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不僅有著多種多樣的天氣變化,同時也在地球表面生成了千姿百態的地形地貌。當我們投身到大自然中進行戶外拍攝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自然造化而成的大場面,諸如江、河、湖、泊等。
湖泊的萬般風情皆來自於水,水是多變的,讓具有水景的畫面更為精彩。這些自然景觀特色鮮明,給我們的攝影會帶來無限的樂趣和靈感。
藉助環境表現湖泊的靜謐
湖泊寧靜的水面就像一面大鏡子,可以倒映出水景周圍的環境。倒映在水面上的陸地大多呈現黑色,這是就要以晴朗多雲的天空作為陪襯,配合寧靜的水面和水中的倒影,給人一種廣闊的感覺。如果是有風的天氣拍攝或者往水中投擲一塊石子,水面就會蕩漾起層層波紋,岸邊景物的倒影也會隨之蕩漾,就會呈現出有規律變化的效果。
作者:Bernd
作者:Phillip Klinger
有的湖泊位於林間,這樣的環境往往光線較暗,但是氣氛更加靜謐,我們可以藉助湖邊或者湖面的植物來加強這種靜謐的氛圍。為了獲得更為統一和鮮明的色彩特徵,我們可以藉助彩色濾鏡,以加強色彩的特徵。
作者:David GN
在拍攝湖泊時,把周圍的其他環境,如天空和山脈融入到畫面中,並在水面上形成美麗的倒影,以吸引觀者的目光。站在遠處俯拍寧靜的湖面全景,給人一種幽靜淡雅之感。
控制色溫
作者:Ben
作者:Richard Thompson
作者:Tropical Living
通過色溫的改變可以讓湖泊發藍些,發綠些,發紅些,發黃些,只要是你想要的色彩傾向都能夠得以滿足。每個人對色彩的感受都有所不同,色彩的調整也是隨心而至。但記住,不要調整幅度過大,在畫面中每種色標都會起不同的效果,顏色的過大幅度調整也會破壞掉畫面的統一及意境。
注意對焦
作者:Adam Baker
雖然可以算是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希望大家加以重視。隨著科技的發展,自動對焦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並不是說自動對焦不好,但是如果你對畫面有所思考、有所設計,但機器終歸不具備人類的頭腦。如果想使用自動對焦,建議大家多拍幾張,以防跑焦,在選片的過程中選擇最清晰、理想的。如果取景範圍內存在動態元素,可以適當提高ISO和快門速度。
拍攝角度
如果想把湖泊拍為大景致,那按照慣例我們應該站在高處,利用廣角拍攝,但是如果想表現水面的柔美,可以低角度拍攝柔和的湖面,並將湖邊的巖石、水草作為前景元素,能讓單一的水面變得富有層次和變化,大面積前景又不會讓湖面顯得太空曠。
作者:David GN
作者:Stuck in Customs
在構圖時,一般前景可佔畫面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斜切畫面的構圖來表現,這樣的畫面不會過於擁擠或空曠。
最佳拍攝時機
作者:Dene』Miles
作者:Eddi
作者:Tropical Living
作者:Angus Clyne
優美的水面倒影是湖泊攝影的重點之一,若有風吹來的時候,可以觀察欲拍攝的目標景物,無論是手持相機或架設三腳架拍攝,須在景色最恰當的時候按下快門;要注意的是,風勢如果太強,倒影就會散掉。因此,在拍攝湖面風景時一定要掌握好最佳的拍攝時機。
對比更完美
作者:Matthew Stewart
作者:Rob Orthen
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枯木在湖面的倒影也更加清晰可見,平靜的倒影畫面相當動人。但須注意的是,愈遠離岸邊與樹林的阻礙,風勢會因地勢空曠而較強,使得水面因此而產生較大漣漪,並破壞倒影的形狀。
作者:John Ryan
作者:Patrick Smith
在拍攝此類畫面時,將水面漣漪適時入鏡,當做構圖的前景。愈往遠方看去,樹林投射在岸邊的倒影也愈來愈清晰,形成一幅動靜制衡的優美畫面,更讓人感受到微風的存在。所以說,拍攝湖面水景可動可靜,都不失為創作的方法。
如何拍好水面倒影
作者:Di Rocco
1.水面要平靜,風勢越小、越不擾動水面,才能有效地映出岸邊的景色。
2.拍攝倒影的最佳光線是接近低角度的逆光,其次是側光和漫射光,最差的是頂光和順光。在理想的光線條件下,天空和景物會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投影在水面上的影像會顯得較清晰和分明。
3.拍攝時須選擇低角度,畫面上倒影的多少與拍攝視角選擇的高低有密切的關係。拍攝視角高,倒影顯得少;拍攝視角低,倒影出現得多。
4.曝光要準確。倒影多發生於水面上,水面的反光常會使測光系統判斷為過亮,為使背光的景物和水中的倒影亮度足夠,拍攝時可增加約1EV使達到正確的曝光值。
5.由於拍攝倒影時常在水岸邊,拍攝視角低的話,鏡頭容易受到水面上雜亂的反射光幹擾而影響畫面。所以拍攝時,相機鏡頭最好能使用遮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