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湖北省武漢市江漢路街頭出現了一批能給手機無線充電的路燈,只要把手機放在無線充電位置就可以充電。根據武漢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江漢路上這樣的路燈約有60個。它們小小的身體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智慧燈杆」。
目前,全球許多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出現智慧燈杆的身影,包括美國、瑞典、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但大部分國家的智慧路燈建設都處於小範圍探索階段,普及率較低。根據理特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2019年10月發布的報告,在全球範圍內約有3.2億根路燈杆,其中亞洲佔25%,歐洲和北美佔20%,但全球LED路燈杆的普及率仍低於15%。
自今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央頻繁出臺政策避免經濟衰退,「新基建」作為對衝經濟下行、重塑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受到廣泛重視。尤其以5G為依託的新基建,帶起了全國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熱潮。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切入點,智慧燈杆項目在國內多個省市早已進入試點階段,但尚未完全推廣普及,相關產品市場也並未得到爆發。智慧燈杆,作為LED顯示屏未來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其推廣速度影響著LED顯示屏在新領域的拓展速度,只有解決了智慧燈杆的推廣和普及問題,LED顯示屏才能在這一重要細分領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智慧燈杆和LED燈杆屏遲遲沒有得到普及的原因是什麼?其規模化需破解哪些障礙?答案值得探討。
多功能智慧杆存在多頭管理問題
智慧燈杆,是一種多功能綜合杆,分布於城市街道、公園、景區、小區、科技園等戶外場所,以路燈杆為載體,結合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集成便民設備、信息採集設備、應急報警設備、信息發布設備等子系統,可以有效整合公共資源,為道路照明、移動通信、治安監控、氣象監測、交通管理等需求提供一站式應用平臺,實現「一桿多用、多杆合一」的目的。尤其在5G建設的大背景下,智慧燈杆不僅可以為智慧城市運行提供系統化、集成化的全域感知服務,還可以為5G部署提供優質的站址資源,進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站式應用平臺順利運行的背後,往往是對複雜系統合理有序的精細化管理。人民日報曾發表觀點,表示「智慧燈杆等智慧基礎設施之所以能得到推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精細化管理正成為城市治理的普遍要求」。
2009年初,為擴大內需,降低能耗,中國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LED照明應用示範城市方案,從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國內發達城市試點開始,在大範圍內迅速得到推廣,這主要得益於LED照明設施設備的單一性與管理的方便性。而與簡單的LED路燈不同,由於子系統繁雜,智慧燈杆的前、中、後端涉及多個管理部門,如市政部門、公安部門、交通部門、氣象部門、電力部門等。不同管理部門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方式不盡相同,針對智慧燈杆管理職能的劃分也尚未明確,這就容易導致多頭管理問題的產生,引起管理部門之間的矛盾。
當燈杆某一部分被損壞,其他系統也會受到影響,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局部對整體產生的不良影響,就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進行管理維修,此時應該由誰根據何種規定遵循什麼樣的流程進行管理和落實便成了主要問題。都說「九龍治水水不治」,多個部門進行管理容易出現職責不清、權責不明的監管盲區,而任何一個管理環節出現失誤,都將使整個智慧燈杆系統受到影響。因此,要想提升智慧燈杆的普及率,首先需要各部門在管理層面達成共識,明確權責,建立完善高效的精細化管理體系。
商業模式尚未明確形成
如果說智慧燈杆多頭管理的問題只能被動地等待政府部門解決,那麼在商業模式方面企業可以發揮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
隨著近兩年5G建設的推進和智慧杆相關標準的發布,「5G+智慧杆」產業鏈正逐漸形成。「一根杆」上的主體將不僅包括政府部門,還有更多的企業參與運營。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對智慧燈杆的試點項目,既是對多功能智慧杆這一新設施的試用,又是對其商業模式的探索。
在探索的過程中,根據項目屬性、涉密性、投資規模、專業跨度、共享性和專業難易等因素,在智慧燈杆商業模式的選擇上出現了多種可能性。例如,公益性、涉密性和政務性高的智慧杆項目往往選擇政府主導和投資,而共享性高、投資規模大、專業跨度大的項目則需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或聯合投資運營等多元化商業模式。而在商業模式裡,如何運營、如何盈利是整個智慧燈杆落地初期的主要難點。當前積極推廣智慧燈杆的主要是燈杆生產企業,其主要目的是推廣和銷售產品,通信企業為了提前布局未來也會有所參與,但其它社會資本在商業模式不明的情況下大都持觀望態度。因此,目前智慧燈杆的建設大都以政府投資為主,且由於成本過高及政府職能劃分等因素的影響,僅「敢於試點示範,謹慎推廣普及」。
就杆上的LED燈杆屏而言,產品造價上萬,投資回報期長。據不完全統計,配備有LED燈杆屏的智慧燈杆項目每公裡(按50根計算)的建設成本約為586萬元,政府僅憑一己之力難以進行大規模投資,於是就有了企業發揮的餘地,形成聯合投資運營模式。
與普通戶外顯示屏不同,LED燈杆屏在多方共同投資運營的模式下,實現載體共享、設備共享和數據共享。在重慶部分智慧燈杆的項目上,深圳輝達物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智慧杆產業鏈的上遊企業,藉助政府搭建的智慧燈杆平臺,與中遊數據管理機構、下遊傳媒公司協同合作,分別支持屏幕設備、系統管理平臺和廣告運營,廣告通過屏幕播放,接受後臺系統管理。與政府獨資建設運營相比,「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這一模式,無形中促進了智慧燈杆的商業化發展,企業可「表演」的空間較大,不僅可以多方位拓展盈利渠道,減輕政府投資負擔,還可以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更有利於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入智慧杆普及的陣列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LED燈杆屏運營主體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對設備可靠性、控制系統穩定性以及信息和數據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由於非政府型主體增多,運營漏洞容易形成,進而影響盈利狀況。在智慧杆這樣的大數據網絡平臺上,為保證設備和系統安全有效的運行,數據運營、站址運營、內容運營和服務運營主體之間需要極其密切的配合,提高運營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不論何種商業模式,都必須合法合理,且具有效益。當然,只有明確了智慧燈杆或LED燈杆屏的商業模式,才能讓更多的主體從「觀眾席」走到「舞臺中央」,讓智慧杆的落地從「一花獨放」走向「萬紫千紅」。
LED燈杆屏標準亟待統一
產品和標準,就像雞和蛋,在市場上存在一個先後的問題。按照慣例,國外市場往往先制定好標準,後根據標準生產產品,而國內市場卻恰恰相反,通常是出現產品後再制定標準進行規範。LED燈杆屏即是如此,目前市場上的LED燈杆屏各式各樣,但卻缺乏應用的統一標準。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基礎設施,智慧燈杆涉及政治、民生、信息安全等方方面面,杆上的所有掛載設備和配套系統都必須嚴格遵循標準和規範。
從硬體標準上來說,LED燈杆屏與普通戶外顯示屏不同,需要有嚴格的重量控制、外觀結構控制以及節能標準等,使其符合智慧燈杆整體設計與安裝需求。2019年,江蘇省正式發布《江蘇省城市照明智慧燈杆建設指南》,對智慧燈杆的掛載設備進行了規定,指出LED顯示屏應符合SJ/T11141中的相關規定,主要參數為:a.供電:220V AC;b.峰值功耗:≤1000w(單面);c.重量:≤50kg(單面);d.顯示尺寸:≤800*1600mm,可定製;e.亮度:≥5000cd/m2,且能根據環境光自動調節等。雖然目前專門針對LED燈杆屏的具體建設指南寥寥可數,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各地方標準都會如上所述對LED燈杆屏各方面的參數進行嚴格的規定,是否應將眾多標準進行統一也將成為一大難題。
毫無疑問,硬體上的標準將對LED顯示屏企業提出更高的標準化生產要求。當然,如今LED顯示屏原材料的更新換代和技術工藝的日漸成熟,已大大增強了屏的畫質、防護、節能等屬性,較易實現所規定的相關參數,可以為企業減少這方面的擔憂。
然而,更大的困擾或許來源於LED燈杆屏的軟體,即顯示與播控系統,它們更需要規範化管理。由於智慧燈杆是一座城市的數據入口,在城市的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管理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杆上的數據、網絡和內容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就目前來說,LED燈杆屏在智慧杆上的大數據功能遠不及網絡運營等設備,但是未來它將成為數據感應和採集的重要節點,因此,LED顯示企業需要對相關的顯示系統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完善,提升其智能化程度和信息安全性能。而在LED燈杆屏前端顯示中,軟體方面所面臨的是內容監管問題,燈杆屏的內容運營商須保證顯示內容符合信息傳播及治理要求,及時發布重要城市信息,杜絕淫穢、反動的信息及非法廣告等內容。
目前,全國重點城市已開始了智慧燈杆建設的項目,其中,上海市自2018年以來已建設智慧杆1.5萬根;深圳市現已建設智慧杆2450根,並爭取2020全年多功能智能杆達4500根;廣州市明確提及到2022年建成智慧燈杆3.4萬根,到2025年建成8萬根……新基建的快速發展將推動相關標準的進程,而面對智慧燈杆項目的落地,只有加速LED燈杆屏硬軟體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才有可能使其在智慧杆上「站穩腳跟」且不被邊緣化。
目前LED燈杆屏需求水平相對較低
自2017年中國智慧城市創建熱潮開啟以來,智慧燈杆作為智慧城市的切入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今年11月的第二十二屆高交會上,「5G+智慧城市智慧杆」展團集聚了數十家上、中、下遊企業,成為展會上集聚5G的代表性展團,獲得企業和政府的好評。作為新一代的通信基礎設施,智慧燈杆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從工信部、住建部、國資委等部門到北京、廣東、上海、福建、四川等地,關於共建共享、5G、整合道路設施等方面的政策陸續出臺,推動智慧燈杆的建設和發展。
一旦得以大規模落地,智慧燈杆將迎來巨大市場。根據Technavio發布的「2020-2024年全球智慧杆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智慧杆市場規模約為57.5億美元,預計2020-2024年,全球智慧杆市場規模將增長79.7億美元,達到137.2億美元左右,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9%。據預測,未來配備有LED燈杆屏的智慧燈杆將佔智慧燈杆整體的30%及以上。
然而,相對於智慧燈杆上的其他掛載設備,LED燈杆屏的存在感似乎較弱。現階段的智慧燈杆主要以照明、監控和通信等功能為主,配備有LED燈杆屏的較少。在今年8月的「入圍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配套產品第一批入庫單位」名單中,LED顯示屏及相關產品名單也十分遺憾地「被」缺席。或是因為試點項目本身的不確定性,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對LED燈杆屏的掛載和運營模式進行探索;或是因為LED燈杆屏本身的造價不菲,加上後期對屏幕長期顯示、防水防曬等性能的定期維護費用,使其成本過高,不適合在大規模的智慧燈杆上進行應用。
如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長沙、三亞、西安、瀋陽等數個城市已進行了5G綜合杆/塔、智慧路燈存量改造的試點項目,進入落實階段,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的隊伍當中。LED燈杆屏作為未來智慧顯示的重要設備之一,只有解決好管理、商業模式和標準等問題,跨過需求門檻,不斷創新突破,才能擁抱這一片廣闊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