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外形威猛,養在家裡能鎮宅,寓意極好該怎麼養?
眾所周知,國人自詡龍的傳人,早在中國古代時,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龍便被大家視為瑞獸,而身份尊崇的皇帝們更是具有一重真龍天子的身份,種種跡象皆生動的表明了龍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中,龍的骨頭,簡稱龍骨,據說能夠治百病,可有效解決各類疑難雜症。如今,龍骨除了是重要的中藥材外,多指船或其他大型建築的骨幹,當然,還有一種植物與之同名。
青蔥翠綠的龍骨花,其外形神似仙人掌,植株隨便即可長至2~3米,呈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灌木狀,頗具觀賞價值的同時,於民間還具有鎮宅的特殊意義。今天小花就來帶領大家深入認識下龍骨這一奇特的植物。
首先,龍骨實為大戟目大戟科的一種灌木型植物,植株由上到下、由內而外都充滿肉感,因為這一層面的關係,人們也可直接將其看作多肉。龍骨,又名三角霸王鞭和彩雲閣,原大量生長在納米比亞,後經各國陸續地引進這才逐漸於當地形成一定的規模。
雖然生活中不常見到龍骨的身影,但不得不說,這一造型獨特的植物確實很具觀賞價值,有養殖它們的朋友只要平時能夠多在以下幾方面下下功夫,保證植株定然可以鬱鬱蔥蔥的茁壯生長。
其次,龍骨的日常養護。根據小花的經驗來看,大家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有兩處,分別是光照和澆水。第一,光照。作為典型的喜光植物,無論是生長期還是花期,植株都需處在陽光相對充足的環境裡才可達成正常生長發育的目的,往往那些有照曬到足量陽光的植株,不僅株形蹭蹭一通向上猛長,就連葉片的顏色和表面的光澤度都會更甚尋常。
第二,澆水。要小花說,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品種的植物,見幹見溼、澆則澆透的原則運用到實際中都不會輕易招致差錯,龍骨自是一樣。
此外,小花認為,眼下既已正式邁入冬天,相信再過不久我國各個地區都將表現出明顯的降溫趨勢,到了那時,一旦氣溫低至龍骨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植株就會不約而同地進入休眠期,其間為了幫助它們順利越冬,大家除了要儘早把露養在外的盆栽及時搬回溫暖的室內,還應保證光照充足,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株因水澇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