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口岸首次截獲熱帶植物豬籠草

2021-01-09 環球網

央廣網重慶8月22日消息(記者吳新偉)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局辦事處日前在查驗時發現寄自泰國的郵件,裡裝熱帶食蟲植物豬籠草,予以截留封存處理。

據介紹,該違禁郵包為4個品種共32株形狀各異的豬籠草,包括蘋果豬籠草(13株)、萊佛士豬籠草(15株)等,郵包內沒有附帶輸出國官方植物檢疫證書,也沒有在入境前向國家質檢總局進行相關申報備案,按照郵寄物法律法規屬於非法郵寄進境。

檢驗檢疫部門稱,這些豬籠草含較多水分並帶有一些雜物,散發異味,初步判斷其可能有較大的疫情風險。並提醒市民,郵寄未經檢疫的植物及其產品可能攜帶有重大的疫病疫情。今後,檢驗檢疫部門將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實施口岸查驗,對謊報、瞞報違禁郵寄物或多次郵寄違禁郵寄物等行為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實施相應的行政處罰。

相關焦點

  • 葫蘆島口岸首次截獲熱帶火蟻
    經專家鑑定,確認為入侵物種——熱帶火蟻。這是葫蘆島港自6月份開港以來首次截獲外來有害生物。   據介紹,熱帶火蟻原產熱帶、亞熱帶的南美地區,與紅火蟻同屬火蟻屬種群,體長2.7-5mm,體背黃褐色至褐色,兵蟻頭部寬大。熱帶火蟻頭部後緣有明顯的凹陷,觸角10節、錐節2節,無頭楯中齒,無前伸腹節齒,腹柄節與後腹柄節明顯。熱帶火蟻個體可以多次叮咬,而且往往是整群對人類及動物實施襲擊。
  • 江蘇口岸全國首次截獲一種植物病原菌
    中國江蘇網3月22日蘇州訊 近日,江蘇檢驗檢疫局全國首次截獲一種植物病原菌。  據悉,疫情截獲自江蘇常熟口岸進境的一批俄羅斯雲杉板材,  檢疫人員在實施現場查驗時,發現有少數板材中心部位腐朽嚴重,已失去使用價值且長有白色菌體。
  • 重慶口岸首次截獲小灰長角天牛 系外來有害物種
    7月2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海關獲悉,在對寸灘口岸一批來自波蘭的歐洲赤楊木板材貨櫃開箱查驗時,截獲了數隻天牛及其他有害生物屍體,經鑑定為小灰長角天牛Acanthocinusgriseus和歐洲松樹皮象,其中小灰長角天牛為重慶口岸首次截獲。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
    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也是全國口岸截獲的第二例該種鼠類。據悉,該批貨物申報品名為鮮香蕉,分別裝載於7個40尺貨櫃中。海關工作人員開箱檢疫時,在其中一個貨櫃門口靠近箱壁一側發現一隻老鼠,檢視其體型較小且已死亡。
  • 廣東中山口岸截獲植物檢疫性雜草
    中國園林網5月20日消息:日前,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從自香港入境的貨櫃中截獲乾枯植物株體,經鑑定,為我國嚴禁入境的植物檢疫性雜草——飛機草。這是中山口岸首次截獲飛機草。飛機草又名香澤蘭,多年生菊科植物,為我國公布的《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的16種之一。
  •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2017-09-06 21:38: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汕頭口岸首次截獲檢疫性雜草——鼠尾蒺藜草
    日前,汕頭檢驗檢疫局從一批來自巴西的進境大豆截獲檢疫性雜草鼠尾蒺藜草(Cenchrus Myosuroides)。該雜草為汕頭口岸首次截獲的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鼠尾蒺藜草為禾本科蒺藜草屬(非中國種),主要分布於美國、墨西哥等南美國家,我國未見分布報導。
  • 內蒙古滿洲裡航空口岸今年首次截獲黑腹果蠅
    內蒙古滿洲裡航空口岸今年首次截獲黑腹果蠅 2015-12-18 20:20:22責任編輯:   中新網滿洲裡12月18日電 (記者 李愛平)18日,內蒙古滿洲裡檢驗檢疫局發布消息稱,該局在空港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檢出黑腹果蠅,這是今年來首次截獲
  • 常州口岸首次截獲松皮花天牛 全年已截獲有害生物156種次
    常州口岸首次截獲松皮花天牛全年已截獲有害生物156種次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獲悉,常州海關近日在對一批來自波蘭的樟子松原木進行開箱檢疫時截獲多種有害生物,其中,松皮花天牛屬常州口岸首次截獲。據常州海關介紹,松皮花天牛取食松屬植物,幼蟲主要侵染樹幹和瀕死木,以成蟲過冬,多於4-8月出現在木樁、堆木中。該蟲分布較為廣泛,可隨原木、木方、板材及木質包裝等輸送作遠距離傳播。2018年常州口岸從進境產品中已經截獲有害生物68種、156種次,包括檢疫性有害生物8種、15種次。
  • 廣東順德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叉脊虎天牛
    廣東順德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 吳榮昌 攝中新網廣州9月7日電 (郭軍 吳榮昌)據廣東順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7日通報,近日,該局從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闊葉黃檀板材中截獲紅褐顎扁甲、叉脊虎天牛、棒角甲科、黑雙棘長蠹、中對長小蠹等5種有害生物。其中叉脊虎天牛是順德口岸首次截獲。
  • 東莞太平口岸截獲粵首例檢疫性「植物吸血鬼」菟絲子
    菟絲子 黎鵬勇 攝  據東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30日通報,近日,該局太平辦事處旅檢工作人員從入境臺灣旅客攜帶的黑豆中截獲疫情,不僅有檢疫性害蟲四紋豆象,還夾帶了惡性寄生的檢疫性雜草  菟絲子種子不僅是東莞口岸首次截獲,也是廣東旅檢口岸首次截獲。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已對該批截獲物實施銷毀處理。  菟絲子有兩個花名,叫「植物吸血鬼」和「催命絞索」,是一年生寄生纏繞草本植物,無根無葉,一旦纏上綠色寄主,會很快生長出一個個銳利的吸器,吸器鑽進被寄生的植物內,靠吸取植物水分及營養生長。
  • 福建口岸首次截獲一類危險性昆蟲「菜豆象」
    中新社福州三月十八日電 (孫賢迅 湯秀美)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十八日宣布,近日在寧德口岸對從來自美國經停巴拿馬入境的「伊萬格裡利亞」輪實施船舶查驗時,截獲重大植物檢疫性害蟲。經檢疫屬一類危險性昆蟲——菜豆象。這是福建口岸首次截獲一類危險性昆蟲。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活體白額巨蟹蛛
    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該類生物。目前,天津東港檢驗檢疫局已按規定對該貨櫃進行了燻蒸除害處理。據了解,白額巨蟹蛛是巨蟹蛛科的一種蜘蛛,別稱:狩獵巨蟹蛛、白額高腳蛛(臺譯),遍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亞洲,加勒比地區,美國東南部均有分布。白額巨蟹蛛經常侵入住家或農舍內生活,白天隱藏,夜晚覓食,行動敏捷,耐飢力強,捕食對象以各類節肢動物為主。人若不慎被咬,傷口有可能感染細菌而發炎、化膿。
  • 福建口岸在首次截獲大灰蛞蝓 對人體存重大威脅
    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在莆田口岸從加拿大進境貨櫃上截獲大灰蛞蝓,經福建檢驗檢疫局軟體動物檢疫重點實驗室檢測鑑定,確認為我國首次截獲該軟體動物。鑑於大灰蛞蝓的危害性、傳入風險以及在國際上的檢疫地位,為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傳入我國的風險,保護我國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福建檢驗檢疫局及時對該批貨櫃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除害處理。
  • 台州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直角異翅長蠹
    近日,台州海關駐玉環辦事處在對一批緬甸入境的橡膠木板材實施現場查驗時,發現部分板材昆蟲蟲跡明顯,經現場關員對木板材實施剖木檢疫後,當場檢出數隻長蠹科成蟲,後經台州海關技術中心鑑定,杭州海關技術中心復檢,鑑定為直角異翅長蠹和中對長小蠹,其中直角異翅長蠹為台州口岸首次截獲。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刺角楝天牛
    央廣網天津7月5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李秀麗 牛春敬)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對來自安哥拉的非洲楝木原木中截獲的天牛進行鑑定,確認其為刺角楝天牛。該批原木共計247.53立方米,貨值為6.93萬美元。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這一害蟲。該局還同時從這批原木中截獲我國禁止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中對長小蠹。這兩種害蟲在中國尚無分布,一旦傳入將對我國林業生產、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 威海口岸首次截獲野生狍子角
    原標題:威海口岸首次截獲野生狍子角近日,威海檢驗檢驗局工作人員在對某航班入境旅客進行檢疫查驗時,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支野生狍子角,長約20釐米,重約0.1千克,表面粗糙,未加工處理。
  • 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為檢疫性有害生物
    7月4日,寧波梅山檢驗檢疫局通報, 近日,該局對一批來自西班牙的進口棕櫚實施檢驗檢疫時,截獲數隻蝸牛檢驗檢疫人員還在這批進口棕櫚中截獲短頸劍線蟲、滑刃屬線蟲等其他有害生物,其中短頸劍線蟲也是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散大蝸牛是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helix aspersa)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非常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的綠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對園藝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
  • 濟南郵檢口岸首次截獲捻角羚羊角
    □記 者 田可新  通訊員 郭建波 陳曉 報導  本報濟南訊 7月3日,濟南郵檢口岸關檢聯合查驗平臺從納米比亞入境郵包中截獲一對捻角羚羊角
  • 青島機場口岸首次截獲野生幼蟬猴
    央廣網青島8月17日消息(記者王朝朋 通訊員王雪嵋)日前,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日本大阪的SC8826航班進行查驗時,從一名中國籍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幼蟬猴。經溝通了解,該批幼蟬猴系該旅客在境外自行捕捉的野生幼蟬猴,準備帶回國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