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虎父無犬子」,如果父輩若是聰慧厲害之人,那麼他的兒子便也不會遜色太多,除了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之外也有著家族基因的問題,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
緣分的相遇與學校的戀情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的智商可以說的上是極高了,而他的妻子自然也不是普通之人,亦是科學界中的天才。然而就是如此天才的二人,他們所生的孩子,三個之中有兩個是「精神病」其中又是什麼原因呢?
愛因斯坦自然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我們總是可以在物理書籍中看到他的出現。他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憑藉著自己的天資以及努力,他26歲便憑藉著自己發表的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與愛因斯坦有所不同,他的妻子米列娃出生於富貴人家,不過在她出生之時便遭遇了生命的不公,她出生便是一個跛子。即使如此相比於大部分人來說她還是十分幸福的,天生的殘缺沒有讓她產生自卑的感覺。反而她的家庭也是十分重視對於她的教育,也正是為她與愛因斯坦的相遇埋下了伏筆。
米列娃與普通的女孩子不同,她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物理學家,因此在高中畢業以後原本是在蘇黎世大學讀醫學的她也是轉到了蘇黎世聯邦工學院專攻物理,而在這個班中人數極少,僅僅只有五人。
五人中只有米列娃一個女孩子,所以受到了獨特的照顧。班級中只有數學和物理兩個專業,而只有米列娃與愛因斯坦讀的是物理專業,當時的米列娃也是比愛因斯坦大了三歲。也就是這樣相對於散漫的愛因斯坦來說,米列娃就像一個姐姐一樣照顧著他的生活。
當時的愛因斯坦也是沒有一個志同道合之人,但是米列娃是一個意外,兩個人都有著相同的愛好以及志向,這也讓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走越近,就這樣開始了一段甜蜜的姐弟戀。
情感的破碎與女兒的早夭
不過事與願違,二人的感情也是在畢業以後遭受到了挫折。當時的米列娃數學考試之中失利了,沒有能夠順利通過,也因此不能畢業。而畢業後的愛因斯坦也是因為沒有穩定的工作而困惱著,所以他只能不斷地在中學臨時教室和家庭教師的兩個角色之間不斷轉化,這樣才能勉強維持著自己的生活。
總體來說二人的生活並不如意,也就是這個時候米列娃的身體開始不適,同時發現自己懷有身孕,種種困難折磨著她,讓她不能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然而雖然愛因斯坦雖然與米列娃相戀,但是愛因斯坦的母親對他們之間的戀情極為反對。
而在愛因斯坦的母親看來,米列娃只是一個跛子並且相貌也是極為普通,配不上愛因斯坦。母親在得知米列娃懷有身孕以後也是十分憤怒,並寫信給米列娃的父母譴責著米列娃毀了愛因斯坦的前途。
雖說有著諸多的因素在阻擾著米列娃,但孩子是無辜的。結婚之前她將這個女兒生了下來,不過不幸的是在女兒還不到兩歲的時候便得了猩紅熱,此後也再沒有了女兒的其他消息,眾人也是猜測是因病早夭了。
不過後來又有傳言說她的第一個女兒患有比較嚴重的精神病,而米列娃家族也是有一個家族的精神病史,只不過米列娃的精神病十分輕微,並不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只不過不知為何到她女兒這裡如此嚴重。
後來在愛因斯坦的工作穩定之後,米列娃也是一直催促著他結婚,而此時的愛因斯坦對米列娃的感情已經淡了許多,不過出於對於她的責任也是答應了結婚一事。也就在結婚不久後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只不過當時愛因斯坦正處於科研工作的關鍵時期,米列娃也就成為了一個家庭主婦。
對於這種生活米列娃也是十分不滿,因為愛因斯坦對於他們母子的陪伴越來越少了,而米列娃的生活中也是充滿了負能量,這也給自己的兒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直到愛因斯坦對於米列娃的感情全無,他喜歡上了自己的表姐愛爾莎。
小兒子患病與不幸的晚年
而隨著愛因斯坦與愛爾莎的感情越來越好,後來愛因斯坦也是和米列娃離婚了。起初的離婚並不是那麼順利,米列娃並不同意,兩個人的離婚之事也只能暫緩了。兩年後由於當時的米列娃的生活極為拮据,所以她答應了與愛因斯坦的金錢交易,最終才同意離婚。
米列娃也是利用愛因斯坦給的錢過上了穩定的生活,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不過小兒子在上大學之後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這也是給米列娃剛剛好轉的生活帶來了噩耗,米列娃只能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給小兒子治病。
所幸她的大兒子十分正常,是水利工程方面的專家,後來移民去了美國,與比自己大九歲的女朋友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不得不說只有大兒子是幸運的,米列娃的其他兩個孩子都患了精神病而遭遇不幸。
米列娃的晚年也是十分悽涼,在她去看望自己的小兒子的時候不小心在路上摔倒了,被人救起來之後不久因中風而離世。小兒子也是自己一人在精神病院生活了17年後離世了。
一個家庭就這麼支離破碎了,因為兩個孩子的精神病而讓自己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體會生活的樂趣,然而並不只是這方面的問題,家庭方面給孩子帶來影響也是很大。
結語
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有助於孩子幸福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帶來積極正能量的東西,讓他們在懵懂的年紀能夠接觸到美好的事物而不是陰暗的一面,為他們日後的茁壯成長奠定最關鍵的一步,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本文由青雲文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