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0-12-01 中國蕪湖政府網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文件

 

 

 

 

 

皖應急〔2019106

 

 

關於印發《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

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

 

各市、省直管縣應急管理局,廳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已經2019731廳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安徽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皖安監應〔201681號)同時廢止。

 

 

       

201985


預案版本: 2019-08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編制單位:安徽省應急管理廳

編制日期:二一九年七月

 

    

 

   

1.1  編制目的

1.2  工作原則   

1.3  編制依據

1.4  適用範圍

 組織體系及職責

2.1  應急指揮機構

2.2  現場工作組

2.3  應急專家組

2.4  省有關單位和事故發生地政府

 預警與信息報告

3.1  事故及響應分級

3.2  預警行動

3.3  信息報告

 應急響應

4.1  分級響應

4.2  級、級響應

4.3  信息發布

4.4  應急暫停與終止

 後期處置

5.1  善後處置

5.2  救援總結

 預案管理

   

7.1預案編制依據

7.2事故分類分級

7.3事故單位及政府部門響應措施

7.4應急保障

 

 

1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1.2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精心組織、科學施救」的工作原則。

1.3編制依據

國家和省現行有關法律法規文件和應急預案,詳見附件7.1

1.4適用範圍

本省行政區域內省應急管理廳直接監管行業領域發生的下列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重大事故(含重大涉險事故)、特別重大事故,根據上級指示或省應急管理廳認為有必要響應的事故。

2組織體系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省應急管理廳設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廳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指導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其組成如下:

  長:廳長。

副指揮長:分管指揮中心、救援協調處的廳負責同志,分管安全監管一處、安全監管二處、危化監管處(以下簡稱相關業務處室的廳負責同志(根據事故類別參加)。

成員單位:辦公室、指揮中心、政法處、科技信息化處、監測減災處、救援協調處、相關業務處室、省應急管理科學研究院(根據事故類別參加),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1)辦公室:根據指揮長指令,召集相關成員單位研究處置意見,宣布啟動應急響應、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接收傳達上級決策部署和廳領導指示要求並督辦落實負責本廳應急處置後勤綜合保障。

2)指揮中心:承擔應急值守組織實施工作,負責事故信息的接收、研判、綜合、報送和分轉發布安全生產預警和事故信息。牽頭相關成員單位會商事故處置事項。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綜合性工作,跟蹤事故發展態勢並提出應對處置建議承辦協助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有關工作。協助協調指揮應急專業隊伍,承辦消防救援隊伍調動有關工作,銜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

3)政法處:負責事故處置相關輿情監測應對。

4)科技信息化處:負責建立省安全生產專家庫,協調有關專家和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等參與應急救援;負責廳機關應急處置相關信息系統、通信網絡運維技術保障。

5)監測減災處:組織協調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論證。

6)救援協調處: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現場指揮的組織、協調、保障工作,承辦協助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現場應急處置有關工作,協助協調調動相關應急隊伍和資源。組織指導應急救援社會動員。

7)相關業務處室:安全監管一處、安全監管二處、危化監管處按照職責分工,分別承擔相關行業領域事故的應急處置相關工作,具體包括調度事故單位信息,指導事故應急救援,協助協調安全生產專家參與救援等。

8)省應急管理科學研究院:建立省化學品登記資料庫,為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事故處置提供相關信息。

2.2現場工作組

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廳應急指揮部成立現場工作組,由指揮長(副指揮長)帶隊,有關成員單位及相關專家參加,赴事發現場組織指導協調應急救援工作。

2.3應急專家

省應急管理廳設立省安全生產專家庫,根據救援需要,成立應急專家組,組織有關專家參加救援。應急救援專家主要職責:為應急救援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參與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和審查。

2.4省有關單位和事故發生地政府

根據應急救援需要,廳應急指揮部按照省政府相關專項預案,協調省有關部門和事故發生地政府履行相關職責。

3預警與信息報告

3.1事故及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事故分為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四個等級,詳見附件7.2

對應上述等級事故,應急響應等級劃分為級。

3.2預警行動

依據《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規定,可以預警的事故的預警級別,按照事故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縣級以上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風險監測分析,對可能引發事故的要立即發布預警,以防範和減輕事故危害。

應急管理廳向社會發布事故紅色、橙色預警。預警發布的同時,通知省有關部門、事故可能發生地的市級應急管理部門、有關專家和救援隊伍做好應急響應準備。 

3.3  信息報告

地方應急管理部門應逐級向省應急管理廳報告下列事故信息:一般及以上事故,可能造成較大以上事故的險情信息等。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事故信息

省應急管理廳接到事故報告後,按規定時限上報省委、省政府和應急管理部,其中較大事故書面報告不超過2小時,重大以上事故書面報告時間不超過1小時。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為級響應、級響應2個等級。

生較大以上事故(或較大以上涉險事故),由發生地市級政府組織應急處置;市級應急管理部門啟動預案響應。應急管理廳跟蹤事態發展,視情派出工作組指導應急救援。

發生重大事故(或重大涉險事故),省應急管理廳啟動本預案級響應,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派出工作組協助組織指導協調現場應急救援。

生特別重大事故,省應急管理廳啟動本預案級響應,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派出工作組協助組織指導協調現場應急救援,上報並接受應急管理部指導。

4.2級、級響應

4.2.1事故單位及事發地政府先期響應

發生重大(或重大涉險事故)、特別重大事故,事故單位及事發地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處置(相關應急救援措施見附件7.3),向省應急管理廳報告事故情況,需要支援的提出請求。

4.2.2廳應急指揮部響應

應急管理廳接到重大(或重大涉險事故)、特別重大事故報告後,啟動本預案,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作出如下(不限於)處置,其中特別重大事故接受應急管理部指導處置

1)指揮長決定(如指揮長外出不在,依次由分管相關業務處室、指揮中心、救援協調處的廳負責同志決定)啟動Ⅱ級或Ⅰ級應急響應,指令辦公室召集相關成員單位,研究處置意見。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收集整理事故情況和應急處置所需信息,會商決策。

2)向省委、省政府和應急管理部報告,報請省政府啟動相關專項應急預案響應。

3)廳應急指揮部研究救援方案,調集專家、救援隊伍和救援裝備赴現場救援,必要時協調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給予支援;對事發地政府提出應急處置指導意見,協調省有關部門(相鄰地區政府)配合支援;涉及到外省市的,及時予以通報;落應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指示,採取進一步處置措施。

4)指揮長(或副指揮長)率工作組赴現場,協助組織指導協調應急救援

5)成員單位履行各自職責。

4.2.3現場救援指揮部指揮協調與應急聯動

1)指揮協調

按照相關專項預案規定,省政府成立省現場救援指揮部,負責統一組織指揮協調事故處置。指揮長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擔任,指揮部成員包括:事發地市級政府、省應急管理廳和省有關部門應急救援隊伍負責人及應急救援專家等。省應急管理廳工作組在現場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按照職責開展相應工作。

組織事故先期處置的市級政府現場救援指揮部向省現場救援指揮部移交指揮權。

省現場救援指揮部主要採取以下(不限於)措施

組織制訂應急處置方案;

組織實施現場搶險救援及相關人員救治、疏散、安置、安撫等;

組織實施現場警戒和安全通道管制;

針對事故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組織制定和實施相關方案;

組織協調有關保障和支援工作;

組織實施事故信息報送和發布等。

2)應急聯動

省現場救援指揮部在組織先期處置的市級政府現場救援指揮部基礎上,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可調整或設立下列工作組:

搶險救援組:由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等部門和消防救援、專業救援隊伍等組成,組織開展搶險救援。

治安警戒與交通管制組:由公安等部門組成,組織實施治安警戒,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實行交通管制,開設應急通道等。

人員安置與後勤保障組:由事發地政府以及發改、交通運輸、通信管理等部門組成,負責人員疏散安置、遇險遇難人員救治及其親屬安撫;救援裝備、物資、通信、電力、交通、食宿等保障。

綜合組: 應急管理、政府新聞辦等部門組成,負責事故信息綜合整理及報送、發布以及媒體接待、事故處置綜合協調、重要事項記錄和相關資料管理等工作。

專家組:由安全生產專家組成,負責研究救援方案,提供技術諮詢論證,提出處置措施,供決策參考。

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可設立其他工作組。

4.3 信息發布

在省政府新聞辦指導下,事發地市級政府按照權限,及時、準確、客觀發布事故信息。發布的信息要經現場救援指揮部指揮長審核同意。省應急管理廳工作組按照職責參與相關工作。

4.4應急暫停與終止

在救援中發現可能直接威脅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或者可能造成次生災害等情況時,現場救援指揮部可以決定暫停救援,並應採取措施消除隱患,化解風險。在隱患已經消除後,繼續組織救援。

在確認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經消除後(或者暫停救援不具備恢復應急救援條件並經科學論證後),現場救援指揮部經報請省政府同意後,宣布應急響應終止。省應急管理廳終止本預案響應

5 後期處置

5.1善後處置

事發地政府負責組織善後處置工作,包括遇難受傷與救援傷亡人員補償安置、徵用物資歸還補償、救援費用支付、災害救助、災後重建、汙染物收集清理等事項。消除事故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5.2救援總結

現場救援指揮部應完整、準確地記錄事故應急救援的重要事項,妥善保管相關原始資料和證據;在應急終止後,將應急救援總結送交事故調查組。

事故發生單位在應急終止後,應向事故調查組報送事故應急處置報告,並提供相關資料。

6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省應急管理廳制定並負責解釋。

省應急管理廳依據有關規定對本預案組織修訂和演練。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7附件

7.1預案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令第708號)

5.《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

6.《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

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

8.《國務院安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號)

9《安徽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安徽省政府令第232號)

10.《安徽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皖政辦〔201341號)

11《安全生產信息報告和統計工作規範》(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安監總廳〔2012130號)

12安徽省人民政府相關安全生產專項應急預案

 

 

 

 

7.3事故單位及政府部門響應措施

7.3.1事故單位響應措施

發生事故後,事故單位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以下(不限於)應急救援措施,並按規定報告事故情況:

迅速控制危險源,組織搶救遇險人員;

根據事故危害程度,組織現場人員撤離或者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

及時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

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根據需要請求鄰近的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並向參加救援的應急救援隊伍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信息和處置方法;

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

7.3.2事發地政府部門響應措施

事發地政府及其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按規定上報事故情況,啟動應急預案,並採取以下(不限於)應急救援措施,:

組織搶救遇險人員,救治受傷人員,研判事故發展趨勢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隔離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域,疏散受到威脅的人員,實施交通管制;

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避免或者減少事故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依法發布調用和徵用應急資源的決定;

依法向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救援命令;

維護事故現場秩序,組織安撫遇險人員和遇險遇難人員親屬;

依法發布有關事故情況和應急救援工作的信息;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

有關地方政府不能有效控制生產安全事故的,應當及時向上級政府報告。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措施,統一指揮應急救援。

7.4應急保障

7.4.1應急處置信息聯絡保障

應急管理廳建立機關值班制度,按「工作日」、「雙休日」、「節假日」等不同時段配備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特殊時段加強值班備勤,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按照規定流程辦理事故信息,確保應急處置聯絡通暢。相關聯繫方式如下:

省應急管理廳應急處置相關聯繫方式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應急管理部指揮中心

 

省委總值班室

 

省政府總值班室

 

省應急管理廳值班室

 

廳應急指揮部

  

電話號碼

指揮長

張海閣

 

副指揮長

汪黎明

 

副指揮長

李大華

 

副指揮長

  

 

副指揮長

張衛國

 

辦公室

何家齊

 

指揮中心

  

 

政法處

趙春橋

 

科信處

劉和龍

 

監測減災處

李大春

 

救援協調處

魏文斌

 

相關

業務處室

安全監管一處

張敬東

 

安全監管二處

李運龍

 

危化監管處

許桂芳

 

省化學品登記中心

王懋祥

 

 

 

 

7.4.2救援隊伍和應急裝備物資保障

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築施工單位,以及賓館、商場、娛樂場所、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

縣級以上政府加強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統一規劃、組織和指導,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和危害,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並及時更新和補充。

縣級以上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根據事故應急工作的實際需要,在重點行業、領域單獨建立或者依託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社會組織共同建立應急救援隊伍。

省應急管理廳指導全省各級及社會應急力量建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業救援隊伍、社會應急力量和應急裝備物資調查,建立健全應急資源信息資料庫,保證應急狀態時調用。

7.4.3專家技術保障

省應急管理廳設立省安全生產專家庫,根據應急救援需要,組織協調有關專家和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等參與應急救援。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                201986印發

共印5

相關焦點

  • 2020年《哈密市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解讀
    2020年10月26日,哈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哈密市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哈政辦規〔2020〕12號)以下簡稱《預案》,現就《預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一、制定《預案》的背景新修訂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於2019年9月1日正式實施,對應急預案的修訂提出要求「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調整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並總結了成功救援的經驗。 2019年是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到位後全面履職的第一年,也是各類災害事故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一年。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省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制定本預案。
  • 關於印發《汨羅市應急管理局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
    2.4.2.4  專家諮詢組:負責對事故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為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提供技術諮詢。該組由市應急管理局組建,由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市環境保護局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確定的專家組成。進行應急救援時根據需要開設現場指揮所或成立現場指揮組。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嶽陽華潤燃氣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2019版
    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公司及外部應急通訊表見附件2。4.2預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指揮小組接到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信息後,應按照本預案和本單位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並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採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
  • 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據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
    每一次應急救援都體現了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應急管理部日前梳理了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總結了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
  • 海安市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6)《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7)《江蘇省突發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8)《海安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 合肥市暨肥西縣2019年天然氣管道洩露 事故應急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為確保天然氣管道的安全運行,提高應對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7月11日下午,由安徽省住建廳、安徽省應急管理廳指導,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合肥市應急管理局、肥西縣人民政府主辦,安徽深燃天然氣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合肥市暨肥西縣2019年天然氣管道洩露事故應急演練」在肥西縣舉行,同時邀請了相關燃氣管理部門
  • 攀枝花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圖1 攀枝花市輻射事故應急指揮管理體系圖  (3)指揮、協調各有關部門的輻射事故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工作,事故期間和應急終止後的輻射安全監督管理;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確定事故等級,審定事故報告和應急工作報告,發布事故信息等工作。  (4)組織建立全市輻射事故應急網絡,指導各縣(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
  • 大朗舉行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11月26日,大朗鎮舉行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通過全景模擬事故現場,進一步檢視該鎮應急預案的全面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提高對生產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模擬事故2人「中毒窒息」「快來人啊!有人被困在汙水處理池裡面了!」
  • 劇毒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劇毒化學品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風險分析xxxxxxxx有限公司研發和生產過程使用到疊氮化鈉。結合我公司實際可能發生的劇毒化學品中毒、洩露事故風險分析如下:疊氮化鈉對細胞色素氧化酶和其他酶有抑制作用,並能使體內氧合血紅蛋白形成受阻,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如吸入、 口服或經皮膚收,可引起中毒死亡。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原標題: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推動各地區
  • 澄海區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雙盲」應急演練
    11月26日,澄海區在汕頭市海源冷鏈配送有限公司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雙盲」應急演練,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桂芳參加活動。演練模擬汕頭市海源冷鏈配送有限公司氨機房高壓儲液桶發生氨洩漏,一名巡查人員中毒倒地,液氨洩漏飄散至遇明火引發大面積的火災。
  • 「工作動態」我市開展金屬冶煉企業煤氣洩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桌面...
    為切實提升我市金屬冶煉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有效防範和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12月30日下午,銅陵市金屬冶煉企業煤氣洩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桌面推演活動在富鑫鋼鐵有限公司舉辦。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樂明、市應急局局長王偉棟、市政府安全生產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市郊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單位、富鑫鋼鐵公司等多家單位的30餘人參加了活動。此次桌面推演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有關規定,模擬金屬冶煉企業發生煤氣洩漏事故時的應急處置流程,重點演練應急預案響應的程序、任務、職責和要求。
  • 去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資料圖:2020年1月1日,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小區一棟30層高居民樓突發大火。
  • 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應急管理部網站截圖。 中國網1月4日訊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今日消息,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震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黑龍江省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災害和火山災害,俄羅斯境內和毗鄰省份發生對我省產生影響的地震災害和其他地震事件的應急處置。 因地震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水庫決堤、危險化學品事故等突發事件,按照相關應急預案規定開展應對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黑龍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