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象》單元檢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不是由於光的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2.科學家設想,人類將來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實現的話,月球上的居民則可看到( )
A. 月食現象
B. 日食現象
C. 日食和月食現象
D. 看不到日食和月食
3.如圖所示,一隻大熊貓正抱著一根竹子在鏡前欣賞自己的像。此時,它從鏡中看到的自身像應該是圖中的
A.
B.
C.
D.
4.在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於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
B.
C.
D.
5.物體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隻決定於
A. 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B. 物體的大小
C. 平面鏡的大小
D. 觀察者的位置
6.如圖表示的是一條光線從空氣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圖,MN是界面,α和β分別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確的光路圖是( )
A.
B.
C.
D.
7.如圖中可以較全面反映光傳播路徑的是( )
A.
B.
C.
D.
8.反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 )
A. 30° B. 60° C. 90°D. 120°
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小燈泡放在凹面鏡焦點上,燈泡發出的光線經過凹面鏡反射後,成平行光射出
B. 用太陽灶燒水,壺應放在凹面鏡的焦點上
C. 汽車的後視鏡是凸面鏡,司機可以從鏡中觀察到汽車後較大範圍
D. 平面鏡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鏡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用光學知識來解釋「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原因是
A. 桃花自己能發出紅光
B. 桃花吸收紅光
C. 桃花反射紅光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11.如圖所示,字母「F」在豎直的平面鏡前,哪個圖是鏡中「F」的像( )
A.
B.
C.
D.
12.晴朗天空,在樹陰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許多圓形的光斑,它們是
A. 太陽的影子
B. 太陽光照到樹葉上小水珠閃爍而成的
C. 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陽的實像
D. 無法確定
13.對下列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 在路燈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為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 日食的形成是溫反射現象
C. 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眼睛發出的光射到物體上
D. 當入射角為0°時,入射線.反射線.法線重合
14.在硬紙板上穿一個小洞,小聰通過小洞向外看,當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漸靠近時,他看到外面景物的範圍
A. 變小B. 變大C. 不變D. 先變大,後變小
15. 試卷是白紙上印有黑字,我們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 )
A. 白紙和黑字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進入眼睛
B. 白光射到試卷上,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出白光和黑光進入眼睛
C. 白光射到試卷上,白紙反射出白光進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 黑字比白紙反射光的本領強
二、填空題
16.太陽、月亮、螢火蟲,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
17.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 m/s。
18.如圖是_________成因的示意圖。(選填「日食」或「月食」)。
19.如圖是潛水員在潛水艇裡面看水面上的飛機,此現象是由於光的________引起的。
20.太陽光穿過密度不均勻的大氣層時,由於折射向地面偏折,因此,早晨我們看到初升的太陽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1.一個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5m處,他的像距離平面鏡_______ m。若他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鏡走動,經過2s,像到人的距離是_________;
22.小王同學身高1.60m,若他想要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鏡子的高度最低應為_____m。若小王能通過平面鏡看到小李的臉,那麼小李______看到小王的臉(填「也能」或「不能」),這是因為____的緣故。
23.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魚兒在「雲中」自由穿行。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由於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魚兒是由於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
24.汽車的車頭裡裝有一個反射燈光的________鏡,它對光線具有_______作用。汽車的駕駛室旁裝有一個________鏡,它對光線有__________作用,用於擴大司機的___________。
25.目前,光汙染現象越來越嚴重,其中白亮汙染是較普遍的一種,如建築物上的玻璃幕牆等。形成白亮汙染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光的_____________;
26.白光通過稜鏡後,能夠分解成_______七種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_______。它說明:白光就是由這七種色光_______而成的。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題
27.室內一盞電燈通過木板隔牆上的兩個小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4,請根據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電燈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28.如圖中的箭頭AB,表示平面鏡前的物體,利用平面鏡成像的規律畫出AB的像A′B′的位置。
29.如圖,已知入射光線到平面鏡上,畫出反射光線。
30.如圖所示,MN是平面鏡,S是發光點,作出S點發出的能通過P點的光線。
31.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水中斜射到水面,完成光路圖。
32.如圖所示是一條魚A在水中的實際位置,畫出用魚叉叉魚時所看到的魚。
33.用雷射器向月球發射雷射信號,經過2.56秒接收到從月球返回的雷射信號,則用此方法測得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為()。
A. 7.68×108千米
B. 7.68×105千米
C. 3.84×105千米
D. 3.84×108千米
34.如圖所示是觀察平面鏡成像的裝置。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後面出現蠟燭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後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這一實驗步驟可以觀察比較蠟燭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_,同時還可以確定_________。實驗中我們能確定出像的位置,憑藉的鏡後的物體與像的視覺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說是採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科學方法。
35.有一種液面微變監視器,基本結構原理如圖所示,光束髮射器始終以一定角度向被監視的液面發射一束細光,光束經液面反射,其反射光線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電轉換接收器接收,再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若反射到光電轉換接收器的光點由S1移向S2,則表明被監視的液面_____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點由S1移向S3,則表明被監視的液面________.(均選填「上升」或「下降」)
36.吳老師在實驗室用某種方法在長方形玻璃缸內配製了一些白糖水。兩天後,同學們來到實驗室上課,一位同學用雷射筆從玻璃缸的外側將光線斜向上射入白糖水,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向下彎曲的曲線,如圖所示。關於對這個現象的解釋,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釋該現象的猜想是()
A. 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 雷射筆發出的光線未絕對平行
C. 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勻的,越深密度越大
D. 雷射筆發出的各種顏色的光發生了色散
37.一天下午,小明向遠處的一座大樓望去,他看到一個現象:有的窗戶明亮刺眼,而有的卻黑洞洞的。他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告訴他,那棟大樓有的窗戶是開著的,有的是關著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38.小東喜歡和同學玩手影遊戲。玩得過程中他們發現:手影大小經常在改變。他們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於是設計了一個實驗來研究影子高度與光源到物體距離的關係。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中,他們把手電筒由近及遠先後放在距離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測量影子在牆面上的高度,記錄數據如下表:
(1)分析數據他們發現: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隨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們根據數據繪製了影子高度H隨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變化的圖像(如所示),由圖可知,當手電筒到黑板擦的距離L= 35 cm時,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