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買很多很多的玩具,但會發現孩子其實玩起玩具來常常都是三分鐘熱度的。
其實小編在這裡要說的是,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能變成孩子的玩具,不需要爸爸媽媽特別買的,只要花一點點小創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彩色吸管變身造型玩具
材料:彩色吸管數支、鐵絲數支、剪刀、小盒子。
做法:先將吸管自行裁剪出短、中、長3種長度;比照吸管的長度將鐵絲同樣分成短、中、長3種,但長度要超過吸管;將各種長度的吸管和鐵絲分籃裝好,由孩子自行組裝成創意作品。
玩法:將鐵絲穿進吸管中,吸管就成了可隨意造型的彎管,利用鐵絲的硬度即可自行塑造出各種造型,形狀會比只有鐵絲來得更鮮明。
溫馨提示:這種玩教具的使用有些難度,一開始需要父母的引導,為孩子示範如何將吸管連接。在孩子完成創意作品的過程中,父母也可在一旁協助,並在完成後以開放式的話語詢問「這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個」,讓孩子練習思考與表達。
2、礦泉水瓶變身保齡球
材料:準備3-15個礦泉水瓶,大小基本相同,最好是同樣的瓶子;蠟筆、彩色筆、水彩等塗鴉用具;廢紙、雙面膠、橡膠球。
做法:先在每個瓶子身上粘好廢紙;和孩子一起給瓶子畫上彩繪,增加親子互動時間;拿1個平常玩的球當作保齡球,讓孩子將瓶子一一攏好,即可開始進行保齡球遊戲。
玩法1:親自製作的保齡球遊戲,可使孩子享受創作的過程及完成的成就感。在製作的過程要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不需要規定畫什麼。依孩子的能力擺放不同數量的瓶子,如果孩子已經能將9個瓶子都擊倒,可再增加瓶子數量。
玩法2:如果孩子已經能將所有的瓶子都擊倒,就陸續在瓶內裝滿水,或是拉遠拋球的距離,將遊戲難度稍微提升一些,讓孩子對遊戲保持新鮮感。
3、茶杯變身樂器
材料:3個以上的透明水杯、1根筷子。
做法:在茶杯中分別裝入不同容量的水。
玩法1:先拿2個杯子,裡面分別裝入不同高度的水,筷子敲敲杯子邊緣,讓孩子發現不同高度的水敲出來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玩法2:取幾個杯子,裝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擊杯子邊緣,根據不同的聲音演奏簡單的音樂。
溫馨提示:該玩具使用的杯子為易碎品,玩耍時父母一定要陪伴左右,以免杯子摔碎傷到寶寶。
看了上面這三個日常生活中變身的玩具以後,是不是覺得腦洞大開呀~其實,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玩具都是輔助和其次的。下面小編我就來說說日常生活中的親子遊戲有哪些呢?
1、分類的遊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迴紋針……等,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徵來加以分類,並鼓勵其重複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2、猜謎的遊戲
猜謎對孩子不但有興趣,而且也能激發其推理及想像力,我們可以用「千根線、萬根線,掉到水裡就不見」猜「雨」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讓孩子提出題目、推想答案。還可以用「比手劃腳」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3、扮演的遊戲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父母親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4、想借的遊戲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裡,孩子的思考更自由奔放;我們可以用「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為題,讓孩子運用想像力描繪出未來的遠景。
5、接龍的遊戲
許多遊戲可以用「接龍」的方式,如「文字接龍」:上班→班長→長大→……「繪畫接龍」:一個主題大家接力畫;「數字接龍」:1→3→5……「故事接龍」:從前有一個獵人……「動物接龍」:四隻腳的如獅子→老虎→大象……空中的如老鷹、鴿子……
6、字詞的遊戲
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畫的字詞」、「字頭、尾相同的字詞」、「用圖畫寫字」、「用三個字詞說(寫)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詞,如「火」字,讓孩子自由聯想,或說出可以用哪些字詞來替代……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遊戲。事實上,「遊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孩子獲取經驗、發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發性、創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險及對未來處事的象徵。許多父母常把學習和遊戲截然劃分,因此斷送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得孩子視學習為畏途,實在可惜。
7、手指的遊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8、躲藏的遊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們找出來;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都是藏物的遊戲。
9、繪畫的遊戲
從塗鴉到能畫出圖形,孩子繪畫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畫畫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畫。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畫在紙上、布上、板上……讓孩子喜愛自由創作的喜悅。
10、組合的遊戲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加上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那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另外用圖片或字詞組合成故事;其它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 馬麗_NQ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