最後他倆在湖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安吉放飛了這隻小傢伙。程普告訴記者,嘉興對於候鳥來說非常重要,是全球候鳥遷徙路線裡東亞至澳大利亞的重要一站。
  • 九江:斑鳩環頸雉在菜場售賣 系「三有」保護動物(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黃志文、曾玉梅、記者鍾良攝影報導:11月10日下午,九江市廬山區林業局野保站與廬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繳獲了一批「三有」保護動物,其中包括7隻斑鳩和2隻環頸雉(俗稱野雞),工作人員將其全部放歸大自然。
  • 《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怎麼樣 中國環頸雉雞介紹
    其中就有中國環頸雉雞,它是雜食性動物,它可以產出肉和羽毛,小編為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圖鑑一覽,一起來看吧! 中國環...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環頸鴴,並不起眼的灘地奔跑者
    對於本地而言,環頸鴴以往一直被認為遷徙過境的旅鳥,但是在近十年來,每年都能記錄到不少的繁殖個體;同時,在每年冬季也有好幾千隻的越冬個體被記錄到。但是從記錄的數量上來看,在春秋兩季記錄的數量明顯要高於繁殖期和越冬期。因此,鳥類學家們認為環頸鴴在本地還是以旅鳥為主體,至於繁殖鳥和越冬鳥是否已經成為本地的留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得以證實。畢竟它們每一個個體之間的相似度實在太高了。
  • 斑鳩夜獵心得,和找野雞口訣!
    一,斑鳩的生活習性珠頸斑鳩喜歡群居在竹林,竹林的選擇一般是在田地邊,小塊竹林,竹林密度不是很大,最好是下雨天出獵,原因有兩個
  • 去年攜子飛走的斑鳩 昨又回何大媽家的陽臺上築巢
    觀察斑鳩孵「寶寶」成了何大媽生活中的一種情趣。  在陽臺上孵「寶寶」的斑鳩。  浙江在線03月21日訊「小鳥又回來了,又到我家陽臺上築窩了。」家住柳浪東苑19幢的何大媽昨天一早就欣喜地給本報熱線打電話。
  • 石家莊一愛心人家為了斑鳩一家4個夏天不開空調
    小斑鳩。  今日出鏡 一對斑鳩和它們的孩子  採訪動機 為了不打擾在空調外機後面安家的一窩斑鳩,即便是酷暑難耐,石家莊郭女士一家也不開空調。 夏天酷暑難耐,誰不想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居住?家住西古城新區的郭女士家客廳的空調卻不敢用,不為別的,只是不想打擾空調外機支架上那對珠頸斑鳩夫婦和它們孩子的小日子。 算上今年,這對斑鳩已是第四次來此暫住了。當「咕咕咕」的聲音在窗外響起的時候,郭女士及家人就知道「老鄰居又來了」。 這對斑鳩在2011年的春天,就在郭女士家空調外機後面搭了一個巢。早出晚歸,「咕咕」聲不絕於耳。後來家裡人從網上查詢,才知道這鳥叫珠頸斑鳩。
  • 印度環頸長尾小鸚鵡(玫瑰環長尾小鸚鵡)
    早在公元前200年,印度圈頸長尾小鸚鵡就一直被圈養。在印度,宗教領袖開始意識到他們清晰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之後,他們被視為神聖的生物。頸椎鸚鵡在富有的印度皇室成員的高度重視下,被關在裝飾籠子裡,並因其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而倍受讚譽。在1920年代,鳥類學家開始繁殖圈養的頸頸,隨著各種顏色突變的出現,鳥類的流行開始爆炸。
  • 鳥的小知識:性格溫順的灰斑鳩,想了解一下嗎?
    它們全身是灰褐色,翅膀上有藍灰色斑塊,尾部羽毛尖端是白色,頸後有黑色頸環,黑色頸環外有白色羽毛環繞。嘴部近黑色,腳趾暗粉紅色。叫聲一般是響亮的三音節。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在外國也有分布,分布比較廣。喜歡在農田以及村屋上面。喜歡成對或者集小群活動。它們的性格很溫順。
  • 一年三次來孵蛋 斑鳩夫婦愛上這扇窗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外沿的同一個地方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客人。昨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
  • 斑鳩在我家老房子做窩
    老房子裡好久沒去了,今天突然想去看一下,打開大門,那兒時熟悉的場景,立馬從腦海裡浮現出來,我和弟弟光著腳丫在院子裡玩耍,他拿著一個酒瓶,我拿著一個盒子,我要用盒子換他的酒瓶,他不肯,我氣憤的摔了他的瓶子,玻璃碎塊灑了一地,他「哇哇」的大哭了起來,我一來氣,掀翻了他,霎時間,他的腳血流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