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聲巨響劃破了銀川一小區的平靜。地震了還是出事故了?錯愕的居民慌亂中湧出家門,卻被眼前的一幕嚇呆了:小區廣場上,一個小男孩躺在冰冷的地上,血跡遍布全身,在他不遠的地方是一塊殘缺的井蓋。
男孩的母親瞬間癱軟在地上,失聲痛哭,社區的工作人員說,孩子是在小區放鞭炮時發生了意外。
能夠在市面中銷售的鞭炮往往危險性並不高,但,為什麼一枚小小的鞭炮卻造成了如此慘重的悲劇呢?是鞭炮質量質量問題嗎?
如果只是玩鞭炮,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但,偏偏,小男孩在玩鞭炮時多了一個動作:鞭炮被點燃後,他迅速地將鞭炮扔進了旁邊的窨井內,本來只是想著好玩。
卻不料,鞭炮在密閉的窨井內,威力被放大,瞬間引發爆炸,井蓋直接被炸飛,小男孩也被炸得飛出兩米多高,重重摔倒了地上,還沒等到救護人員到來,小男孩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密閉的環境,氣壓很高,一旦遇到明火極易引發爆炸,這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識,但,十歲的小男孩還不懂這些。在他的世界裡,這樣做更刺激,更好玩。
我們能責怪熊孩子什麼呢?年幼無知還是貪玩調皮?這個年紀,本身就對世界充滿好奇,更何況還是個小男孩,但,這次貪玩卻讓小男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悲劇讓人痛心,但,本可以避免。鞭炮屬於易燃易爆品,男孩玩鞭炮時,父母應該囑咐其基本的安全知識,比如,遠離人群和易燃物品,最好是能夠待在孩子周圍,避免熊孩子出現越紅線的舉動。
年關越來越近,小孩子們也都放假回家了,避免不了放煙花玩炮仗,孩子們要玩得開心,父母們也要安全做到位。
首先,要教育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識,讓孩子有安全意識,玩耍時有一個尺度,不要因為好奇去嘗試有危險的行為。
其次,在孩子進行有風險的遊戲行為時,比如射擊、玩爆竹等,要將注意事項跟孩子講清楚,如,遠離人群、易燃易爆品等。如果條件允許,孩子進行風險遊戲,父母最好能夠待在附近,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制止。
第三,對於高風險的行為,父母要及時發現,立即阻止,並對孩子做好解釋,避免孩子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偏向虎山行」。
安全玩耍,才能玩得開心,爆竹才能賀歲平安。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