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分析力臂需要注意什麼?
回答:力臂分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分析力臂要注意:1、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長度。2、作用在槓桿上的一個力的作用點不變,力的方向改變時,它的力臂一般要改變。3、力臂可能與槓桿重合。
滑輪組提重物需要力的大小怎麼判斷?
回答:在不考慮繩重及摩擦的前提下,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承擔重物,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研究滑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回答:1、從理論上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但由於摩擦力的存在,實際動力要大於阻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當F1豎直向上拉動時,在不計摩擦的情況下,F動=1/2(G輪+G重),由於摩擦的存在,動力也要大於一半的阻力,但繩端移動的距離卻剛好是重物移動距離的二倍。2、在這裡,我們所講的動滑輪的軸要和重物一起運動,如果滑輪的軸不是和重物一起運動而是和動力一起運動就不能簡單地說省一半的力了,我們可以根據受力分析及動滑輪的特點對這種情況進行研究。
如何計算滑輪組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n?
回答:求解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省力情況(公式F=(G物+G動)/n)去求,當G物+G動不能被F整除時,要採用「只入不舍」的方法來處理小數位。二是根據移動距離的關係s=nh來求解。
如何確定動滑輪的個數?
回答:根據求出的繩子的段數n來確定。當n為奇數時,動滑輪的個數N=(n-1)/2;當n為偶數時,動滑輪的個數N=n/2。
怎麼找繩子的起點?
回答:可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來確定。當n為奇數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動滑輪的掛鈎上;當n為偶數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輪的掛鈎上。
如何畫裝配圖?
回答:畫裝配圖時,根據「一動一定」的原則,從內往外繞線,同時根據要求確定定滑輪的個數,最後得到符合要求的裝配圖。
如何通過裝配圖確定滑輪組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n?
回答:在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畫一條虛線,只計算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特殊情況下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n不等於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此時可進行受力分析得出力F與物重G的關係。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1、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大;2、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小。
影響斜面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使用它可以省力,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1、同一斜面的機械效率,物體與斜面間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接觸面越光滑,機械效率越高;2、不同斜面的機械效率,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而物體的重量及斜面的長短均不會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
多做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備戰中考同學們要提早做模擬試卷,一方面是熟悉下題型、題量,掌握大致難度;另外一方面是藉助這些模擬捲來查漏補缺,以便接下來更有針對性展開備考。
研究了很多網校中考物理課程,結合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不同同學的學習水平,我們推薦王尚老師視頻講解中考模擬試卷。我們的創新方式是每道題旁邊都有個二維碼,掃碼就能看對應的視頻講解,可以反覆看,直到自己完全掌握。
我給同學們的建議是先把一套試卷在規定時間內做一遍,然後對不會的題目,摩登兩可的題目,做錯的題目都劃出來,然後掃碼看視頻,這樣通過做模擬卷子查漏補缺,並結合視頻及時有效把漏缺之處解決掉,理清晰。學習效率高,考試分數高。
中考日益逼近,各科的複習任務都重,布置的作業也很多,學習時間非常緊張,同學們要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這段時間我最擔心的是有些學生學習稀裡糊塗,做題也是一知半解,糊弄了事。我與王尚老師的視頻講解中考模擬試卷,除了每道題都配有視頻解析幫同學們把題吃透之外,還提供答疑服務,任何一道題看了視頻還有不理解地方,或者有自己其他解題方法,都可以留言提問,我們都會及時回復。
總之就是最大程度上幫同學們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把漏缺之處快速有效補起來,把解題思路梳理清晰。
原來不懂的知識搞明白了,原來不熟悉的地方徹底理解了,原來複雜受力分析題無從下手現在我知道怎麼找突破口了,原來電學難題看到就蒙現在思路梳理清晰了。每天認真學,步步為營,踏踏實實地進步,你的考試分數必然將提起來。
最後筆者想再次強調下:再高效的學習方法,再高效的輔導書,再好的老師,都是輔助的外力。你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出,是絕對不可能學好物理把成績提起來的。
作者:齊思源,北京物理教師,初中物理網電學組主編,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講》系列輔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