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感情,不是一下子把你感動到暈,而是細水長流的把你寵壞。」——張愛玲
每每談及愛情,多數人腦海中都會反映出出兩個字:浪漫。
可浪漫到底是什麼?坦白地說,浪漫其實就是一種建立在生活之上,同時有是跟現實生活對立的「假象」。它源於現實,而在很多時候又超脫於現實。
戀愛的時候,人人都想浪漫,想要被浪漫驚喜,也想要給對方製造浪漫,這是符合人類追求幸福、神秘的天性。
然而很多時候,大家又很害怕浪漫,因為在這個時代很多浪漫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要是偶爾在經營好生活的前提下製造一些浪漫,那麼這種浪漫就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可要是把追求浪漫當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已經遠超出了能承受的生活壓力,這種浪漫就會成為負擔。
浪漫就像甜品,可以讓我們在苦澀的生活中獲得一些幸福的甜蜜。但甜品畢竟只是甜品,不能作為生活的「主食」。如果把浪漫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像一種每天都要完成的任務一樣,那麼就會讓對方感覺到疲倦。
這4種脫離現實的浪漫,可能會讓對方感到疲倦,成為對方的負擔。
企圖佔有對方所有時間的浪漫
浪漫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但是它需要你用精神和物質來投資。
在戀愛的時候追求浪漫,給枯燥的生活解悶,讓愛情更甜蜜。這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不考慮自己及對方的實際情況,不顧及對方是否有時間精力。
很多人要求自己的另一半要在最快的時間回復消息,甚至還明確給出回復消息的時間,或者就是打電話不能超過多久不接等。他們把這種「無理」的要求當成是一種浪漫,企圖佔有對方24小時的時間。
這種「浪漫」最終只會讓另一半感到疲倦、辛苦,甚至時間長了還會感到恐懼。只要電話一響、信息有提示,都會異常敏感。
要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生活,感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為了追求這種脫離實際的浪漫,那麼可能會成為對方的負擔,從而導致讓你們的感情逐漸走向破滅的結局。
不顧自己或者對方經濟狀況的浪漫
除了精神上的投資以外,很多浪漫是需要投入一定金錢的。
比如我們常見的買花、買包、買衣服等,都是需要花錢才能辦到的。這種浪漫是需要以不給自己或者對方造成經濟負擔的前提之下的。
有些人在追求心儀對象時,會通過花錢製造浪漫的方式來獲得對方的青睞。吃飯要去高檔餐廳、買禮物要買貴的東西,等到真正戀愛了之後,這種「浪漫」的方式已經被對方習以為常了。
當「浪漫」變成了一種「浪費」時,不僅不會讓愛情得到更好的發展,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經濟負擔之中。這時候就會讓自己「進退兩難」:放棄吧?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繼續吧?自己的經濟狀況又難以支撐。
另外就是有一些人把「浪漫」當成習慣之後,會不顧對方經濟狀況而提出「浪漫」的需求。當另一方提出「太浪費,不實際」的觀點時,會被鄙視。
這種不顧自己或者對方經濟狀況而追求浪漫,是一種典型脫離現實的行為。
一味追求「心有靈犀」的浪漫
還有一種脫離現實的「浪漫」,就是追求「心有靈犀」。
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說你就應該明白。」而另一半則很苦惱:「你不說我怎麼明白?」
這些人堅定地認為:真心相愛的兩個人,是不需要說話就能明白對方心裡在想什麼的。
坦白說,就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很難做到這一點,更何況是茫茫人海中偶然相識的伴侶呢?即便是結了婚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夫老妻,可能都不敢說他們能做到隨時都能夠「心有靈犀」。
我們要把跟戀人之間偶爾出現的「心有靈犀」當成一種「難得的浪漫」來珍惜,而不是把這種脫離現實的東西當成習慣。
一味追求「心有靈犀」,只會讓感情陷入到無盡的猜測當中。猜測的次數越多,錯誤的機率就會越大,從而你的失望也會更多。
失望多了,感情自然也就變味了。
違背道德準則的浪漫
最後一種不切實際的浪漫,則是違背了道德準則的行為,比如「婚外情」。
前面我們提到過,「浪漫」很多時候是脫離現實的。如果把追求浪漫當成了一種生活習慣,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會常常感到失落,因為現實生活,本質上是不浪漫的。
所以有些人就把獲得「浪漫」的希望寄托在生活之外的人身上,開始有了「出軌」的行為。
但可能是因為道德準則的束縛、又可能因為自己良心的譴責等原因,他們並沒有做出實質意義上的「出軌」行為,而是採用了一種「精神出軌」的方式。
然後安慰自己說:「精神出軌不算出軌。」
可如果換位思考的話,相信任何人都不會認同,更不會接受「精神出軌不算出軌」的做法。
這種產生違背道德準則而追求浪漫的行為,其實就是把「浪漫」當成習慣的結果。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負責任、沒有家庭觀念的體現。
追求這種浪漫,既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還會給自己的婚姻帶來危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寫在最後
無論是在熱戀期間,還是在結婚之後,在照顧好生活的前提下,適當製造一些浪漫是能夠促進伴侶關係的。
但如果因為主觀或者客觀上把「浪漫」當成一種生活,那就會脫離現實生活,給自己或對方造成負擔。這會阻礙伴侶之間的感情發展。
浪漫跟生活,就像是兩條相交但又不重合的直線。交點之處,我們能感覺到浪漫生活的好處,但是在這個交點以外,兩條線就會朝著自己的軌跡走遠。
如果相愛的兩個人,一個回歸了現實,而另一個依然堅守浪漫,那麼這份愛情就像那兩條線的軌跡一般漸行漸遠。
所以,不要把「浪漫」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否則可能浪漫不僅不能給生活帶來甜蜜,反而會給自己或者對方造成負擔,這需要兩個人來共同努力。
請記住:浪漫是生活的偶爾,不是全部。
—END—
本期話題:你有過追求浪漫而成為負擔的經歷嗎?
歡迎留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