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夢想是什麼?」,小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相信在我們的回答中,總少不了「我要當太空人」的答案。或許,當時的我們還不了解太空人這一職業,但我們在眾多新聞中看到各樣飛行器發射時,多多少少都會有所嚮往。長大後,我們逐漸明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太空人,但每一個人探索宇宙的初心都還在。科學家們研製出的宇宙飛船,帶著我們的夢想,在洪亮的倒數聲「3、2、1」中向廣袤的外太空前進。
通過飛行器或者太空人發回來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偌大的地球在外太空中被眾多的天體包圍。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地球沒有木星和土星大,也沒有太陽那般明亮。我們忽然間意識到,人類引以為傲的地球其實很普通,而在地球上生活了500萬年的我們更是十分渺小。前段時間,NASA公布了一張60億公裡之外的地球照片,看到照片後,不單單是我們,連很多科學家都沉默了。
這張照片是旅行者1號在1990年2月14日拍攝的,當時旅行者1號所處的位置在地球60億公裡之外,而今年的2月14日正好是這張照片拍攝30周年。這張照片的內容所呈現的其實是宇宙一角,我們可以看到太陽、地球以及其它各樣的天體。但無論是誰,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首先看到的應該是佔據了1/2位置的太陽。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告訴你,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看到地球的存在。那麼,地球到底在哪?其實就是在太陽右上角,一個帶有藍色的天體。
這就是真正的宇宙,也是現實的地球,我們如同塵埃一般不起眼。但我們需要明白,即使我們在浩瀚的星河中激蕩不起一點漣漪,可我們依舊是自己最亮的星。地球的質量雖然不大,也沒有太陽亮眼,但地球卻比任何一個天體都要充滿生機。因為地球有人類的存在,人類每一天都在創造,每一天都有新的發明。例如,人類研製的宇宙飛船、深海潛艇等。而人類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發現自己的渺小,而是為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有人說,2020年是地球的災難年。這一年,我們遇到了森林大火災、流感病毒、新冠型肺炎等。但我們因為這些意想不到的災難到來,懦弱了嗎?現如今,每一個國家都在奮力抗擊疫情,中國也給世界交出了一份較為不錯的答卷。確診病例在增加的同時,治癒的病例也在逐日超趕。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是幸運的,不管未來遇到什麼困境,相信我們都可以跨越過去。