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又過了一半,這半年來,重慶的脫貧工作做得如何呢?你關心的產業扶貧、村村通建設、財政涉農資金等等問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都幫你問了、追了。小編先透露一下,重慶市扶貧辦在應詢中提到的精準施策,主要是圍繞「六個一批」的政策措施,對貧困人口進行精準扶貧,即產業扶貧帶動一批、高山生態扶貧搬遷一批、醫療救助扶貧一批、教育扶貧一批、培訓轉移安置一批和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重慶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交委、市農委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也參加了專題詢問,他們都做了哪些事兒,你一看便知。
》》》產業扶貧
重慶市農委提出20條措施
產業扶貧是農村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關鍵所在。重慶市農委研究制定了產業扶貧的實施方案,從結構調整、龍頭企業帶動、扶持穩定脫貧、基礎設施建設和幫扶指導5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同時,還確立了371+X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體系;在技術指導方面,建立了榨菜、山羊、生態魚、晚熟柑橘、蕎麥這5個產業技術體系的創新團隊,此外,還組建了80個糧油、蔬菜,金果和蔬菜產業的專家組,建立了科技示範基地和農民的田間學習各228個。
》》》基礎設施建設
「十三五」期間 重慶市將啟動撤併村的通暢建設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基本上脫貧也就無路可走、無計可施。重慶市交委介紹說,到目前為止,全市已經完成了5180公裡的村村通建設任務,新增解決了868個村的通暢問題,完成計劃任務70%的工程量,剩下還有1479公裡的通暢工程和57個沒有通的村村通建設工程已經全面啟動,今年以內百分之百可以完成任務。
同時,「十三五」期間,在完成行政村「村村通」建設的基礎上,重慶將重新啟動撤併村的通暢建設任務,預計新增建設撤併村2萬公裡,實現撤併村通暢達到80%的標準。在建設道路基礎條件的情況下,實現有條件的撤併村、行政村都要通客車,解決貧困區域的居民出行問題。
》》》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
重慶市財政局大力推進轉移支付制度改革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是優化資金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一個有效手段。結合實際,重慶市財政局正在大力推進轉移支付制度改革,增強區縣的統籌能力。
同時,重慶也在加大力度,擴大試點範圍、增加整合資金。鑑於全市脫貧計劃安排較全國提前,重慶各區縣統籌整合使用資金的意願較高,試點在全市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全面推開、一步到位,並在涪陵、南川、潼南、忠縣4個區縣實施市級資金層面試點。
》》》鞏固成果
重慶市扶貧辦將建扶貧開發工作長效機制
現在正是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這期間,每年都有貧困村摘帽,貧困人口越線脫貧。為鞏固攻堅成果,重慶市扶貧辦將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當前脫貧任務,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圍繞建立扶貧開發工作長效機制。
下一步,重慶要建立和完善貧困人口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識別機制;建立貧困人口以持續增收為目標的扶貧開發,對貧困群眾的利益連接長效機制;建立以社會保障為重點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制度保障兜底;建立城鄉統籌扶貧開發共建共享的長效機制等。
專題詢問中,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副主任楊慶育、夏祖相,還根據各政府部門的回答進行了追問,問題涉及政府是否公開了涉農資金政策文件、資金的分配,農民工外出打工,其家庭如何算脫貧帳,如何發揮返鄉農民工的技術優勢,加大對他們進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等。想知道更多的詳細內容,還可以搜索新華網的脫貧攻堅直播專題進行查看。
脫貧攻堅像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綜合性工程,需要從產業、財政、交通、教育等多個環節系統推進,必須多個指標同時達標,才能「驗收合格」。看了重慶市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努力,你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